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員工溝通技巧
領導和員工之間存在距離,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能否有效地對這個距離進行管理,會影響到領導者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那麼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一、讓員工對溝通行為及時做出反饋
溝通的最大障礙在於員工誤解或者對管理者的意圖理解得不準確。為了減少這種問題的發生,管理者可以讓員工對管理者的意圖作出反饋。比如,當你向員工佈置了一項任務之後,你可以接著向員工詢問:“你明白了我的意思了嗎?”同時要求員工把任務複述一遍。如果複述的內容與管理者的意圖相一致,說明溝通是有效的;如果員工對管理者的意圖的領會出現了差錯,可以及時進行糾正。或者,你可以觀察他們的眼睛和其它體態舉動,瞭解他們是否正在接收你的資訊。
二、對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語言
在同一個組織中,不同的員工往往有不同的年齡、教育和文化背景,這就可能使他們對相同的話產生不同理解。另外,由於專業化分工不斷深化,不同的員工都有不同的“行話”和技術用語。而管理者往往注意不到這種差別,以為自己說的話都能被其他人恰當地理解,從而給溝通造成了障礙。由於語言可能會造成溝通障礙,因此管理者應該選擇員工易於理解的詞彙,使資訊更加清楚明確。在傳達重要資訊的時候,為了消除語言障礙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先把資訊告訴不熟悉相關內容的人。比如,在正式分配任務之前,讓有可能產生誤解的員工閱讀書面講話稿,對他們不明白的地方先作出解答。
三、積極傾聽員工的發言
溝通是雙向的行為。要使溝通有效,雙方都應當積極投入交流。當員工發表自己的見解時,管理者也應當認真地傾聽。當別人說話時,我們在聽,但是很多時候都是被動地聽,而沒有主動地對資訊進行搜尋和理解。積極的傾聽要求管理者把自己置於員工的角色上,以便於正確理解他們的意圖而不是你想理解的意思。同時,傾聽的時候應當客觀地聽取員工的發言而不作出判斷。當管理者聽到與自己的不同的觀點時,不要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這樣會使你漏掉餘下的資訊。積極的傾聽應當是接受他人所言,而把自己的意見推遲到說話人說完之後。
四、注意恰當地使用肢體語言
在傾聽他人的發言時,還應當注意通過非語言訊號來表示你對對方的話的關注。比如,讚許性的點頭,恰當的面部表情,積極的目光相配合;不要看錶,翻閱檔案,拿著筆亂畫亂寫。如果員工認為你對他的話很關注,他就樂意向你提供更多的資訊;否則員工有可能把自己知道的資訊也怠於向你彙報。 研究表明,在面對面的溝通當中,一半以上的資訊不是通過詞彙來傳達的,而是通過肢體語言來傳達的。要使溝通富有成效,管理者必須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與自己所說的話的一致性。 比如,你告訴下屬你很想知道他們在執行任務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並樂意提供幫助,但同時你又在瀏覽別的東西。這便是一個“言行不一”的訊號。員工會懷疑你是否真正地想幫助他。
五、注意保持理性,避免情緒化行為
在接受資訊的時候,接收者的情緒會影響到他們對資訊的理解。情緒能使我們無法進行客觀的理性的思維活動,而代之以情緒化的判斷。管理者在與員工進行溝通時,應該儘量保持理性和剋制,如果情緒出現失控,則應當暫停進一步溝通,直至回覆平靜。
六、減少溝通的層級
人與人之間最常用的溝通方法是交談。交談的優點是快速傳遞和快速反饋。在這種方式下,資訊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被傳遞,並得到對方回覆。但是,當資訊經過多人傳送時,口頭溝通的缺點就顯示出來了。在此過程中捲入的人越多,資訊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資訊,當資訊到達終點時,其內容常常與開始的時候大相徑庭。因此,管理者在與員工進行溝通的時候應當儘量減少溝通的層級。越是高層的管理者越要注意與員工直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