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發展相關畢業論文範文
成本會計是會計學專業中一門實務性很強的專業課程,而現行成本會計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不利於應用型會計人才的培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責任成本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與發展研究 》
摘要:嶄新的市場經濟體制促使管理學科在不斷地前進與發展,企業經營管理的良好有序進行離不開前沿科學技術的大力輔助,企業的責任成本會計工作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是企業高效、穩健發展的關鍵一環。因此,責任成本會計工作在企業運營中的重要性尤為明顯,值得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成本會計;發展趨勢;成本管理;重要性
一、責任成本會計的內涵
責任成本的意義在於某個特定的責任主體產生的消耗。市場經濟環境風雲變幻,與此同時,各個行業有各自的獨特之處,那麼責任成本的具體內涵也是存在些許差異的。雖然如此,但其中責任成本的經濟內涵總是存在共同點:責任成本的形成伴隨具體目標,有形的、無形的、新技術、新工藝、各種服務都是存在的;責任成本歸根結底是耗費,但其目標是確定的。
二、責任成本會計的運用
我們拿海爾集團發展的例子來闡述責任成本會計在企業運營中的作用。海爾集團從建立之初便堅持與時俱進,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值得借鑑。自2001年底,海爾集團創造性地提出進行SUB建設,將集團的國際化戰略目標分化落實到具體的人、具體的時間和具體的產品。SUB建設舉措首先是將集團整體的財務報表分解成多個責任單位的獨立財務報表,人人都是主體,人人都是負責人,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都非常明確。報表清晰地記錄著每人每日的工作細節資訊,實現人員的有效管理,並同時進行考核,由此一來,員工們的工作積極性高漲,集體榮譽感也得到提升,能夠充分展現自我價值。海爾集團將原本各分離部門的財務核算、原材料採購、產品銷售業務整合成為新組織,實現集團整體營銷、採購、結算,優化了資源配置,實現了組織結構的扁平化,提高了集團管理系統的效率,從而使得對員工們的績效考核更為嚴密,更為高效。
三、責任成本會計的未來發展趨勢及對策
從目前的形勢不難看出,資訊化技術越來越多地影響著責任成本會計核算。因此,我國有必要大力倡導責任成本會計科技化、電算化,與時俱進,順應國際市場經濟的變化。我國的責任成本會計工作如何順應國際市場環境及企業生產變革,值得我們進行一番思考和討論。
1.成本理論的研究工作需要進一步強化,我國的責任成本會計水平普遍較低,建立審時度勢的責任會計理論體系迫在眉睫。學術研究參與者們,必須打破傳統責任會計理論的限制和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勇於創新、敢於開拓。理論要創新,理論更要務實,深入企業基層開展調研活動,及時發現問題,儘快解決問題。
2.責任成本會計人員要更新傳統觀念,樹立創新思想,最大限度地開展理論研討學習工作,交換思想,共同進步,最大程度地發揮成本會計在企業發展當中的職能作用。另外,責任成本工作績效考核應通過投入與產出的關係進行評價。第三,保證投入的增長速度不能過快,同時更要慢於產出的增長速度。第四,採取措施,保障投人的減少速度要快於產出的減少速度才行。第五,改造工藝,力爭投入不斷下降且產出不斷上升。在實踐中,企業不能片面的強調降低成本,這樣會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雖然短期內投入會增加,但從長久來看,收益會增加更快,這種投入就顯得尤為必要,不可因為一時地資本投入升高而影響企業的進步發展和產品的更新換代。
3.責任成本會計引入資訊化技術輔助核算。當今世界經濟市場瞬息變化,這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效率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慢則落後,快才能有的放矢,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市場份額,因此引入資訊管理手段輔助會計核算工作勢在必行。
4.借鑑國際企業的先進思想和管理經驗。西方國家的責任成本會計學科歷史悠久,發展迅速,特別是引入適時制、戰略管理、基準管理、限制理論、行為科學、運籌學、系統工程和電子計算機等方面的技術,形成了新型的經營型成本會計,更為注重企業管理。基於此,我們必須借鑑國際企業的先進理論理想和管理經驗,並結合中國國情,建立現代成本會計體系,保證與國際市場的發展步調一致,與時俱進。
四、總結
為了靈活、有效地應對現代責任成本會計工作隨時出現的問題,我們有必要尋求相應的規章制度,樹立全方位、全過程管理成本的原則。具體到從業人員而言,首先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其次要精通財務管理和經營管理的基礎知識,掌握現代責任成本會計學科的思想和實踐方法,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資訊處理、成本預測、方案決策和成本控制。
參考文獻
[1]何嘉興.責任成本會計在企業中應用的探討[J].現代經濟資訊.201312.
