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分配高考語文考試時間

  怎麼去合理分配高考語文考試時間呢?語文備考需要細緻周密,未雨綢繆,尤其在考試時間的合理調配方面需要做好準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合理分配高考語文考試時間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語文考試時間分配技巧1:第I卷***共42分***

  第一大題 語言知識題***1-6題******18分***

  由6個選擇題組成,題型穩定,平時訓練也多,基本套路考生是熟悉的,在審題清楚的前提下,時間一般用10分鐘左右為宜,一時不能確定的,留待作文之後再答,但要做好標記,避免漏答。

  第二大題 科學類文章閱讀***自然科學類或社會科學類******7-10題******12分***

  本題主要考察考生領悟新知的能力,文段變化較大,但命題模式特別是設定誤區的套路很少變化。考生如能在平時的訓練中熟知命題者的套路,則可大大減少答題時間。此大題時間應在10-15分鐘內完成。

  第三大題 文言文閱讀***11-14題******12分***

  材料多為短小的傳記,記述的是傳主的為官、為人、事君、待人接物之道,考生應首先對此心中有數。解答時可先掃讀前3題,大致清楚要考察那些詞句;較細緻的閱讀第4題,以作為理解文段的參考;然後閱讀文段,解答問題,可以加快速度,減少失誤。此大題用時宜在15分鐘左右。

  高考語文考試時間分配技巧2:第II卷***共108分***

  第四大題 包括3道小題***15-17題******18分***

  第15題 文言文翻譯***8分*** 該題應首先把握住原文中的考查點:哪幾個關鍵詞、什麼句式等,然後採用直譯,直譯不通則適當意譯。

  第16題 古詩詞鑑賞***6分***該題可先讀題幹,帶著問題讀材料,一時不能完全理解,可以考慮這首詩的型別,藉助同類型作品尤其是教材中出現的作品加以分析。

  第17題 名篇名句默寫***4分***該題用時最多2分鐘,即使有一兩句寫不出,也不可因小失大。

  整個第四大題用時宜在10-15分鐘。

  第五大題 現代文閱讀***18-22題******18分***

  解答此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先讀材料,自己對材料進行分析歸納,再看題做題;另一種是先通讀題目,再讀文段。 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前者不易受到題目的誤導,但用時較多;後者解題較快,但易被題幹中的陷阱誤導。採用何種方式,應因人而異,並在平時訓練中摸索比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完成此大題用時宜在10-15分鐘。

  第六大題 語言運用題***23-25題******12分***

  該大題可能包括擴寫、壓縮、仿寫、改錯、根據要求寫段落或句子等,都是平時聯絡較多的。在考場上關鍵是要審清題幹要求,避免偏差。

  此大題用時10分鐘左右。

  第七大題 作文***26題******60分***

  作文時間要確保55分鐘,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審題立意,並列好提綱,然後用40分鐘左右的時間行成文字。作文要力避扣分點:缺題扣2分,字數每少50字扣1分,錯別字或文面髒亂扣分,不完篇扣分等。網上閱卷,做文書寫以清晰、整潔為原則。字不宜過小或大而潦草,或用力過輕;如有寫錯處,字少可用橡皮擦,字數多最好用直尺比在上面劃一橫線,不允許用其它方式誇大暴露問題。留下3到5分鐘做全卷的檢查,不要輕易改動選擇題答案。

  高考語文文言文答題指導

  針對文言文閱讀試題多以敘述性文字為主的特點,在進行整體性閱讀時,要用心去查詢文中的人和事,儘量把文中下列相關的內容圈點出來:人有幾位,如何稱謂;主角是誰,與他人關係怎樣;事有幾件,由幾人所幹;事件關係,有何意義,大體分分層次。接著審清題目,帶著這些問題再去研讀文段,不在無關處糾纏,要在緊要處下工夫。

  1.文言實詞的理解:堅持“詞不離句”的原則。利用字與字、詞與詞的結構特點。採取由彼到此的聯想方式,迅速理解詞義。選項中給出的解釋,可代入句中,結合上下文,反覆印證。另外要特別注意詞的多義、詞的活用、詞的古今異義、通假、詞的偏義等文言現象。平時我們積累的一些成語中個別語素的解釋,有時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示,也要為我所用。

  2.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以理解句意為前提,根據詞在句中的位置化虛為實,斷定詞性和用法。

  3.“篩選資訊”和“把握文意”:這是文言文閱讀的最後兩道題。要注意整體把握。尤其最後一道“把握文意”題,該題四個選項的設定。大多是按原文內容先後順序排列的,往往選不恰當的項,這既對理解全文有幫助,也為解前面的題提供了有效的資訊。此處宜稍放慢速度,力爭做正確,做完後,回過頭來檢驗前面幾個題的正誤。

  答題技巧:

  1.要學會圈圈點點,因為第I卷使用答題卡,圈點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劃一劃。

  2.要先讀文言文的最後一題,即內容的概括分析題。這個題實質上可稱為“文言文的白話譯文”,它對人物、對全文內容、對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瞭。所以先讀了此文。就相當於讀了譯文之後。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3.要藉助原文推斷詞義。不要想當然,要調動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儲備。

  4.文言文的翻譯,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後面的句子自然會水到渠成。

  5.除了常見的文言實詞以外***大綱規定的120個***,還要在考前看一看課本中註釋的其他文言實詞,只看註釋即可。

  6.文言虛詞要在“而、與、乃、其、所、為、焉、以、因、於、則、之”等常用詞語上,再複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