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成果論文

  在改革開放深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加快的今天,積極推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路經研究,是時代的訴求、社會發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社會實踐論文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與創業能力培養的關係研究

  高校應從多方面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提升創業能力是提高大學生自我就業能力為目的,通過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幫助大學生正確的認識社會,瞭解當前的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與創業觀。高校通過一系列的教學與實踐活動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而大學生通過參與各類實踐活動在提高創業能力的同時也不斷豐富著自身社會實踐經驗,為其日後進入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與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

  一建立實踐課程體系,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建立專業的課程體系,讓大學生從理論的角度認識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應成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者,加強實踐教學,激發創業意識,以培養創業型人才為宗旨,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理論教學體系。通過建立適合本校實際的實踐課程教育體系,將原有的以課堂為中心改為以市場為中心,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引導大學生進行創業實踐,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二完善課堂實踐教學,傳授大學生的創業技能

  通過建立完善的實踐課程體系,大學生運用紮實的理論知識,更好的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掌握各項創業技能。高校也可以開設選修課,為大學生提供必要的創業資訊,利用高校各類組織宣傳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高校在完善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同時,還應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絡,讓大學生有機會參與到企業的實踐當中去,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僅得到加強,為日後直接就業提供了機會,企業也省去了大學生今後畢業花大量時間去培養大學生,這對於高校與企業來說都是雙贏的選擇。

  三建立實踐評價體系,增強大學生的創業信心

  在建立課程體系同時還應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成效評估更加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可以激發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認真對待實踐的過程,從而有效的提高社會實踐的效果,增強創業的信心。教師對於在實踐中完成的比較優秀的大學生教師應給予表揚,而對於完成的不是特別突出的大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鼓勵,讓大學生樹立積極的心態,使每一位大學生都有積極的創業意識。

  四搭建社會實踐平臺,鍛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

  高校應主動搭建與各類企業合作的平臺,為大學生更好的實踐打下基礎。通過搭建與各類企業合作的平臺,既有利於大學生實踐,又能夠使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奉獻社會,該平臺的建設,大學生實踐能力得到鍛鍊的同時,更為企業選拔優秀的人才提供了依據,高校通過長期與企業合作,真正實現社會實踐的長效性,搭建起高校與企業,高校與地方合作的橋樑,大學生實踐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更為企業日後發展引進合格的人才提供了保障。

  三、結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已不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只有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才能使大學生就業更加具有競爭力,在實踐過程中,使大學生了解社會,主動參與到社會實踐發展當中去,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援,促進個人全面發展。

  範文二:獨立院校學生社會實踐論文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與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思考

  1.實踐對於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

  首先,實踐有利於大學生對個人及所選職業的認識,明確自身特點,確立現實中自身的角色,做出正確的選擇,完成擇業和初步就業。其次,實踐有利於大學生形成職業錨。通過實踐活動,可以豐富大學生的工作經驗,從而幫助大學生對工作有理性的認識,有更好的個人定位。最後,實踐有利於反饋資訊,完善大學生的職業生涯決策。大學生對自己職業生涯有了初步的定位並不代表結束,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如何完善、修正職業生涯規劃是下一步的主要目標。

  2.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實踐的幫助

  職業規劃離不開實踐,但僅有規劃不實踐、反饋、修正,也是紙上談兵;實踐脫離了職業規劃,效果不會好,因此,應有規劃定向、實踐定位的說法。首先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大學生制定恰當的人生目標,其次指引大學生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是提供具體有效的方法,讓人們在不同發展階段都能對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進行審視和評估,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修正計劃,為人生的每一階段創造最大的成就感。實踐與職業生涯規劃的關係正是這樣互相促進的關係,沒有職業生涯規劃的實踐是盲目的,而沒有實踐的職業生涯規劃又是空洞的。大學生制訂個人規劃時,需要通過實踐確定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完善和檢驗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同時需要用規劃指導個人的實踐活動。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社會資源,提高個人的綜合技能,與職業實現良好的對接,減少選擇職業的盲目性和未來職業工作中的曲折性,從而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幫助大學生在未來奮鬥道路上行進得更加堅定和充滿信心。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實踐現狀

  1.實踐活動前的準備不充分

  在目前的社會階段中,實踐場地和學生數量相比,是十分有限的,很難滿足學生的要求。因此實踐活動的前期大多是尋找場地,而對於實踐中的事項無暇顧及,更無法談及準備工作。

  2.實踐活動中的表現不理想

  首先對大學生而言,實踐活動不應該是隨性而為的活動,而應該按照個人規劃進行,是有目的性的活動。但是目前大多數同學進行實踐活動時,無法結合相關專業知識,只能在日常瑣碎的打字、影印等工作中消耗時間,達不到學習目的。其次大部分學生都會在實踐中出現消極情緒,嚴重影響實踐活動進行。學生由於長時間接觸理論知識,又缺乏相應工作經驗,因此在實踐活動中會出現懷疑情緒,從而導致實踐時消極懈怠。

