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颱風災害的主要措施

  中國東南沿海是世界上受颱風影響侵襲最多的國家,平均每年有8.9個颱風登陸。那麼你知道有哪些嗎?以下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1、未雨綢繆。在家拉築“安全網”。住在樓房中的居民,在臺風到來前應檢查一下門窗是否牢固,並及時關好窗戶,取下懸掛物,收起陽臺上的東西,尤其是花盆等重物,加固室外易被吹動的物體。此外還要留意媒體釋出的颱風訊息,採取預防措施。檢查電路、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颱風來臨前應準備好手電筒、收音機、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藥品等,以備急需。如果家中有病患,還要準備好必需的藥品,如常用的抗菌藥物,感冒藥和面板病、眼病及外科常用藥等。特別是家中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病人,應準備好相應藥品。

  2、主動避險。當颱風來臨時,大部分市民會安靜地待在家裡。對一些因各種原因留在單位或外出辦事的人來說,颱風天裡,更要注意安全。很多意外都發生在剎那間,所以我們的第二個小錦囊專門針對這些颱風天裡外出的人。

  3、危險地帶莫逗留。颱風襲來時,切勿在玻璃門窗、危棚簡屋、臨時工棚附近及廣告牌、霓虹燈等高空建築物下面逗留,每年臺風中被砸傷的案例都有發生。此外,儘量避免在靠河、湖、海的路堤和橋上行走,以免被風吹倒或吹落水中。

  3、及時撤退保安全。颱風來前,住在低窪地段部分居民就會轉移。轉移時除了要保管好家裡的貴重物品外,還要帶上隨身的日用品,多準備點衣物和乾糧很有必要,免得不夠用重新返回家中,發生危險。如果家裡地勢較低,轉移之前還要墊高櫃子、床等傢俱,把大米、蔬菜等放在高處。

  4、防疫救災。颱風過境後,並不等於危險完全解除。這時,很多人因為掉以輕心而導致危險發生,特別是在一些地質災害易發地段。還有,災後的食品安全也不可忽視。第3個安全小錦囊,就是提醒市民注意災後安全的。

  5、地質災害點莫去。颱風過境,常常會帶來大暴雨,暴雨容易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如果你家住在地質災害易發地區或已發生大暴雨地區,就要更加註意了。災後出門,特別是去山區,一定要事先了解路段情況,如遇到溪谷水量暴漲而沖斷橋樑、或因塌方而不能通行的,一定要等危險解除以後再前進,千萬不要貿然進山。

  6、不要擅自返家園。當颱風訊號解除以後,要在撤離地區被宣佈為安全以後才可返回。回家以後,發現家裡有不同程度的破壞,不要慌張,更不要隨意使用煤氣、自來水、電線線路等,並隨時準備在危險發生時向有關部門求救。

  7、災後消毒很重要。颱風過後,防疫防病、消毒殺菌工作要及時跟上。市民一定要喝經過消毒處理的水,不要用未經消毒的水漱口、洗瓜果和碗筷,不吃生冷變質的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飯前便後要洗手。及時清除垃圾、人畜糞便和動物屍體,對受淹的住房和公共場所要及時作好消毒和衛生處理。

  颱風引發災害

  1、暴雨災害。

  颱風暴雨具有來勢猛,強度大,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的特點,極易造成澇災。短時間高強度的降水可引起嚴重地質災害,江湖氾濫、水庫崩潰,沖毀道路,造成交通的中斷、水電供應中斷,工廠、民居損毀和人員傷亡等。颱風暴雨及其造成的滑坡、泥石流是颱風造成較多人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狂風災害

  颱風挾帶狂風不僅來勢凶猛,且持續時間較長,造成破壞力極大。颱風大風及其引起的海浪可以把萬噸巨輪拋向半空,攔腰折斷,也可把巨輪推入內陸;在陸上臺風可拔樹倒屋,引起巨災。

  3、風暴潮災害

  颱風登陸如遇農曆月初或月中兩次天文大潮,會造成比暴雨和狂風更為嚴重的風暴潮災害,它可淹沒島嶼、沖毀堤防、湧入內陸,可使數十萬人瞬息之間慘遭滅頂之災。

  颱風預防的觸電的急救措施

  一是儘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注意遠離電力線路,並注意人體上空的情況。

  二是不要赤腳涉水,路面積水容易導致斷落的電力線路和伏設在地底下的電力線路向水中送電。

  三是地面上的電器裝置和插座要事先斷開電源,修理或清理被水淹的電器裝置前要確認已經斷開電源。

  四是電器裝置尤其是機床的金屬外殼要做好接地保護。

  五是不要貪圖一時的方便,私拉亂接自備機組電源線。

  六是不要為了節省,而使用已經破損的插頭。

  七是發現觸電事故時,不要用手去拉觸電者,要使用乾燥的絕緣物體移開電源或觸電者。此外,家裡要常備驗電筆和絕緣鉗,檢查或修理家用電器時要先驗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