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機制心得體會徵文活動

  嚴格篩選,建立健全乾部競爭性公開選拔機制。要學習黨組織公佈的三項機制內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大家參考!

  

  省委“三項機制”印發後,寶雞市立即召開市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進行傳達學習,並迅速組織全市各級開展學習討論。大家普遍認為,省委建立幹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既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格管理幹部的重要抓手,更是增強幹部隊伍活力、激發幹事創業精氣神的創新之舉,體現了省委通過鮮明的工作和用人導向,實現“追趕超越”目標、落實“五個紮實”要求的堅定信心和決心。大家一致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三項機制”,在思想上自覺向省委看齊,行動上堅決與機制對標,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改革發展中去,紮紮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為走在建“三個陝西”前列,建設最具幸福感城市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按照婁勤儉書記提出的建立“三項機制”寶雞要先行先試的要求,寶雞市委從年初就啟動了專題調研和起草工作,並對標省委“三項機制”進行了充實完善,已經市委會研究並印發。寶雞市三個《意見》和《辦法》既深化細化了省委“三項機制”,又結合自身實際突出了寶雞特色。

  在鼓勵激勵方面,突出“兩個強化、兩個打破”,樹起幹部擔當有為的“風向標”。強化信念激勵,領導幹部重點強化對黨的理論、思想和情感認同,普通公務人員重點強化實現個人價值追求與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相統一的大局意識。強化情感激勵,實行“五必談、四必訪”即:幹部思想波動、工作變動、工作失誤、有信訪舉報、受到批評處分的必談,家庭婚喪嫁娶、發生矛盾糾紛、生活困難、幹部生病住院的必訪,增強艱苦地區幹部工作補貼,體現組織關愛。打破考核中的“平均主義”,拉開獎懲兌現的等次,對獲得陝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年度“十強縣”和“五強區”稱號以及“爭先進位獎”的縣區,在省上獎勵的基礎上,市上按1∶1配套給予獎勵,獎金分配方案由縣區制定,獎金髮放到人;對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為優秀等次的單位,公務員考核優秀等次比例由15%提高到20%;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被評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的縣區、市級部門,領導班子成員獎金分別按幹部平均獎金的1.5、1、0.6倍左右掌握。打破用人上的“論資排輩”,不唯得票、不唯排名、不唯臺階,不唯平穩,重用擔當有為、實績突出的優秀幹部。每年在全市評選表彰10名“忠誠乾淨擔當”縣級領導幹部、20名“創新實幹”鎮街科級幹部、50名 “愛崗敬業”普通公務員,樹立先進典型,引導比拼爭先。

  在容錯糾錯方面,鼓勵探索、寬容失誤,為幹部吃下創新實幹的“定心丸”。著眼於調動幹部改革創新、攻堅克難的積極性,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堅持“三個區分開來”,按照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區別對待、寬嚴相濟,允許試錯、寬容失誤,嚴格程式、依紀依法的原則,支援保護幹部恪盡職守、主動作為、善謀勇為、敢於擔當,努力營造幹事創業、寬容失誤的良好環境。寶雞市為幹部量身制定了6種容錯情形,並明確了容錯認定時效,總體將容錯申請、調查核實、認定反饋時間掌握在40天左右,力求處置及時,減輕負面影響。

  在幹部能上能下方面,注重挺紀於前、加壓奮進,點燃幹事創業的“助推器”。在省上規定之外,從執行黨紀黨規等方面增加了8種“下”的情形。同時,明確不適宜擔任現職調離崗位、改任非領導職務和免職的,一年內不得提拔;降職的,兩年內不得提拔;因健康原因,無法正常履行工作職責一年以上的,對其工作崗位進行調整。通過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幹部能上能下機制,切實解決幹部隊伍存在的不想為、不會為、不敢為問題,讓不適應、不作為的幹部受懲處、讓位子,體現了優勝劣汰的力度,使幹部一心謀事,實心幹事。