  3.實踐活動後的反饋不到位

  大學生實踐活動是一種教育性活動,學生能否認真完成實踐報告是實踐後檢驗實踐效果的重要指標。大部分學生只是應付實踐報告,可見雖然實踐報告收取數量很多,但真正具有實質資訊還有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

  1.大學生個人原因

  目前學生實踐前沒有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更談不上制訂出可行的規劃,直接導致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時存在盲目性,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才參加實踐活動,而不是因為自身需要。這種情況下,即使高校有良好的社會實踐規劃,得到的效果一定不會很好。實踐前制訂出職業生涯規劃,有利於學生選定發展方向,使實踐活動更具目的性,使社會實踐活動的效果更好,更有利於學生受教育、長才幹。

  2.高校原因

  目前,社會實踐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對於實踐活動認識不到位;其次對於學生實踐活動的指導不足;第三對於實踐活動缺少整體規劃;第四實踐活動缺乏規範組織;最後對於實踐活動投入不足。這些原因歸根結底是獨立院校在辦學發展中自身定位有問題,同時在師資和經費等方面存在不足現象,這些都是當前急需改進的重要問題。

  3.政府和企業的原因

  社會實踐的開展離不開社會層面的幫助,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和企業。當前政府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政策支援還不完善,尤其在工作保障方面。而企業對待獨立院校學生時,仍帶有有色眼鏡,無形中給獨立院校學生的社會實踐帶來困難。

  三、完善獨立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機制的途徑

  一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管理機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實踐組織管理機制,這種組織管理機制應該包括三個部分:政府、高校和社會。具體而言,政府要建立大學生實踐活動的組織協調機構,主要任務就是制定相關政策,協調各方關係,加強監督檢查,從總體上確定大學生在實踐中的重要地位;獨立院校要建立大學生實踐的領導機構,主要任務是根據相關政策和自己學校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措施及實施方法,對大學生實踐活動進行管理、分析和總結;社會,主要指的是可以接受大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基層單位或者行業協會、企業聯盟等,其主要任務是執行相關政策,為大學生實踐提供支援、營造氛圍。只有政府、高校和社會三方共同履行職責,大學生實踐活動才能健康、順利地開展。

  二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活動指導機制

  實踐活動是包涵面很廣的活動,學生在實踐中面臨的情況是隨時變化的,這時更需要他人的幫助和輔導。首先,完善獨立院校輔導工作。一方面是師資隊伍。另一方面獨立院校要在課餘多開展一些輔導活動。其次,設立校外指導導師。即聘請用人單位的相關人員擔任大學生職業導師。由於這類人員長期工作在第一線,瞭解行業特性和職場情況,有著豐富的經驗,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為學生尋找最好的職業發展方向。再次,建立職業諮詢小組。由於獨立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針對現階段師資力量比較薄弱、一對一指導還比較困難的情況,建立職業生涯諮詢小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種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職業指導,並且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培訓,同時緩解師資不足的情況。

  三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投入保障機制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能夠順利開展,除了制度建設、人才培養等關鍵環節之外,更需要多渠道地投入,才能有效開展具體的實踐活動。因此需要政府、高校、企業、個人多方面共同出力。首先政府層面的投入。在政策、資金和推動企業與獨立院校合作的過程中,給予最大化的幫助。其次院校和企業的投入。開展校企合作,促進教育自由地優化組合,同時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成長成才。最後學生的投入。端正學習態度,提升綜合素質,同時實踐活動後能夠很好地完成實踐總結,針對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對個人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更進一步地完善。

  四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考核評價機制

  許多獨立院校為了更好地發揮大學生社會實踐考核的作用,首先就要把大學生實踐納入獨立院校創新發展的良性軌道,必須堅持做好總結評定、考核表彰工作。其次改革傳統評價標準,注重實際效果。再次評價考核標準要提高創業能力、競爭觀念、實踐能力、科技含量等的比重,重視大學生社會實踐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努力形成組織單位、接收單位和指導教師“三位一體”的評價系統。第四是在各校際之間進行廣泛的交流。最後重視職業生涯規劃類、勤工儉學類、創新創業類的社會實踐形式,並且在評價過程中體現鼓勵,人類的認識和實踐是永無止境的,新的實踐會出現新的問題,新的問題需要創新的實踐。只有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實踐考核評價機制,大學生社會實踐創新和發展才能更富有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