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語文教學設計是語文老師提高個人教學水平的一種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北師版五年級下冊語文《奇怪的聖誕包裹》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一位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2、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學習敘述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敘述的順序,體會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教學準備:《七子之歌》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播放《七子之歌》,教師激情匯入一曲《七子之歌》抒發了海外赤子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讓我們

  隨著這優美的旋律,走進《奇怪的聖誕包裹》一文,感受一位華僑老人的拳拳愛國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流利,並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彙報交流。

  3、教師小結:這篇課文講的是家明一家人給在異國他鄉的叔公選擇聖誕禮物的故事。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學生再讀課文,寫提綱筆記。

  2、指名彙報,教師小結,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敘述的順序。

  四、精讀課文,體會感情

  1、學生自讀課文,討論:為什麼說聖誕包裹“奇怪”?從奇怪的聖誕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2、感情朗讀文中能體現叔公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的句子或段落,體會叔公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五、拓展

  教師朗讀《鄉愁》一詩,引導學生品讀,體會海外赤子對祖國的愛。

  北師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燈光》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11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殲滅、憧憬、千鈞一髮”等重點詞語的含義。

  2、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順序。

  3、通過理解重點詞句,感悟革命先烈為理想而獻身的無私和偉大,珍惜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

  4、掌握學習課文的基本方法。

  教學流程:

  一、扣文題,整體感知

  1、出示課題“燈光”,本文圍繞燈光講了一件什麼事?

  2、自由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遇到重要的或難讀的詞語做個標記。

  3、學生推薦要注意的詞語,給大家一些溫馨的提醒。

  如:豫皖蘇平原、圍殲戰、胸牆、憧憬、黑魆魆、千鈞一髮、璀璨等。

  4、尋找燈光:劃出帶有“燈”或“燈光”的句子。

  學生勾畫,同桌輪讀。

  5、課件出示緊扣文章題目,尋找相關語句,是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之一。靜靜地讀,依據這些語句,用精煉的語言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引導學生避免重複,抓住重點:天安門廣場上的千萬盞燈,讓我想起了親愛的戰友——郝副營長。他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6、理清課文表達順序:通過初步閱讀,你發現寫法上有什麼特點?認識倒敘的寫法及首尾呼應的特點。

  設計意圖:傳授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略讀課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針對文章篇幅較長,引導學生扣文題,勾畫相關語句,使學生快速抓住文章主要內容,這正是學法的傳授。生字教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課堂給他們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理清課文表達順序,認識倒敘寫法及首尾呼應的特點,積累寫作經驗。

  二、理文脈,認知文字

  1、面對燈光,文中的人們發出了怎樣的感嘆?“多好啊!”這是文章的文眼。學課文時,依據文眼,理清脈絡,我們的目光便不會遊離於次要內容,圍繞文章重點展開學習,這是學習課文的又一個好方法。

  2、自讀自悟,認知文字

  “多好啊!”出現了   次,第  次是誰 在        這一情況下說的。他們在說這句話時,看到了     ,會想        。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彙報,其他同學可作補充或提出不同的見解。

  引導學生體會第三次郝副營長說這句話時的神態。

  什麼叫“陷”?怎樣地陷?他彷彿看到了什麼畫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順著文脈來認知文字,利於學生有重點地自讀自悟。對於高年級的學生,語文教學應更多地關注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傳授學文的方法,利於學生長遠的發展。略讀課文的教學,教師應提出提綱挈領的問題,組織學生有方向的學習,展示學的過程。

  三、奔中心,聚焦“燈光”

  1、學到這,能說說文章為什麼以燈光為題呢?燈光給人帶來光明和溫暖,這也是郝副營長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如果只想到這一層,遠遠不夠。我們的學習應由表及裡,進行深層次的思考。默讀課文,再想想這個問題。

  2、學生默讀。教師引導:文中還有一處特殊的“燈光”,你發現到了嗎?郝副營長在黑暗中點燃書本,照亮後續部隊前進的道路。

  3、聚焦“燈光”。讓我們靜下心來讀第十自然段,用心感受這特殊的“燈光”

  1“千鈞一髮”能用拆詞法說說它的意思嗎?請聯絡文中語句介紹當時的情況。

  “燈光”對戰友意味著什麼?生的希望,戰鬥的勝利……

  2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郝副營長清楚會有這樣的後果嗎?這樣做是為了誰?請聯絡上文對郝副營長的描寫,靜靜地思考。