  時值年中,寶雞市以貫徹落實省委“三項機制”為契機,逐級夯實工作責任,充分調動幹部積極性,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上半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速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2%,社會銷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5.2%,地方財政收入增速13.6%,為全省穩增長唱響了“寶雞好聲音”。

  

  幹部隊伍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基層黨員幹部處在工作一線,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主力軍,也是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領頭雁”,其能力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的發揮,直接影響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近年來,陝西省禮泉縣把基層黨員幹部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全員培訓、競爭上崗、考核激勵三項機制,不斷提升黨員幹部服務科學發展、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以考促學,建立健全乾部全員培訓機制。加強學習是黨員幹部提高素質、增強本領、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有的基層黨員幹部學習不經常、不深入、不繫統,導致知識結構不夠合理、能力素質偏低,加強幹部教育培訓非常緊迫。當前,一些地方對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大都分系統、分部門開展,缺乏總體規劃、統籌安排、目標考核,培訓內容和物件難免交叉重複。這不僅容易造成資源浪費,也容易使培訓流於形式。為改變這一狀況,禮泉縣堅持把幹部全員培訓作為基層黨委的“一號工程”,統籌培訓計劃,明確幹部教育培訓目標和方向;有機整合培訓資源和培訓資金,建立專門培訓機構,統一開展培訓活動;堅持以考促學,以壓力催生動力,使幹部教育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從而確保達到教育培訓的目的。

  嚴格篩選,建立健全乾部競爭性公開選拔機制。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按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的原則,建立健全競爭性公開選拔幹部機制,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原則。禮泉縣在實踐中堅持嚴把公開選拔幹部關口,變“海選”為“篩選”,注重考核結果,嚴格劃定報考人員範圍,合理設定報考條件,真正把黨性修養高、群眾口碑好、有真才實學作為公選幹部的“通行證”;堅持一線識才,變“相馬”為“賽馬”,堅持從不同崗位的工作特點和實際需要出發,精心設計考核環節,力求在一線工作中全面考察公選幹部的德能勤績廉等各方面表現;切實保障幹部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變“公佈”為“公開”,將公開選拔幹部的各個環節全方位置於幹部群眾監督之下,不斷提高公開選拔幹部的公信度,真正讓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的幹部脫穎而出。

  改革創新,建立健全乾部考核激勵機制。只有建立健全科學的幹部考核評價機制,才能調動黨員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基層幹部隊伍始終保持生機活力。考核評價機制不能一成不變,而應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和幹部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動態調整。禮泉縣在幹部考核工作中始終堅持考試與考核、幹部互評與群眾評議、工作能力與工作實績相結合的原則,努力使考核標準及考核過程嚴謹科學、細化量化、公開透明,努力使每一項考核結果都能讓幹部群眾信服。同時,高度重視考核結果運用,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對考核結果特別突出的幹部不僅及時給予精神鼓勵,而且在工資福利、職務晉升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方面給予傾斜,真正做到一線崗位有一流的人才,一流業績享受一流的待遇,為素質高、能力強、作風好的幹部提供施展才華的良好平臺。

  

  省委建立的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是落實“五個紮實”要求、實現追趕超越發展的新舉措,是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的最新制度成果,切中流弊、導向明確,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三項機制”是一個有機整體,鼓勵激勵是前提、容錯糾錯是保障、能上能下是根本,三者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我市把認真學習貫徹“三項機制”作為凝心聚力建“三市”、合力攻堅奔小康的動力之源,迅速召開市委中心組會議傳達學習,組織開展專題討論,修訂完善貫徹落實具體細則,切實讓“三項機制”深入人心、付諸於行,使想幹事、敢幹事、能幹事成為引領追趕超越、綠色迴圈、轉型升級的風向標。

