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怎麼學數學
數學是一門對孩子特別重要的基礎課程,數學思維的習得對孩子一生都很重要,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小孩學數學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孩學數學方法
家長同孩子形成講題的約定
家長同孩子約定好後,首先應該看看孩子今天將要學習什麼內容,做到家長心中有數。在孩子去上課的時候,對孩子說:“這個知識,我也不會,我想請你今天學會了以後,回來也給爸爸或媽媽講一講?”這樣就為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打下了心理基礎。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就會特別注意聽,老師是怎麼講的。數學知識的推理過程是什麼?結論中最重要的是什麼?知識點要注意什麼?也會積極參與到課堂交流和討論中去。
及時交流,家長認真當好學生
孩子回家以後,有時間的話,及時讓孩子把老師講授的題目,再給家長講一次,家長要做到仔細分析孩子講課中的存在的問題,孩子講題的時候,家長不要覺得是遊戲,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份定位為是孩子的學生。家長要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也可以將知識點的關鍵地方,向孩子提問,請孩子進行解答。這樣孩子講起來才會認真,也為孩子下一次上課認真聽講打下了基礎。
家長及時做出總結
孩子講得好的地方,家長給予表揚,同時適當提出孩子的不足。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抓不到重點,或者根本就不會講。不要批評孩子,找出孩子講得好的地方,加以表揚。提出需要加強的地方,一次最多一個希望。這樣孩子會更有信心,也會不斷總結,自己存在的問題。
一次講一個題目
家長不要過於急於求成,讓孩子一次性講解很多,應該先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去適應。剛開始一次講一個題目,除非孩子願意,可以多講一個。講解的內容開始可以由孩子定,他覺得自己可以講的題,後來過渡到由家長在當天所學內容中確定題目。
如何輔導孩子學習數學
1、做孩子學習的促進者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孩子剛上一年級,有許多事情得慢慢學會自己處理,比如整理書包,準備第二天上課用的學具,家長要為孩子準備的文具:筆、尺、練習本、橡皮孩子忘帶數學書、忘帶文具盒在最初都是難免的。有時還真得浪費各位家長花點時間送一下,但作為一個好家長,是不會讓這樣的事反覆出現的。他們會讓孩子逐步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培養起孩子細心認真準備全學習用品的習慣。
有的孩子生性大大咧咧,不是忘帶這樣,就是忘帶那樣,於是出門前,母親就反覆叮囑,別忘帶作業本,別忘帶鑰匙……而孩子可能一面不耐煩的答應著一面又把該帶的東西丟在了家中,一位有心的母親是這樣做的,她在孩子的書包上貼了張醒目的紙條:查一查,你的東西帶全了嗎?要是都全了,就和媽媽說聲再見。此方法未必大家都實用,但多少可給我們一些啟示。
2、正確對待孩子的作業
1、作業格式訓練。良好的書寫應作到書寫清潔、整齊、工整。加號、減號,等號,連線要用尺。養成良好的書寫,就能減少,孩子由於書寫不良而產生的差錯,另外也可以培養孩子思維的條理性。作業的按時完成,一年級沒什麼書面作業,但一些實踐性的活動作業和讀一讀,說一說,算一算的口頭作業還是有的。要注意提醒孩子認真完成好。特別在開學的最初兩個月,我們家長最好每天抽些時間聽孩子說一說,看孩子做做實踐操作。以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業習慣
2、培養認真閱讀的習慣現在的數學練習的形式活潑多樣,能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但同時也增加了閱讀的難度,每做一題需要孩子看清、看懂題意,然後說好所題意,再動手做。
3、培養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習慣數學不是記憶性為主的學科,而是思考性為主的學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使孩子養成愛動腦,勤于思考的習慣。這種習慣對於孩子以後的學習可以說是受益無窮。
4、培養自覺訂正錯題的習慣孩子做錯題目,不及時訂正,學習中就會以訛傳訛,錯誤百出。家長適當地幫助孩子找到做錯題目的原因所在,並加強對孩子知識薄弱環節的輔導,這樣才能真正起到訂正錯題的積極作用。
5、培養檢查的習慣
6、培養學會傾聽的習慣不但要聽老師所講的,還要聽同伴的不同想法。
3、重視孩子計算能力的培養
10以內的加減法主要利用數的組成和分成來計算,口算卡片要每天讀。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礎知識,孩子必須學好,並能夠達到熟練計算的程度,學期末速度要求大約為每分鐘8道一步計算式題指直接填得數,由於孩子的基礎不同,不同孩子的計算熟練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異,要縮小這一差異,僅靠每天一節數學課練習是不客觀的,因此還需要各位家長做有心之人,多進行這方面的練習。計算的練習方式多樣,可以製作卡片,供孩子獨立練習,也可在做家務、和孩子上街等時間來個對口令。或者可以採用書中的形式:你能鑽過山洞嗎?你能跳過每個樹樁嗎?……同時要留心孩子計算錯誤的原因,是粗心還是計算方法存在問題。但要防止枯燥的題海練習,每天幾十道,錯了還要罰的做法會扼殺了孩子學數學的興趣的
4、重視數學語言發展,為聰明插上翅膀。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語言能力的增強可以極大的改善孩子的學習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性。防給孩子的智力發展插上“語言的翅膀”,讓孩子飛得更高,更遠。取消了原來意義上的“應用題”的概念,擯棄了“分題型,套公式”的陳規。不再安排單獨的應用題教學單元,而是結合四則運算的教學合理編排,多以生活場景出現,如圖畫、對話、表格等。讓孩子就場景提出問題,並探尋解決方法。解題的格式也不再過於格式化,如低年級解決問題不再要寫單位名稱和答語。這是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一個地方。
在生活中要多為孩子創設說數學的機會,讓孩子說說自己的觀點、看法與思路。和孩子交談的形式不必過於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時,和孩子去公園時等等,這樣交流的氣氛要自然親切得多。對話時要有意識的激發幫助孩子形成規範的語言表達習慣。如“我是這樣想的”;“我認為……”“因為……所以……”。要求孩子說完整的話。數學書中的實際問題小朋友都要能在老師或家長引導下看書說出題意如:第49頁第5題。第51頁第5題。說法略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家長要能耐住性子,多聽少說,只要我們的話語能引發交談話題,進行適當的點評反饋就夠了。
5、注重孩子學習過程,正視孩子考試成績
每次的單元檢測題要求家長查閱後簽字另一方面,我們要能“不唯分數是問”。分數只能作為評介孩子的一個參照,90分與100分的孩子的數學能力究竟相差多少,不是僅分數就能說明的,我們得具體分析才是。孩子有失誤,是純粹的粗心,還是思考問題的方式有問題。是臨考心理欠佳,還是……有些孩子入學前就已能認一些字,做一些簡單的運算,這樣在上學後老師講這部分內容時,孩子看上去豪不費力就懂了,但事實並不完全如此,有些孩子可能並非建立起有效的學習方法,並非真正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當他們面對新內容,特別是思維含量較高的問題時,孩子就會感到困難,因此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家長在家看孩子的計算很熟練,就以為孩子的數學學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決實際問題時,孩子往往有些不適應。或者說不盡如家長之意。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關注孩子的學習內容,數學並不僅僅是單純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