  “燈光”對郝副營長意味著什麼?為了全國解放,為了讓後代過上安寧生活而犧牲自己。

  4、再現“燈光”。

  1想:配樂教師深情而滿含敬意地範讀。請大家在腦海中再現這一感人的畫面。

  2寫:根據剛才的想象,寫寫郝副營長當時的心情、動作、神情,讓英雄的形象刻畫得更清晰。

  3讀:郝副營長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和安樂,讓我們滿懷敬意來讀這特殊的“燈光”。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的教學並不是一味地放,對於重點及難點,也應適當地點撥。以“燈光”為突破口,直奔文字的中心。通過理解重點詞“千鈞一髮”,瞭解當時危急的情況,認識“燈光”對戰友與對郝副營長自己的不同意義,理解他是為了理想而英勇獻身。採用“想”“寫”“讀”三種方式,引領學生多層次感悟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受到情感薰陶。

  四、拓文路,昇華主題

  1、最後的告別:戰鬥結束後,我們把郝副營長埋在茂密的沙柳叢裡。戰友們脫下帽子,淚眼婆娑。他們即將奔赴下一個戰場,心中湧動著無數的心裡話想對親愛的郝副營長說。你聽見了嗎?

  2、這“燈光”會熄滅嗎?請發表你的看法。這“燈光”其實象徵著英雄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因此不會熄滅,必將永遠閃耀在人們的心中。

  3、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湧現出無數“燈光”式的人物。正是他們默默地燃燒自己,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你知道他們的故事嗎?

  推薦影片:《長征》《太行山上》……

  推薦書籍:《紅巖》《英雄人物的故事》

  4、無論過去多少時間,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們不要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誰為我們開創的,不要忘記那些革命先烈。

  設計意圖:拓展文路,讓孩子們郝副營長作最後的告別,給學生一個情感的宣洩口。由直觀可感的“燈光”,昇華到象徵著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聯想到諸多英雄人物,深感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同時由課內走向課外,引導學生觀看影片,閱讀書籍,瞭解更多革命先輩的事蹟,受到情感的薰陶。

  北師版五年級下冊語文《丟失的駱駝》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留心生活,認真觀察,勤于思考。

  2.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設疑匯入,提出要求

  1.設疑匯入。一個人走失了一隻駱駝,四兄弟雖然沒有見過那隻駱駝,卻幫助這個人找回了駱駝,你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讀了《丟失的駱駝》這篇課文後,同學們就明白了。

  我們一起來學習《丟失的駱駝》。板書課題

  2、圍繞課題質疑。丟失的駱駝是什麼樣子?找到了嗎?怎麼找到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完全自由地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對難讀的詞、句可重點練習,多讀幾遍,讀通為止。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再讀課文,嘗試解決質疑的問題,圈畫有關的句子,並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問題,合作探究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嘗試解決問題。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四兄弟非常詳細地說了駱駝的哪些情況?

  3這些詳細的情況四兄弟是怎麼知道的?

  2.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交流,互相啟迪解決問題。

  3.各小組彙報學習收穫,師生共同歸納整理。

  4.重點段閱讀指導。認真閱讀四兄弟說的一段話,解決下列問題:

  1讀一讀,議一議:四兄弟是根據什麼知道駱駝的有關情況的?

  2填一填,說一說:出示

  因為老大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二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三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四看見___________, 所以知道___________。 儘量用文中的語句,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填空,先在小組內互相說,再推選代表在班上說。

  3讀一讀,想一想:為什麼四兄弟能指點駱駝主人找回駱駝。

  啟發學生思考理解,四兄弟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分析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並且通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

  5.啟發學生思考:讀了這段話,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可從四兄弟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方面來說,可從四兄弟樂於助人方面來說,也可從自己的生活、學習實踐方面來談。

  6.教師小結。

  四兄弟沒見過那隻駱駝的模樣,卻憑著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無誤的判斷,憑著駱駝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達到了“窺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謂是觀察與思考的典範。

  四、再讀課文,創新表演

  1.朗讀課文,想一想駱駝主人和四兄弟說話時的動作、神態、心情和語氣等,給文中的人物語言補充恰當的提示語。

  啟發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特點,結合課文的內容來補充。

  2.小組合作討論補充的提示語,並練習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注意人物語言的多樣化和豐富性,如“一點不錯”“謝天謝地”“真奇怪等,積累運用語言。

  3.各小組根據補充的提示語進行創新表演彙報。

  4.師生共同評議,指出優點及不足。

  五、拓展運用,練習說寫

  任選其中一項練習說一說,寫一寫。

  1.駱駝主人找到駱駝後,心情怎樣,心中會怎麼想,對四兄弟會說些什麼?

  2.在學習、生活中你有沒有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經歷、親身體驗?如果有,試著舉例說一說;如果沒有,請你以後去親身體驗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