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懂得節約怎麼教育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從小教育孩子節約是很有必要的。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節約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節約的方法

  首先,雖然您教導孩子的重點落在後半句話,即“要省一點”,而孩子卻將重點落在了前半句,即“家裡沒錢”。於是,他的理解就是因為沒錢,所以要省一點,而如果家裡有錢,爸爸媽媽和我就不用節省了。這也正是他把別人的錢拿回家的原因。所以,教導孩子節儉,僅僅告訴孩子“家裡沒錢”不是最好的辦法和切入點。

  其次,在孩子對“錢”尚無概念也無實際經驗的情況下,以沒錢為理由告訴孩子要“省一點”,孩子是知半解的。他不能真正理解錢的價值,也就不能真正領會“用錢”和“省錢”之間的關係。

  所以,要使您的節儉教育奏效,您還得改變教育策略。既然您已經跟孩子談到了“錢”的問題,那麼就不妨放開跟孩子談談。

  1、讓孩子認識錢幣。

  帶領孩子學著認識錢幣,可以從認識硬幣開始,根據孩子認數能力的發展再逐漸加八對5元、10元等紙幣的認識。不僅要讓孩子知道錢幣的面值,而且還應結合生活實際,讓孩子知道它們所代表的實際價值。比如,乘公共汽車的時候,您可以讓孩子去投幣箱投幣,您也可以帶領孩子去逛超市,讓孩子知道不同面值的錢可以買不同的東西。

  2、讓孩子瞭解錢是從哪裡來的。

  讓孩子知道:錢是人們通過辛苦勞動獲得的,現在自己家裡的錢是爸爸媽媽辛苦勞動得來的,等你長大學會勞動的本領了,你也可以靠勞動賺得錢,而別人的錢也是別人辛苦勞動的成果,別人也需要用這些錢去買他們生活所需的物品,所以隨便拿別人的錢是不應該的。在孩子認識到從別人家拿回5角錢是錯誤的行為後,您可以陪同孩子一起把錢還給別人並向人家道歉。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別人不會在乎這5角錢而不讓孩子去還錢,畢竟這涉及孩子的誠實和知錯就改的問題。您如果擔心因此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可以事先和那位小朋友的家長溝通好,向他們解釋清楚孩子是因為不懂錢的由來,也尚未完全建立所有權概念的情況下拿了錢,所以請他們在孩子登門道歉的時候避免使用“偷竊”等詞語,並以原諒的態度對待孩子。

  3、結合生活實際教孩子懂得取捨。

  孩子認識錢幣,並已經懂得錢與購物之間的關係後,您可以進一步讓孩子明白,花錢必須合理,必須在自己的支付能力範圍內。現在自己家裡錢不多,所以必須的東西才買,可買可不買的東西不買,要省著一點花。當然,如此說教,孩子不太會明白,您可以在平時買東西的時候帶著孩子,讓他在實際生活中體驗這個道理。

  名人教育孩子勤儉節約的故事

  1、人物:洛克菲勒

  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豪洛克菲勒的節儉更是離譜。他經常不厭其煩地教育孩子們勤儉節約,每當家裡收到包裹,他總是把包裹紙和繩子儲存起來。為了讓孩子們學會相互謙讓,只買一輛自行車給4個孩子。小約翰長大後不好意思地承認說,自己在8歲以前穿的全是裙子,因為他在家裡最小,前面3個都是女孩。

  2、人物:王永慶

  “臺塑大王”王永慶對子女的教育是嚴格出名的。兒女們在美國的生活並不富裕,王永慶給的學費、生活費是剛剛好。因為覺得打電話太貴,王永慶和兒女溝通都是寫信,從來不打電話。兒女回信,還要報告花了哪些錢,連買條牙膏也寫上去。

