大資產管理論文

  我國的資產管理主要從事場內金融理財產品投資和場外各類融資業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大資管”背景下資產管理行業風險現狀與建議

  [摘 要]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髮展和巨集觀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我國的金融體系也發生了深刻的轉變。隨著資產管理行業的進一步開放,混業經營和“大資管”的趨勢愈發明顯,銀行、證券、信託、基金與保險等金融機構正進行著跨領域、跨行業的資產管理競爭和合作。但是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問題也開始湧現,對行業監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當前資產管理行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關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的若干建議,以期促進資產管理業務的不斷髮展和進步。

  [關鍵詞]資產管理;金融監管;信用風險;金融槓桿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97

  [中圖分類號]F8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06-0-02

  0 引 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社會財富的不斷累積給資產管理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目前中國整個資產管理市場規模約為60多萬億,雖然其中可能包含交叉計算但是保守估計仍然有40多萬億的規模。由於資產管理髮展是跨界的、混業的,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稱當前資產管理市場正處於“大資管”時代。

  我國的資產管理業務主要從事場內金融理財產品投資和場外各類融資業務,而商業銀行在其中扮演主導地位的角色。因此,目前資產管理業務背後風險管理的邏輯主要是傳統金融投資機構風險管理邏輯和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風險管理邏輯。

  “大資管”背景下,各類金融機構都在參與資產管理市場。截至2015年底,銀行理財規模已逾16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規模逾11萬億元,保險行業自身發行的資管產品規模超過1萬億元。根據基金業協會資料,基金管理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約38.2萬億元,其中券商及基金子公司的資管規模分別都在12萬億元左右。

  但是資產管理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比如:資產管理主體法律關係不明、監管政策不統一、交易結構高度不透明、虛增融資規模。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資產管理市場的現狀和若干風險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若干行業發展建議。

  1 資產管理市場存在的問題

  1.1 行業監管政策無法統一

  目前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對各自所屬監管行業內機構的資產管理業務分別制訂了監管工作計劃。為了更好地管理銀行理財產品,銀行業理財託管登記中心有限公司將成立,扮演備案託管平臺的角色。保監會計劃修訂高現價產品監管規則,進一步規範保險公司推出的資管產品。證監會把監管的重點仍然放在去槓桿上,對一些創新產品進行重點稽核。但是由於三會各自為政,監管政策無法統一,使一些違規的金融產品通過不斷轉移尋找到監管的漏洞。這在提高監管成本的同時又降低了監管的效率,使風險不能及時得到控制。

  1.2 銀行理財資金加槓桿進入股市

  根據權威資料,目前投向股票、債券或期貨的資管產品有7.4萬億元,其中1.7萬億元是存在優先、劣後分層的結構化產品,而其中的優先順序資金一般來自銀行理財資金。在1.7萬億元結構化產品中,有9 000多億元投向股票,平均槓桿為3.87倍。目前股票質押融資、二級市場結構化配資業務、上市公司定增配資還有創新類資本市場專案都可以參與融資活動,槓槓比例也比較高,最高可以達到1∶3。槓桿資金會放大投資標的上漲或降低的幅度,如果單純簡單地劃定預警線或平倉線不僅無法起到降低風險的作用反而會加大資管產品平倉時共振的可能性。由於目前很多機構的資產管理理財產品只是作為銀行理財資金的“通道”,因此,如果大量的銀行資金涉及股票質押貸款、銷售股票,一旦股市持續低迷那麼作為金融市場核心的銀行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都會面臨不小的壓力。

  1.3 “資金池”模式增大監管難度

  所謂資金池,實質上是以資管業務名義從事的類存款貸款業務。資金端是發行預期收益率的類存款產品,資產端則投向類似貸款的非標業務,存在滾動發售、期限錯配,以流動性風險換取超額收益的現象。由於這種業務模式主要是向不特定物件募集資金投資於不特定的領域,因此,如果風險管控不嚴很容易出現非法集資風險。目前銀監會、證監會都下發了有關加強資產管理理財產品管理的監管檔案,並叫停了一些資金池業務,為的就是能提高資管的透明度並且能和基礎資產相對應。但是資金池的存在源於理財產品收益調節的問題,普遍存在於理財產品之間、資產組合之間的資金相互交易,因此,徹底清理資金池仍然是個艱鉅的任務。

