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試時間的分配技巧
在考試的時候合理分配時間,爭取拿到更多的分數。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拿分的技巧以供大家學習。
考試的成功,紮實的知識與能力是基礎,而應試技巧則是其重要的技術保障。一些考生平時成績相當不錯,複習也十分到位,偏偏高考成績不盡如人意,原因就在於應試技巧方面的缺失。其中考試時間分配安排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1.“擠”
有效利用提前入場的十分鐘。高考一般規定可以提前十分鐘入場,考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先看看周圍,熟悉一下考場內的環境,消除陌生感;再做幾次深呼吸,儘快使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這樣就不必在考試時間內去適應和穩定,等於把考試的時間巧妙地向外延長,有效地保證了答題的良好心態。
在考試過程中,開考前五分鐘分發試卷,是氣氛最緊張的時刻。這時要想到:我早有準備,正是自我表現的良機。如此,往往能夠引起很好的連鎖反應。試卷到手,迅速填塗好姓名、准考證號等專案後,離正式答題尚有兩三分鐘的空閒。考生可以利用這一“空閒”迅速瀏覽試卷,瞭解一下全卷題目設定,各題的分值比例如何,並初步粗略擬定一個大致的答題時間分配方案,確定答題的戰略框架,要有全域性觀念。
通覽一遍試卷,做好兩件事:①明確哪些題目比較簡單,不需要繁冗計算就可以化解的。②哪些題目比較難,將它們分成兩類,一類是題型比較熟悉,容易上手的題目,一類是題型比較陌生,自我感覺一時難以突破的題目。通過通覽試卷初步瞭解試題的難易程度,可以有效克服“前面難題做不出,後面易題沒時間做”及“漏做題”的問題。若覺得試卷容易,應告誡自己:“我易人易,不可大意”,若覺得試卷較難,則應牢記:“我難人難,決不畏難”。這樣既可避免因粗心而漏做題目,也可防止“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開始答題了,可以先從容易的題目入手,進了“門”,再漸漸烘熱大腦,駕輕就熟,培養了良好的心態,就能得心應手。
2.“排”
高考的考試時間為定值,要想在如此有限的時間中取得好成績,必須合理安排時間。
1根據分值配置恰當的比例。
2根據難易安排時間的順序。基本原則是按“先易後難,先熟後生,先高分後低分”的原則依次答題,各部分試題總會有1~2道難題,千萬不要讓個別難題糾纏住。以物理學科為例:通常25~30分鐘時間解決選擇題,15~20分鐘解決實驗題,20~35分鐘解決計算題中的前3題,20~30分鐘解決最後2道計算題。
3.“省”
考場上,“一寸光陰一寸金”,巧用時間、節省時間無異於在掙分。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講速度:
答題速度宜求快,無疑是節省時間最有效的途徑。解題時一定要有的放矢,簡明扼要,切忌畫蛇添足,空談泛談。建議在考場上,可把手錶放在桌子上,經常注意把握時間,但也不要過於頻繁,做前面的容易題不要拖拉,做後面的難題也不要在一道題上用過多的時間。但又不能片面地追求快,欲速則不達!答卷時,必須在嚴把審題關的前提下“寧快勿慢”、“先快後慢”。題目說什麼、要我做什麼,都模糊不清,怎麼能做好題目,不僅不能節約時間,反而徒勞無功。
講準確:
處理好準和快的辯證關係。從心理活動的傾向上講,先前進行的心理活動影響後續的心理活動,習慣自己已經形成的思路去思考問題。一旦出錯,往往很難發現和糾正。所以,首先要求準,在準的基礎上求快。一遍成功,好像是慢了一點,但在慢中卻顯快。不要過多地依賴還有檢查這一關,如果草率從事,不但準確度難以保證,浪費時間,即使檢查也難以發現錯誤。
講方法:
答題不僅要做到思路清晰、優化方法,在推導、演算準確的前提下,做適當的選擇,儘可能選擇簡便快捷的方法。但又要注意,若一時找不到理想的好方法,也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刻意去求簡,而要努力做到自然,得心應手。