  3、人物:周福仁

  周福仁說:貧困是資本,而不是障礙。

  在地圖上看,海城位於遼寧省南部,遼河下游左岸,遼東半島北端,市內有平原,適宜農業發展;市內也有礦山,但在開採之前,對填飽人們的肚子沒有任何作用。

  西洋集團董事長周福仁就生在這個偏遠山區裡,父母沒有文化,把對子女的要求寫在條條框框裡是不可能的,因此,周福仁小時候所受的教導都是自然形成的,正所謂“因地制宜”。

  周福仁在家排行老二,兄弟姐妹四人。在周福仁10歲時,父親溘然辭世,家裡只有母親一個人出工幹活,缺少了勞動力,生活更是窘迫。

  那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全國都是低銷量,吃糧食的時候很少,平時都是把玉米稈碾碎了,摻上棒子麵吃。周福仁當時正在讀小學,經常餓的走不動路,在村裡總是能聽見小孩子餓的哭聲。

  等到周福仁十七八歲的時候,早已經下地幹活了。當時還是缺少糧食,主要的口糧是“菜糰子”,蘿蔔纓子、白菜幫子剁碎,攥在一起,表面上糊些面,下鍋蒸熟,這種菜糰子在周福仁看來“非常難吃”。做菜糰子時,鍋裡會熬些粥,也是水多米少。吃飯的時候周福仁經常說:“粥分我多少我吃多少,菜糰子我就不吃了。”因此,經常被家人責罵:窮人家生了個富人。

  到了1974年,周福仁22歲,他已經是村裡的生產隊長,當時全村人均收入只有67塊錢,整個村子十分之一人口外流。

  周福仁就生在這樣一個貧困山村的貧困家庭裡,然而,從小受到的教育卻很嚴格,父母期望子女有所作為,稍有錯誤就棍棒相加。周福仁對此這樣評論:生活標準不高,但要求很高。

  周福仁小時候很淘氣,那段餓肚子的時光過去之後,能吃飽飯了。周福仁經常活蹦亂跳的出去,爬樹、掏鳥窩。當時那個村子裡剛剛出現蘋果樹,這便成了周福仁淘氣的主要目標,老想伺機偷個蘋果。在外面調皮之後,經常被人家找上家門,少不了又挨母親一頓打。

  無論是小時候挨的打還是長大後受的責罵,周福仁都記憶深刻,他甚至說,如果我沒有那種家庭出身,就沒有我今天。因為貧困已經成為他的資本,而不是他的障礙。就像他經常和員工說的:我現在什麼苦都能吃。

  東三省的冬天可不饒人,沒有禦寒的衣服,但周福仁照樣還得走路上學;小時候去打柴,100多斤柴都用腦袋頂回來,周福仁現在依舊念念不忘地說,現在個子不高,肯定和那段經歷有關係。他就是在那種環境裡成長起來的,現在或許也苦也累,但終究比以前好多了。

  周福仁經常和子女講這些事情,他也自信地認為自己的孩子肯定比在城市裡長大的能吃苦,因為他們也是生在農村,小時候也幹過活,也經歷過山區裡不易的生活。

  對於孩子,周福仁認為,只要語言上加以引導,他們就會做的很好。而他小時候父母卻是不講道理的,只是打,周福仁悄悄改進了這一方式。

  但無論是有錢還是沒錢,周福仁節儉的習慣卻沒有改變。他出差從來都是坐經濟艙,而不去做頭等艙、公務艙。他的部下經常對他說,現在住宿、坐飛機、開車,都要選擇和自己身份一致的,這並不是浪費。但周福仁的回答是:現在不管怎樣,都比以前好多了,額外的花銷沒必要。他心裡想的是:一定要為子女、為員工做一個榜樣。

  有關勤儉節約的名言

  1、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2、好處安身,苦處用錢。

  3、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4、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5、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6、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點。

  7、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愛默生

  8、小處不省錢袋空。——託·莫爾

  9、錢幣是圓的,所以容易滾走。——托裡安

  10、細水長流,遇災不愁。

  11、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困。

  12、節儉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困。

  1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14、一粥一飯汗珠換。

  15、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

  16、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7、緊緊手,年年有。

  18、欲求溫飽,勤儉為要。

  19、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20、奢侈乃德義之滅亡。

1.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2.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心得體會

3.教育孩子愛學習的妙招是什麼

4.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5.糾正孩子行為自私的教育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