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碩士畢業論文

  公共衛生包含預防保健與醫療兩部分。其建設有兩項重要準則,一是公共性,即公共衛生是公共事業,應以政府為主導;二是預防為主、醫療為輔,即公共衛生應當將為全體人民提供預防保健服務作為首要工作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臨床醫學專業公共衛生課程改革措施

  摘要:為適應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培養高素質專科臨床醫學人才,應創新培養理念,著力培養學生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基層預防保健技術》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導下,結合具體崗位需求自主開發的教材,具有實用性和先進性,可以提高學生崗位適應能力。

  關鍵詞:全科理念;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公共衛生課程

  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就業主要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2013》記載,2012年我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執業助理醫師大專學歷者佔41.0%,鄉鎮衛生院執業助理醫師大專學歷者佔41.4%,可見專科層次醫療衛生人員是基層衛生機構的主力軍。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輸送高素質實用型醫學人才,我校臨床醫學專業於2010年實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公共衛生課程也隨之進行創新改革,現報告如下。

  1改革背景

  為順應人民健康需求增長和深化醫藥體制改革要求,我國於2009年啟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以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是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主體機構。在該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承擔的工作任務逐步從過去單一的醫療服務轉為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並重,即要求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必須同時具備開展基本疾病診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水平低下,基層醫療衛生人員數量、素質、結構均不能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在許多鄉鎮衛生院,可勝任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人員嚴重缺乏,明顯阻礙了農村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何坪[1]等人對重慶市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等基層衛生機構進行調研,以評價專科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實際工作能力。結果表明,重慶市基層醫療機構全科醫師數量及能力均處於較低水平,幾乎沒有專業的全科醫師;三年制臨床專業畢業生臨床基本診療能力不強,開展公共衛生服務不力,缺乏相關理念、知識和技能,難以獨立開展和全面承擔相關工作,素質普遍偏低,自我職業歸宿感也較低。同時,《教育部、衛生部關於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意見》《教育部、衛生部關於實施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2~4]等的相繼出臺,對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專科醫學教育應以“3+2”模式著力培養全科醫生,即在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工作的三年制醫學專科生,畢業後接受兩年的臨床和公共衛生技能培訓。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為重點,強化臨床實踐技能以及全科醫學知識培訓,並將其作為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

  2改革措施

  根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目標任務,臨床醫學專科教育應圍繞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預防、保健、診斷、治療、康復、健康管理”六位一體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臨床醫學專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優化教學內容和課程設定,強化全科理念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培養。為提高臨床專業學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與水平,應在原有預防醫學課程基礎上,針對具體工作崗位能力需求進行必要的建設與改革。在此基礎上,我校公共衛生教研室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與內容進行大量調研[5],結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內容[6],針對臨床類學生編寫了《基層預防保健技術》教材。教材共十一章,內容即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疾病患者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中醫藥健康管理、衛生監督協管。在編寫過程中,將預防醫學、健康保健等基礎知識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內容有機融合,並編寫配套的實訓教材,使實訓內容按章節整合;改革教學方法,探討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並聘請基層醫療機構一線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進行教學和實訓指導,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同期開發了課程教學網站,包括課程相關資料及課外學習資源連結,學生可在課後進行自主練習及拓展學習;同時,在臨床專業學生頂崗實習中,增加基層醫療機構實習內容[7,8],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本課程教學使專科臨床類學生能理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意義,掌握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要求與技能,為以後在鄉鎮衛生院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順利開展相應工作奠定基礎。