[2]黃巧玲.責任會計及其在企業中的應用[J].經濟師.200612.
[3]徐小娟.單軌制下責任成本核算模型的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5.
[4]蘇珊.資產負債觀及其應用研究[D].重慶工學院.2008.
[5]孫媛.企業成本會計發展趨勢分析及對策探討[J],現代營銷,201601.
[6]孟佳琪.會計電算化系統在中小企業中的實施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603.
[7]於文哲.會計電算化系統在企業中的建立[J].經營管理者,201512
[8]梅玉茹.企業會計成本的核算與控制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01.
篇二
《 高職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問題及改革 》
[摘要]目前“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存在教材內容碎片化、費用分配方法多樣化、教學模式傳統化、課程評價方式單一化等問題,應該對“成本會計”課程進行改革,包括課程內容專案化,學習過程工作化;以案例教學為主要手段,實施“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模式;採用合作式教學法,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合理設計評價方法,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關鍵詞]成本會計;教學改革;合作式教學;專案化
“成本會計”是高職會計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在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教學模式的創新對提高學生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依據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借鑑德國先進的職業教育方法,重新安排課程教學內容,創新教學組織形式,改革考核評價模式,真正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將學生的素質、知識、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從而提高學生會計專業素養和水平。
一、高職“成本會計”課程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內容碎片化,學科體系突出
教材是教師教學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資源,是圍繞課程目標的知識與技能的有效組合,教材內容的組織形式必須適應不同層次人才培養的目標與要求。依據本科、高職、中職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同一門課程教材的呈現形式應當存在差異。近年來,高職院校極力推動各類課程改革,努力推行“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盡力突破教材學科體系的色彩,重新編寫適應高職人才培養的教材。然而,將本科、高職、中職的“成本會計”課程教材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發現本科、高職、中職的“成本會計”課程的教材基本上大同小異,編排的順序基本都是成本會計概述、費用要素歸集與分配、成本計算方法概述、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計算的輔助方法、成本分析等。如果僅從教材的編排內容進行比較分析,一時難以分清哪一本教材更適合高職學生,其中的差異只在於本科教材側重理論描述,案例相對少一些;高職教材理論描述少一些,案例相對充實一點;中職教材介紹各種生產費用歸集與分配的方法相對少一些。但是,縱觀本科、高職、中職的“成本會計”課程教材編寫,均未脫離學科體系的束縛,現有高職“成本會計”課程教材內容學科體系色彩仍很濃厚,未能依據高職教育基本規律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梳理編寫,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各章節內容銜接性不夠,不能完全適應高職教育採用專案化教學、案例教學、基於工作過程教學等教學方法的需要。
二費用分配方法多樣化,主次難以分清
依據傳統的教學組織方式,教師會詳細講授生產費用的各種要素費用歸集與分配方法及累計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但學生在學完了全部分配方法之後,經常會出現多種分配方法相混的狀況,無法根據企業成本計算的實際需要,合理選擇企業適當的生產費用歸集與分配方法及成本計算方法。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注重學習各種費用分配計算的公式,但未能從成本計算的整體核算流程角度全面把握各種分配方法的本質及分配標準選擇的依據。各種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雖然是多樣化的,但分配的基本原理本質上是相同的,掌握每一種分配方法只是一種基本技能培養,更應當注重對學生技術素養的培養。例如,費用分配標準選擇的依據是什麼?費用分配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引導學生掌握各種費用分配的基本規律,能夠遵循成本效益原則與相對準確原則,依據會計核算需要及企業管理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分配標準進行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三教學模式傳統化,能力培養不足
