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精細化管理的研究

  1 企業精細化管理的內容

  精細化管理體現在“精細”二字上,“精細”是一種意識、一種態度、一種理念、一種文化。

  1.1 工作目標必須清晰、明確。企業管理的精細化管理,首先要做到擁有清晰的工作目標,目標的確認可以進一步的強化企業管理的目的性,並進一步的強化責任機制,清晰的企業目標有利於企業的團結,並能夠進一步的加強企業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不過,在制定企業工作目標的時候,必須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僅能對企業起促進作用,同時又要顧及客戶的要求,並符合企業自身的客觀實際,否則企業目標會難以實現。

  1.2 建立系統化的工作組織。一個結構合理的工作組織,是企業工作目標最終實現的重要保證。傳統的管理方法中,企業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各自掌握自身資訊,這就導致了企業間資訊的流通不順暢的現場,而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中,各個部門之間是開放的,通過各部門的交流來形成一個統一的組織,實現企業的精細化管理。

  1.3 管理資源使用最大化。管理資源在企業的管理中非常的重要,是企業獲得好效益的前提條件。主要包括:首先,要擁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員工,企業員工的數量和質量對企業的生產工作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合理的員工數量和高質量的員工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其次,資訊資源對企業的發展同樣是不可或缺的,資訊資源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效率;第三資金資源要得到保證,企業要發展肯定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因此,企業要保證企業必需經費到位。這些資源的擁有量和使用量都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在日常的企業管理中最大利用這些有限的資源最大限度的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益,就是企業精細化管理中所必須思考的問題之一。

  2 實施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1 人員素質發揮的問題。精細化管理的核心問題是人員素質問題,強調以人為核心。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資源,能夠創造最大效益,那麼,如何使其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是精細化管理中面臨的最大問題。

  2.2 執行的問題。要想使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就離不開人的執行。但是,從實踐來看,一些符合實際的管理細則,卻沒有很好地落實到實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可操作性不強,不注重執行人因素,從而導致精細化管理只能紙上談兵,無法落到實處。

  2.3 簡單複製的問題。精細化管理是沒有一個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鑑的,它必須與企業的現狀相適應,而且要遵循企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形成一個系統的規劃,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才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效益和競爭力。但是在實際過程中,一些企業的認識卻出現了偏差,將其作為一種固定模式,簡單複製,照抄照搬,反而適得其反,起不到任何效果。

  3 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3.1 正確認識精細化管理。對於精細化管理來說,很多人認為就是事無鉅細,什麼都要細化,這個觀點存在一定的偏差,因為精細化管理不僅體現在“細”上,還要注重“精”,在細化過程中找重點、難點部位,制定詳細的、切合實際的管理措施,而不是把一些細枝末節的部位、無關緊要的部位統統進行精細化管理,這樣只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效率。所以,對於精細化管理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只有思想認識到位,才能使我們的行動不會產生偏差。

  3.2 完善制度保障體系。針對精細化管理來說,制度保障是基礎,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要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細則,內容更具體,執行更明確,並將責任落實到人,獎懲分明,使各項工作真正能夠有制度可循,有制度可依。

  3.3 重視人力資源優勢。人力資源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對於企業來講,優秀員工更是一種無形的人力資源,所以在進行精細化管理時,尤其要重視員工的作用,對於員工來說,精細化管理可能很陌生,甚至會有人覺得這很麻煩,思想上產生牴觸情緒,所以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對廣大員工進行“人性化”的培訓,讓他們接受並願意執行,同時結合有力的制度落實,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3.4 標準化整合工作。對於企業來說,標準化整合工作就是要運用系統科學的觀點和系統分析的方法,對企業管理範圍內的所有管理事項,採用標準化原則進行協調、統一處理後製訂並形成管理標準體系,把孤立的、分散的管理事項彙集成整體管理模式,形成相互統一、相互補充、相互相容的有機整體,使之有較強的系統性和一致性。對於企業的每一項工作,都擁有詳細的操作細節,從每一件小事情做起,實現企業的精細化管理,並達到提高企業效益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