  3討論

  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對臨床醫學專業專科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主力軍,應同時具備開展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在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公共衛生課程較少,僅有預防醫學一門課程,與基層實際工作結合不太緊密,應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公共衛生能力培養。《基層預防保健技術》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導下,綜合採用調研、查閱文獻資料、專家研討等方法,針對臨床醫學專業專科生開發的基層實用性校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對其他高職醫學院校有一定的借鑑作用。該教材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內容和要求進行編寫,並配套相應的實訓教材和網路資源,針對性地提高臨床專業學生基層工作能力。在課程教學中應注意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強調實訓操作。如在講解居民健康檔案建立與管理時,讓每一名學生自己建立一份健康檔案,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同時在臨床見習與頂崗實習中增加相應的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內容,以培養真正的全科醫師。我校基層預防保健技術課程於2011級臨床醫學專業開設,並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國家相應政策規定不斷更新,以更貼近實際崗位工作任務。2011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實習評價結果顯示,學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意識及能力均較以前的學生有所增強,崗位勝任力有所提高。綜上所述,我校自主開發的基層預防保健技術課程能有效提高專科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符合專科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但因為是一門新課程,如何使教學內容和方法更貼近實際崗位需求,尚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何坪,鄧宇,羅利剛,等.重慶市專科層次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全科醫學教育研究,2011,14124:3593-359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教育部衛生部關於實施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Z].教高[2012]6號.2012-05-0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教育部衛生部關於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意見[Z].教高[2012]7號.2012-05-07.

  [4]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關於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Z].國發〔2011〕23號.2011-07-07.

  [5]譚濤,肖智勇,郝坡,等.以需求為導向整合高職高專類臨床醫學教學內容的探討[J].重慶醫學,2012,4136:3905-3906.

  [6]秦懷金,陳博文.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技術規範[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7]黃進,李玲,趙宇亮,等.臨床醫學生公共衛生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0,317:63-65.

  [8]徐發瑩,吳麗惠,吳森林,等.基於基層衛生服務新定位的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浙江醫學教育,2014,181:4-6.

  範文二: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管理分析

  【摘要】國家在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同時,針對主要傳染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和嚴重威脅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的健康問題,實施了結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並取得較好效果;但長期以來,專案資金管理只有原則沒有細則,資金使用無章可循,嚴重影響了專案資金的使用效果。建議確定專案資金管理原則,明確界定專案資金的開支範圍和標準,使用專用報銷封面等來細化專案資金管理。

  【關鍵詞】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管理;意見建議

  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有效預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及其危險因素,進一步提高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是深化醫改的重要目標。隨著醫改的不斷推進,國家和地方實施的重大公共衛生專案不斷增加,資金量越來越大,管理要求不斷提升,因此,加強和細化專案資金管理已成為做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的必然要求。

  1國家和地方實施的重大公共衛生專案不斷增加

  目前,國家制定和實施的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包括:結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其他重大傳染病防治,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阻斷,國家免疫規劃,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農村改水改廁,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農村婦女乳腺癌和宮頸癌篩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健康素養促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相關專項培訓等。各地在國家制定和實施的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增加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如上海市增加了社群居民大腸癌篩查專案,江蘇省增加了血吸蟲病防治專案,安徽省增加了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和婦幼衛生監測等專案。從2009年開始,國家和地方投入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越來越多。筆者所在的縣2010年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7個,總投入241.6萬元;2013年專案數增加到17個,增長了2.4倍,總投入增加到476.9萬元,增長了近2倍。

  2專案資金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2.1只有管理原則,沒有管理細則

  為規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的分配和使用管理,財政部和衛生部制定了《關於印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各地根據財政部和衛生部規定也先後制定了本地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補助資金管理細則。如安徽省於2010年印發了《安徽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社[2010]1168號,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的籌集、撥付,使用範圍和報賬要求,監管主體和內容,違規責任的追究等做了明確具體的規定;而對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如何管理使用,至今沒有出臺具體管理辦法。

  2.2只知道不能做什麼,不知道應該做什麼

  對重大公共衛生服務等財政專項補助資金如何使用管理,目前能夠作為政策依據的,只有2004年財政部和衛生部出臺的《關於印發中央補助地方衛生事業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通知第11條規定:專項資金要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及專案實施方案的規定,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平調、擠佔和挪用;不得用於衛生部、財政部下達專案管理方案規定用途之外的專案以及國家規定不得列支的其他費用;不得用於基本建設或抵充行政事業經費;不得用於各種罰款、償還債務、捐贈贊助、對外投資等支出。這些原則性規定,使縣級衛生和財政主管部門只知道專案資金不得用於什麼開支,哪些支出是違規的,是不符合專案資金管理要求的;而對於專案資金可以用於什麼支出,哪些支出是合理的,是符合專案資金管理要求的,卻並不明確。