有效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是激發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手段。採用何種教學組織形式,取決於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理念、教師素質等。現行高職院校廣泛推行專案化教學、任務驅動式、基於工作過程等教學模式,但許多教學模式目前僅停留在教學改革申報材料及總結材料的文字層面,在教學實踐中並未真正得到有效落實。根據筆者的觀察,目前許多高職院校“成本會計”課程仍採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以教師系統講授成本會計理論與方法為主,對學生的技術技能訓練不夠系統,未將對學生的知識、技能、素質的培養貫穿於每一次課堂教學中,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不夠,“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未能有效落實,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四課程評價方式單一化,引導作用不夠
科學合理的課程考核方式對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熱情、重視技能訓練等均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成本會計”作為一門實務性很強的課程,理所應當將實踐考核作為課程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成本會計”課程考核方式仍沿用傳統的考核方式——期末閉卷考試,考核內容一般較側重於對成本會計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理解與應用,考核內容無法考查學生根據企業實際業務狀況合理組織成本核算的能力。這種考核方式忽視了高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技術技能的要求,既無法考核學生實際應變能力和思維能力,也無法考核學生實際成本核算的技術技能水平。
二、高職“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途徑
筆者依據基本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建設理念,努力將對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的培養融入課程教學實踐中,通過對中小企業成本會計崗位所需知識、能力、素質的綜合分析,進一步明確了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與“成本會計”課程學習目標,始終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對“成本會計”課程進行改革與實踐,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
一課程內容專案化,學習過程工作化
為真正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依據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理論,讓學生在重複的操作步驟中學習基本技能,學會自主學習,學會與人合作,讓學生在螺旋式前進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享受學習帶來的成功快樂,從而實現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目標。通過對中小企業成本會計崗位的分析,筆者建議對原來的學科體系的教材進行深度改革,以成本核算的工作過程為主線,以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為專案,以生產費用歸集與分配的案例為載體,構建基於工作過程、融專案教學與案例教學於一體的課程,將“成本會計”課程的基本要素及相關概念融入相對應的專案中,建立起“學、做、教”真正融為一體的課程框架體系。具體來說,可以將課程內容設計為以下幾個專案:品種法應用及成本分析、分步法應用及成本分析、分批法應用及成本分析等,每一個專案依據“成本計算物件確定―成本計算賬戶的開設―要素費用的歸集、分配與會計處理―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與會計處理―成本分析等成本核算”的工作流程進行內容編排。生產費用要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主要集中在品種法應用及成本分析模組中闡述,在分步法應用與成本分析等其他模組中以案例介紹為主,讓學生在重複練習中掌握生產費用要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方法與技能。通過對課程內容的序化與重構,將對學生職業技能培養、職業素質培養真正融為一體,實現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終極目標。
二以案例教學為主要手段,實施“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模式
課程日常教學組織要改變過去傳統的單純理論講授方式,即先系統地講授理論知識要點,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例題講解的模式。依據“做中學、做中教”的高職課程教改模式,結合本課程的特點,筆者將每次課程內容的教學組織模式採取倒置的方式進行設計,即依據學生已有的專業基礎知識,根據每一次課程學習要點,事先設計好學生易於接受的費用歸集與分配、成本計算等小案例,課堂教學根據“明確的案例工作任務—學生獨立完成工作任務—討論完成工作任務可能存在的問題—講解完成工作任務應當掌握的知識點”的程式進行組織,並根據技術技能培養的需要,將部分教學專案安排在實訓室教學。這種課堂組織形式讓學生在複習與鞏固過去學習內容基礎之上,主動尋求解決成本核算有關問題的方法與原理,既能通過反覆訓練讓學生掌握成本費用歸集與分配的基本技能,又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提高學生參與課程的主動性,增強課堂互動效果與氣氛。
