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怎麼學好古文

  古文又稱文言文,是經過幾千年時間的沉澱而傳承下來的古代漢語,飽含著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精華。怎樣讓小孩學好古文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小孩學好古文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孩學好古文方法篇一

  首先,古文啟蒙要趁早。語文強調日積月累,中學取得成就的底子,就是小學階段積累出來的。

  當前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只有5-6年級才有古文,而且加在一起數量只是個位數。由於文言教學在小學語文階段的缺位,初中的古文學***從零開始,標準不能太高,其負面影響一直波及到高中的古文教學。然而到了高中階段,蘇教版的高中語文教材有五分之二是古文,高中語文老師要花總課時的一半左右時間教授古文。語文出版社新修訂的小學教材,古文數量達到24篇,增加了兩倍,這是未來重視小學古文早啟蒙的標誌。

  僅以目前小學課內的古文閱讀量,是不足以支撐為中學打牢基礎的目標的。同時,小學階段是孩子們課外閱讀的黃金期,課內以快樂教育為主,作業負擔並不重。小學生多接觸難度適宜的古文,藉此培養對文言字詞的理解,在小學階段建立文言語感,中學語文一定是好上加好。如果等踏進中學再去適應中學的古文教學,形勢就已經很被動了。

  其次,古文啟蒙以引導興趣為主,難度也要適宜。一定要選擇難字有注音,帶註釋且有譯文的古文來讀,而且要堅持多讀、多背、文白對照閱讀的學習方法。有很多大部頭的經典古文著作,對於小學生來說不認得的字太多,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熱情,一旦缺乏興趣,孩子變成硬著頭皮為家長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同時也要掌握好文章的理解難度,根據小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心理特點,選擇內容貼近孩子們日常生活的故事,防止“空中樓閣”不接地氣,更不要盲目追求高難度。

  最後,古文啟蒙內容要正能量,並重視文言常用字的積累。小學生正是品格養成的關鍵階段,對於閱讀內容的篩選一定要精益求精,剔除糟粕,遴選精品。讓孩子通過感受溫暖的愛的力量,來學習傳統美德和古文,而不要用血淋淋的故事讓孩子產生恐懼,這樣能保持他們純良平和的天性,同時又對生活報有信任和安全感。

  小孩學好古文方法篇二

  “多讀”,主要是讀課本,當然有機會的話,還應當儘可能閱讀一些文言作品,如“四書”、“五經”、《資治通鑑》等,儘可能的擴大自己的視野。

  “多背”是指凡是要求背誦的課文都要不折不扣的背誦,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默寫下來,連標點符號也不要弄錯!你千萬別以為這只是“死記硬背”,倘若你能堅持到底,那麼,在潛移默化當中,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語習慣和遣詞造句的方法,你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的培養起來了。

  “多練”是提高文言閱讀能力的捷徑之一,不僅要認真完成課後訓練,而且要多做相關的字詞句的分類訓練,以拓展視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小孩學好古文方法篇三

  第一,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

  古人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我們要做到“樂之”,就必定要經過“知之”與“好之”。知語文為何物:不是文學的天馬行空,卻是文學的基石。

  它不是民俗的片言隻語,但卻是民俗的薈萃。它講究語言規則上的約定俗成,因而免不了字斟句酌,所以即便上海語文卷不考字詞等雙基知識,我們依然不能忽略字詞,它們是構成我們閱讀、作文的元素,作文裡寫錯別字也是要扣分的。

  文學積澱的日積月累,不曾讀過多少名著的人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不曾經常從名家手筆中吸取養分的人是無法做到下筆如神的。

  學好語文是要時常閱讀,時常思考,時常動筆,不要因為別的科目任務繁重而放棄語文能力的訓練,“廢寢忘食”“寒窗苦讀”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境界。

  既然好學,就把語文看成是一種寓樂於學的過程,經過一番苦讀詩書,自然會知道書中自有無窮境地,雙基知識學以致用,閱讀過程陶冶身心,寫作文時釋放自我,這些都是語文的樂趣。發現到學習語文的樂趣,你在語文之路上就成功了一半。接下來我再從各個角度去談學語文的要點。

  第二,要懂得自主學習。

  企圖靠老師講得好、講得深、講得透,學生只管默默聆聽、記憶就學好語文,這種想法已被無數事實證明:此路不通!

  因此,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作好自主學習規劃,加大自主練習的力度,是一條極重要的語文學習規律。語文學習不同於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教師的“教”不會直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而只能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求理解,才能逐漸達到“自會讀書,自能作文”的境界。

  第三, 讀書破萬卷。

  下定決心廣泛而深入地閱讀,所謂“勘破三春”。閱讀時,要涵蓋古今,融會中外,首重哲學,這就叫“融會九流”。

  舉凡人類心靈智慧的結晶,能開眼界、除迷狂、啟思維、美德行、富心靈者,均可大讀特讀。尤請注意:不要只讀文學作品,只讀中國作家。

  魯迅先生就曾經告誡我們:學語文的,要多多跨越語文的界限,去看看其它科目的書。試想一個讀過科幻作品的人,與一個從未讀過科幻作品的人,面對“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樣的怪題目,誰更能寫好?

  而只讀中國作家的作品,更是大忌,中國固然有過無數優秀的文學作品,但也不要忽略外國文學上的閃閃明珠。有一個世界性的視覺,才能寫出境界寬廣的文章。

  第四,邊讀邊記,胸有成竹。

  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樣模板應該是什麼呢?當然是前賢今人的成功之作。

  茅盾背《紅樓夢》、蘇步青熟讀《古文觀止》的例證,當是大家熟知的。通過長期艱苦的積累,才能在頭腦中建立起豐富的“語言正規化”,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腹有詩書”。

  運用這些“正規化”,模仿著“說”,模仿著“寫”,先求其“形似”,後求其“神似”,最後求其超越。

  這樣,就很容易有學習的充實感、成就感、條理感,就不會再感到語文學習空泛、無力、不可捉摸。可以稱為“胸有成竹”。

  第五, 開動你的腦筋,積極地思考問題。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記》也強調:慎思、審問、明辨,就是要謹慎思考,審慎地發問,明確的分辨。

  在語文學習中,欲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先要多思:不論哪個學習環節、學習任務中,決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經自己思考的東西,保持自主性,提高學習的興趣,使多讀有味,多寫有效,積累有益。

  次求深思:決不淺嘗輒止,而要多方追問,務求水落石出,直至原形畢露。

  後求善思:不鑽牛角尖,而是隨時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反思,克服情感干擾,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師的點撥、同學的幫助,方可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建立起融通、靈慧、深刻、嚴密的思維個性。

  第六,下筆如有神。

  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同時,必得加上一個字:“寫”!

  寫可以醞釀和昇華情感,寫可以廓清和鍛造思想。堅持寫日記,這是許多偉大成功者的良好習慣。至少要堅持每週練習寫作兩次:生活札記一篇,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鮮活素材;讀書筆記一篇,養成閱讀習慣,整理讀書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