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班級人際交往障礙的解決對策
高中生在班級人際交往中會因交往需求的迅速增加而產生一些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與困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文章內容。
一
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交往榜樣
早在17世紀,英國教育思想家約翰・洛克在他的教育哲學著作《教育漫話》中,談及兒童的教育時說:“兒童舉止大多是模仿得來的”,進而推而廣之說“我們都是一種模仿性很強的動物,染於青則青,染於黃則黃”。對正處於青春期的高中生來說,同樣也是如此。他們需要榜樣性的人物來對他們的認識與行為進行標杆式的指導,而在學生日常可以頻繁接觸到的人群當中,教師群體是唯一的長輩集體。所以,教師有必要以身作則,在人際交往方面也應做好學生的榜樣。教書育人的職責也決定了教師必須這樣做。
做到這一點,首先是教師集體之間的友好相處、團結互助,使教師群體成為一個榜樣性集體,避免因為利益或者小的糾紛而相互之間勾心鬥角、互相詆譭或漠不關心。不要怕教師之間和諧的人際關係不會被學生知道,他們都有一雙明亮而敏感的眼睛,來自於教師的每一點燦爛的美好都會被他們盡收眼底。
其次是教師要主動把自己的交往風格展示給學生,包括與學生日常交往時平等的交往態度和平等的交往氛圍。前者要求教師在與學生交往時,情感上是真誠而信任的,態度上是平等而友好的,行為上是自尊而尊重學生的,不能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強人所難或者輕描淡寫、敷衍了事;後者要求教師在做到與學生交往“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同時,還要在班級內加以引導,使師生、生生之間,尤其是生生之間建立起民主的平等交往氛圍,避免出現少數學生的唯我獨尊現象影響班級整體交往氛圍,還要對那些不愛交往、不會交往的學生適當地給予交往必要性與交往藝術的指導,鼓勵他們積極交往。這裡,“幽蘭深谷”不是教師所需要的,也與謙虛無關;而“行為世範”卻是教師為人師表的職責所在,與智慧連理。
二
創設友好交往情境,矯正畸形交往
為全體學生創設友好的同伴協作交往情境,尤其是為那些有交往障礙的學生提供交往機會,使他們在真實的情境交往之中感受到交往的魅力與樂趣,掌握交往的知識與技巧,學會在平等的基礎上處理與協調各種關係,深刻反思與正確把握對自我的認識與評價,簡言之,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社會交往與社會行為能力的發展,併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做好積極的準備和奠定良好的基礎。
班級生活中,這種具有協作特徵的交往情境與活動是很多的。就協作主體來說,如同桌之間的協作、不同性格學生之間的協作、小組內部成員之間的協作、各種活動小組之間的協作等;就協作形式與內容來說,如各種大小集體之間的勞動競賽、體育競賽、文娛活動、興趣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既為學生搭建起相互交流、合作與展示自我才能的平臺,也為學生間的相互學習、互幫互助、取長補短、交流提高提供了寶貴的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會使學生在交往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要想達成共同目標、為了目標的實現――哪怕有時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實現各自的個人目標,也必須要齊心協力、各司其職。這樣,多次活動,多次合作,並長期堅持,必然會孕育出班級成員集體的責任感與團隊精神。在這種情況下,班級各成員之間的和諧人際交往即成為一種必然,部分學生的交往障礙即會逐漸消失,影響班級和諧的各種畸形交往亦會因無滋生土壤而遁於無形。
當然,因為思考與解決問題角度的不同,消除高中生班級交往障礙的方法還有很多,並不僅限於此。並且,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產生主因還是人的主觀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根據班級內學生交往的實際情況靈活組織活動,促進學生交往,幫助其化解交往障礙,又要引導學生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反思內省,提高心理素質與水平。這樣,就一定能夠化解學生的心理障礙,構建起和諧的班級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