三採用合作式教學法,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合作式教學法是德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其顯著的特徵是在建立學習團隊的基礎之上,將教學過程分為“獨立思考―相互交流―分享成果”三個階段。獨立思考階段要求每一位學生依據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獨立分析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相互交流階段要求團隊的每一名成員陳述自己對問題的獨立見解,團隊所有成員在討論中對如何解決問題達成共識;分享階段由教師隨機選取一名團隊成員代表該團隊向全班同學陳述該團隊的觀點及問題解決方案。這種教學方法特別注重對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以及對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心理素質等的訓練,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將“以生為本”的理念融入課程教學實踐中,將對學生的情感目標的培養融入專業技能培養的過程中。結合中國傳統教育及學生眾多的實際情況,筆者嘗試在課堂總結階段採用合作式教學法,並將合作式教學法設計為“獨立思考―相互交流―分享成果―教師點評”四個階段。教學實踐證明,這種“以生為本”的合作式教學法是行之有效的,不僅能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而且能將對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及社會能力的培養真正融為一體,貫穿於每一次課堂教學實踐中,最終實現課程的培養目標。
四合理設計評價方法,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為引導學生既要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也要注重對技術技能的訓練,更要注重對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本課程考核評價由理論考試40%、實踐技能考核30%、日常考核30%三個部分構成。理論考試採用傳統的閉卷考試考核模式,一般安排在學期末進行,側重評價學生對本課程基本理論與成本計算方法系統性與全面性掌握程度;實踐技能考核主要在學生完成一週綜合實訓任務後,隨機抽取一套技能考核試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建賬、業務分析、成本計算方法選擇判斷、憑證製作、賬簿登記等成本核算的全過程,側重評價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日常考核主要在每次課的歸納總結階段,依據合作式教學法的組織要點,每次隨機選取一名同學代表其所在的團隊歸納總結本次課的學習要點及存在的問題,依據學生表現進行綜合評價,該分值作為該學生團隊的每名學生平時成績組成部分,最後綜合學生作業等多因素的考核評分,側重評價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意識、獨立學習能力等。總之,高職“成本會計”課程必須樹立現代高職教育理念,圍繞高職會計專業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崗位技術技能為標準,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與素質為核心,以成本核算過程為主線,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採用合作式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實現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袁紅萍.高職《成本會計實務》課程的教學做[J].商業會計,201311.
[2]曾昭坤.淺析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創新方案[J].財經界:學術版,20137.
[3]郭長平.高職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創新的思考[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
篇三
《 成本管理會計框架建設思路 》
一、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學科內容的界定
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是我國會計學專業的三門核心課程,但是三者在內容上的重複率達60%以上。其中,成本會計是管理會計的前身,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企業內部核算的需要,成本會計已經發展成了具有與管理會計一樣的關於為企業經營者提供決策資訊的職能,成本管理會計發展成了以管理為中心的成本管理會計;而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交叉主要集中在資金時間價值與長期決策分析、存貨控制、銷售預算、經營槓桿與本量利分析、業績評價等方面。鑑於以上實際情況,為了解決三門學科的交叉問題,可以將三門學科進行整合,將財務管理單獨分離出去,然後將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進行整合,形成成本管理會計。
二、成本管理會計的理論基礎