  2.3使用部門不知道如何用,管理部門不清楚如何管

  由於沒有具體的管理辦法,使用部門不知道如何使用,管理部門不清楚如何監管。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只能根據財政專項補助資金管理的一般原則去分析判斷某個具體專案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是否符合要求。由於對政策和原則的理解不一,專案資金在具體使用管理時無章可循,各自認為各自有理的情況時有發生,專案資金使用進度慢,效率低,直接影響了專案的實施進度和效果。

  3細化專案資金管理的基本要領

  目前,當務之急是參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結合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管理實際,研究制定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管理細則並由財政和衛生主管部門以檔案形式明確。

  3.1確定專案資金管理原則

  專案資金管理原則包括一般原則和特殊原則。一般原則是指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管理必須符合財政專項補助資金管理的一般原則。即:專款專用,專賬核算,專戶管理,封閉執行。專案資金必須專項用於專案實施,不得用於與專案無關的開支。必須按專案設定明細賬,專賬核算每個專案資金的收支和結轉餘情況。未經主管部門批准專案經費不得拆借使用,不得自行留用。專案經費的使用情況應在一定範圍內公示,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特殊原則是指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的使用管理應符合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實施的特殊要求。包括符合專案實施方案要求原則,編制專案經費預算原則和注重實效原則。這些原則包括:一是所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的使用管理必須嚴格遵守專案實施方案的要求。國家對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都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可以開支的專案應予以保證;沒有明確規定的開支專案一般不得在專案經費中列支。二是專案實施單位應根據專案實施方案,認真編制專案經費使用預算。專案經費使用預算包括專案經費總額、支出範圍、支出標準和支出進度等。專案經費預算經單位負責人批准後報衛生主管部門稽核,財政部門備案,作為專案資金使用和監管的依據。三要注重實效。專案資金的使用必須以完成專案實施任務為標準。在不違反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範圍之外,凡是能夠保證專案任務完成的開支都是應該允許的,不能以各種藉口阻礙實施單位使用專案資金。在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方式這一原則顯得尤為重要。

  3.2明確界定專案資金的開支範圍和標準

  根據國家制定的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實施方案,結合專案經費使用管理實際,一般來說,專案資金開支的範圍可以界定為服務物件補助費、勞務費、藥品費、耗材費、誤餐費、交通費、宣傳費、督查費和其他費用等9個方面[1]。服務物件補助費是指支付給專案服務物件的專項補助費用,包括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費用、重大傳染病病人醫藥費補助和生活費補助等;勞務費是指支付給專案組織實施人員的加班等勞務費用,包括外請專家勞務費用;藥品費是指專案實施直接消耗的藥品費用;耗材費是指專案實施消耗的直接材料費用,包括醫用耗材、辦公耗材和其他材料費用;誤餐費是指確因專案實施需要統一安排誤餐的費用;交通費是指在專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交通費用,包括租車費、加油費等;學習宣傳費是指為保證專案實施開展的專案培訓、會議及各種宣傳活動發生的費用;督查費是指專案主管部門和技術指導單位對專案實施開展監督檢查發生的費用;上述未包括的專項用於重大公共衛生專案開支的經費列入其他費用。各項費用的開支標準,實施方案有明確規定的,按實施方案規定的標準執行;實施方案沒有明確的,按當地衛生和財政部門統一規定的標準開支,總額不得超過專案預算。

  3.3使用專用報銷封面

  專案經費報賬時須使用“財政專項補助專案經費報銷專用封面”,經專案經辦人員和專案負責人簽字後按規定程式報賬。這是為區分專案支出和基本支出,完善專案資金支付管理,健全財務內控制度,保證專案資金專款專用、專賬核算而專門設制的報銷封面。使用專用報銷封面既方便會計核算和內部管理,又便於外部監督檢查和考核評估。

  【參考文獻】

  [1] 邱道尊.也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的管理與核算[J].衛生經濟研究,20131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