  一、打好“三個組合拳”,為想幹事的幹部添油加力。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在幹部,只要每個幹部動起來、幹起來,我們的事業將無往而不勝。我們堅持精神激勵、物質激勵、政治激勵三管齊下,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幹部攻堅克難的積極性。一是精神鼓勵樹典型。按照35%的比例,每年評選一批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優秀部門單位、行業扶貧優秀單位、幹部駐村聯戶先進集體個人。每年評選4個發展進位縣區、20個經濟發展明星鎮辦、10個重點專案建設暨招商引資先進集體,由市委、市政府命名錶彰,在全市大力褒獎宣傳。二是物質獎勵鼓幹勁。凡受省委、省政府評優評先、表彰獎勵的先進集體,市財政按省級獎勵標準,再次全額配套重獎。嚴格實行目標責任考核,對考核優良、進位明顯的單位發放獎金,激勵大家爭先創優、比學趕超。三是政治提升受重用。對每年評選的10名優秀鎮辦黨委書記、30名優秀科局長,優先提拔重用。對連續三年獲得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優秀等次的縣區和市直部門,在幹部選拔任用時優先考慮、提拔重用,堅決不讓幹事創業的人吃虧。

  二、把握“三個容”原則,為敢幹事的幹部撐腰壯膽。加快追趕超越亟須幹部勇立潮頭、改革創新,我們堅持“三個區分開來”,認真貫徹省委容錯糾錯機制,劃清失職與失誤、敢做與亂為、負責與懈怠的界線,為真改革者戴上“護身符”,為真幹事者“兜住底”。一是為擔當者容。堅持“五看”,看工作出發點、看工作方法、看工作成效、看問題原因、看法規依據,以此判斷幹部在改革發展中的失誤和偏差,完善澄清保護機制,讓幹部大膽實幹、放手改革。二是為創新者容。明確可以寬容失誤的11種情形,為立足全域性,遵守重大決策程式、大膽探索的幹部當好後盾,鼓勵幹部敢闖敢冒敢想敢試。三是為實幹者容。細化容錯免責的條件、程式和範圍,對真幹事、真改革的幹部,即使出現一些失誤和偏差,在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幹部提拔使用、“兩代表一委員”推薦、個人評先評優等方面不受影響,讓幹事創業的幹部打消顧慮、輕裝上陣。

  三、暢通優進劣退雙通道,為能幹事的幹部騰位子。能者上、庸者下,是事關用人導向的源頭工程。我們進一步細化標準、規範程式、疏通渠道,努力讓有為者有位、不為者失位。一是細化“下”的情形。綜合運用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考評、脫貧攻堅績效考核及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維穩綜治、黨的建設等方面考核結果,細化對黨政領導進行調整的38種情形,最大限度地予以量化,劃出硬槓槓,讓幹部下得心服口服。二是加大問責力度。市委明確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36種表現,讓那些渾渾噩噩、碌碌無為,幹事勁頭不足、進取意識不強的幹部受懲處、受警戒。三是搭好“上”的階梯。堅持重品行講信念、重發展有實績、重實幹能擔當、重基層能吃苦、重自律口碑好的用人導向,嚴格遵循幹部選拔任用條例,制定市委幹部工作十條意見,確保把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選出來、用起來。

  四、推進“三項機制”落地生根,讓幹事創業蔚然成風。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我們將認真履行主體責任,進一步增強行動自覺,把落實“三項機制”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市縣換屆、年度考核、班子研判緊密結合,真正落細落實落到位。一是營造濃厚氛圍。採取黨委中心組、專題輔導、集中研討等方式,引導各級幹部吃透精神實質、把握核心要求。組織領導幹部對“三項機制”進行全面持續深入解讀。二是完善配套制度。按照省委檔案精神,抓緊完善我市實施辦法和操作細則,對有關考評指標進一步細化量化、具體化,使制度更具漢中特色、更有操作性。把“三項機制”融入幹部選拔全過程,進一步完善領導幹部評價模型,強化分析研判,提高幹部選拔科學化水平。三是層層傳導壓力。市委班子堅持以身作則,帶頭學機制、帶頭建機制、帶頭用機制,身體力行抓好示範落實。下一步,我們將把貫徹落實“三項機制”情況納入全市各級各部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和黨建述職評議範圍,加強督導檢查,倒逼制度落實,全方位激活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為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堅強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