成本管理會計的發展是在對心理學、管理學、社會文化學、歷史學等相鄰學科的借鑑、運用和創新,其中對成本管理會計影響比較大的是管理學。
1.古典管理理論與相應的成本管理會計思想
1科學管理管理理論與管理會計的產生
泰羅於1911年在《科學管理原理》一書中首次提出了科學管理的概念,其理論思想主要有:產品差別計件工資制;科學的挑選工人;工作標準化;能力與工作匹配等。當時的工業化程度快速增長,傳統的成本核算的方法已明顯不能滿足企業適應競爭力需要的要求,於是具有預測未來功能的預先控制新職能應運而生,這標誌著管理會計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但是此時的成本核算還很不繫統,它僅是為適應泰羅科學管理理論而附帶產生的理論,並沒有形成相對獨立的方法體系和理論。2一般管理理論與管理會計職能法約爾於1916年在《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中首次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論,它對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做了進一步的完善,提出了要重視各個職能科室管理的思想,指出管理的職能為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與之相對應的成本管理會計的職能發展為規劃、組織、控制和評價。
2.行為科學理論與行為管理會計
為了解決經濟危機和早期的管理理論忽視工人的個人發展和情感需要的問題,很多學者於20世紀30年把社會學與心理學引入到了管理中來,於是出現了行為科學理論。這一時期的理論主要集中在有關員工的個人需要、動機、激勵和同管理直接相關的領導理論兩個方面。與之相對應的行為管理會計思想主要有:①決策行為觀:管理會計的應用在決策中必須做到協助企業進行目標多樣化決策,尋找滿意解,使之與企業目標相協調。②預算行為觀:吸收下級的預算決策,制定多樣化、多層次的預算體系。③控制行為觀:從物質與精神方面激勵員工,保持區域性與整體目標的一致性,同時經常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差異分析,然後與預算執行層進行探討分析。
3.現代管理理論與現代管理會計
20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出現了大量的管理學派思想,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經驗主義學派、管理過程學派、管理科學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等,形成了“管理理論叢林”。產生重大影響的思想有決策理論學派的“管理的關鍵在於決策”,管理科學學派的數學模型在管理過程中的運用,經驗主義學派的案例的歸納整理研究等。這段時期管理思想的發展直接推進了管理會計思想的發展,賦予了管理會計新的研究方法,管理會計開始重視如何為管理會計計劃和管理控制提供及時和有用的資訊,形成了以決策與計劃會計和執行會計為主題的管理會計結構體系。
三、成本管理會計的邏輯起點
邏輯起點是成本管理會計框架構成的出發點,對框架的構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然而,關於邏輯起點的問題也是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幾種:本質起點論:中國煤炭經濟學院的王棣華教授認為本質是區別於其他學科的根本屬性,它可以很好的回答管理會計是什麼,進而指導管理會計框架的構建。物件起點論:中國人民大學的孫茂竹教授認為,“物件”針對性強,可以理論聯絡實際,因此管理會計的物件可以作為管理會計的邏輯起點。目標起點論:中央財經大學的孟焰教授認為,管理會計的目標居於最高層次,指引著管理會計的發展,因此管理會計的邏輯起點應是管理會計的目標。目的起點論:以孟焰為課題主持人的《管理會計理論框架研究》在2007年,在分析了各個邏輯起點的優劣後指出,以目的作為邏輯起點可以保證企業資源的合理使用和配置的優化,因此提倡以目的作為管理會計的邏輯起點論。
四、成本管理會計的框架構成
第一種觀點認為管理會計的理論框架為:①管理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基礎;②管理會計的本質;③管理會計的目標;④管理會計的物件;⑤管理會計的要素;⑥管理會計的基本原則。第二種觀點認為管理會計的框架構成為:①管理會計的起點理論層次;②管理會計的基礎理論層次;③管理會計的核心理論層次;④管理會計的實務理論層次。第三種觀點認為管理會計的框架構成為:①管理會計的目標;②管理會計的概念;③管理會計的原則;④管理會計的技術。
五、總結
從以上各部分的分析不難看出關於管理會計的很多理論還存在很大的爭議,管理會計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關於成本管理會計框架的構建,鑑於中國的實際情況,要想取得長遠的發展,首先要統一管理會計的邏輯起點,進而分清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學科內容,在此基礎上構建成本管理會計,以使管理會計的理論形成體系,並更好的為人們所學習和應用。
有關推薦:
- 成本會計發展相關畢業論文範文
- 八年級物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教學反思
- 初中英語教師面試自我介紹
- 長期熬夜導致記憶力下降怎麼辦
- 讚美母親的詩句名言
- 膝上型電腦發熱如何處理
- 菸酒公司簡介範文3篇
- 可增加記憶力的食品
- 簡單可愛女生動漫圖片
- 公司新人上班自我介紹
- 有關於退休教師的春節慰問信模版
- 六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
- 大眾廣場交誼舞視訊欣賞
- 減少汽車尾氣汙染的建議書範文
- 消防知識安全的手抄報
- 帶殤字情侶憂傷好聽個性網名
- 骨折現場急救原則
- 給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
- 幼兒教師工作名言
- 女生心靈雞湯經典語錄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