  1.4 保險資金進入資管市場後異化

  隨著保險行業的不斷髮展,保險資金運用的渠道越來越廣,包括以賣方的身份進入資管市場。由於保險公司開展資管業務起步較晚,因此在業務操作上也比較激進,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在保險資金運用上涉及關聯交易,比如:一些保險資金投資的信託計劃背後,保險機構與融資人為同一控股股東控制的關聯方,甚至與信託公司、信用增級方都有主體關聯關係。這樣的投資方式儼然成為作為股東的保險公司與其關聯方之間的融資通道。這樣的資產配置方式違背了險資多元化以應對風險的策略,一旦經濟下行,行業形勢下滑,風險就可能集中爆發。

  2 應對資產管理風險的措施

  2.1 應用FOF、MOM等更先進的資產管理模式

  隨著資產管理規模的不斷擴大,FOFFund of Funds,基金中的基金和MOMManager of Managers,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受到越來越多金融機構的關注。銀行傳統的信貸規模在下滑,但是大類資產配置的需求卻在提高,通過MOM或FOF形式進行資產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專業性。FOF模式的投資組合往往比較分散,這可以讓母基金的收益更加穩定和持久。而且目前FOF和MOM的配資渠道越來越寬,配資公司可通過資金通道加入母基金,申請私募基金牌照或發行陽光私募產品,這樣就可以低利息拆借資金,優先資金年化最低至4%。總之FOF和MOM這兩種資產管理新模式相對傳統資產管理方式而言使投資資金更加分散,降低了投資管理的風險。

  2.2 合理在二級市場進行結構化投資

  目前資產管理行業的交易結構並沒有發生顯著變化,因此,資金投資的機會可能仍然在二級市場,但這種投資不能簡單地轉移到股市或債市,而是要注重結構化投資。資產管理機構需要分析各個產業的發展狀況,按照價值投資的眼光通過股權投資將資金注入優秀的企業。開啟投資視野,通過創設非標資產的模式,通過股權合作介入一家企業運營發展的生命週期,比如:一家剛起步的企業可通過風險投資的方式注入資金,並獲得相對應的回報,如果是轉型期的企業也可參與它的併購重組。總之,這樣的結構化投資必須建立在對企業以及市場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在收穫一定回報的同時也能為資本市場帶來流動性。

  2.3 提高資管業務基礎服務能力

  這裡的基礎服務是指為資產管理相關的業務執行和管理提供基礎服務,包括有關市場動態資料服務、信用評級服務、資管公司基礎文件管理服務及系統執行監控服務等。筆者建議在基礎服務方面能做到資產管理業務內容與金融市場動態變化資料相對應,提供更多的參考資料,並實時分享相關服務平臺執行狀況。及時地反映資產管理業務可能面臨的風險,同時也能發現更多潛在的投資機會。

  3 結 語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社會財富的累積使人們的理財意識不斷提高,各類資產管理產品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各類資產管理機構開展相關業務時間較短,很多資產管理產品存在潛在的違規操作風險。為了提高資產管理機構的專業水平,在滿足大眾理財需求的同時能合理控制好風險,需要對目前整個資產管理市場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本文分析了當前資產管理市場存在的若干問題,並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以期更好地促進資產管理業務的不斷髮展和進步。

  主要參考文獻

  [1]巴曙鬆,劉少傑,楊.2014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報告:新常態下的大資管轉型[J].董事會,2015z1.

  [2]王大軍,賈麗博.“大資管”時代商業銀行績效管理研究[J].財會學習, 20151.

  [3]李利娜.大資管趨勢下銀行理財產品轉型的路徑選擇及相關風險分析[J].區域金融研究,20155.

  [4]牛霞萍.大資管時代理財業務及發展[J].青海金融,20151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