講運籌:
在應試的時間運籌上,應該防止前鬆後緊。以免做不完試題,或來不及檢查。比如:5分的小題佔用了20分鐘、14分的大題只剩10分鐘等現象都是應試技巧上的誤區,須慎之又慎。有些題目,你若一個一個地仔細推敲各個選項,過於費時費力,而用排除法、逆向思維法則很快可以一舉中的。做材料題時,你若先閱讀大段大段的材料,再看問題,然後再回過頭來讀材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方法。而若先看問題或邊看問題邊讀材料,則主旨明確,耗時大減,事半功倍。
講對策:
如果一上來就碰到難題,可以暫時放一放,用鉛筆做好記號,免得把這道題給忘記了。如果做到一半遇到了難題,這時可以在座位上伸個小懶腰,閉上眼睛轉一下脖子,平靜自己的狀態,回過頭再來看這道題,說不定就有靈感了。如果遇到了解不開的難題,而交卷的時間又快到了,千萬不要盯住不放,告訴自己我已經盡力了,我覺得難,大家都會覺得難。然後以平靜的心情,再去看看其他的題目,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講細節:合理運用草稿紙,對時間的利用上,也有重要的作用。草稿紙的運用,應注意以下幾點:在草稿紙上的操作,字型要適當的小一些,“戰線”不要拉得過長,以免首尾不相顧。草稿紙上的字跡要清楚,標上題號,以備自己檢查時用,做到有的放矢,一目瞭然。選擇題也應儘量在草稿紙上寫出簡單的論證過程。在草稿紙上做好後,應立即抄到正式卷子上,謄寫一定要準確無誤,以防功虧一簣。
4.“挪”
高考前經過多次摸底、模擬、市檢測、多市聯考、考前適應等等的大型考試,大家對高考的試卷試題分佈都較為熟悉,考試的時間分配也有了一定方案。但這些畢竟不是高考,高考試題總會有新材料、新情境、新設計,體現了課改、教程、方法與探究能力的考查,並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些都決定了高考試題會有一定的變數,故考場上要靈活挪動時間,不能按照自己的習慣,要有針對性地挪動時間,使之更加合理與完善。比如:2007年江蘇高考物理試題,難點比較分散,而不是集中在最後1~2道題。6道計算題只有前2道相對容易一些,後4道都比較難。還有最後兩道題的先後排列不是很科學,第19題考生容易上手一些,但排在最後,考生來不及做到。還有第19題是近兩年複習資料上的一道陳題,未作變動搬上高考卷。這就要求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學會放棄,選擇能得分的來做,充分發揮時間的效益。遭遇難題時,若屢試不爽,則乾脆跳過去。試想想,一道15分的題目,你花了半個多小時才解答出來,即使正確,而因為你已付出了全場考試四分之一的時間,卻只得到了總分的十分之一的回報,實在是得不償失,這時候,說不定你已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方寸大亂了。
總的來說,臨場發揮,需要時間合理安排與統籌兼顧的策略。只要不倒扣分,嘗試回答所有問題,不留空白,留出5~10分鐘的檢查時間。
5.“拼”
考試中,要有自信心,有頑強的拼搏精神。時間雖緊,但不能慌忙緊張,導致自己處於無序狀態。我們要與時間賽跑,讀題、做題、檢查環環相扣,順暢自然,不留有任何不必要的空當,爭分奪秒,達到時間效益的最大化。在預留檢查的時間裡,不能匆匆瀏覽,搞形式。其實,在高考這樣高度緊張的氛圍中,大腦往往會同你開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使你易犯一種低階錯誤,如2+2=5;或者心裡知道該選A的,偏偏神差鬼使地將C填了上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寧可少做一道沒有把握的題目,也要擠出時間把做完的試題複查一遍,以免煮熟的鴨子飛了。所以一定要“拼”時間,完成考試的各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