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預防颱風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颱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災害性天氣系統,颱風多發於夏秋季節。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公司預防颱風的主要措施,一起來看一看吧。

  公司預防颱風的主要措施

  1、颱風來臨前

  ***1***要弄清楚自己所處的區域是否是颱風要襲擊的危險區域。

  ***2***要了解安全撤離的路徑;以及政府提供的避風場所。

  ***3***要準備充足且不易腐壞的食品和水、手電筒、藥品、蠟燭、防裂膠帶等。

  2、颱風到來時

  ***1***要經常收聽電臺、電視以瞭解最新的熱帶氣旋動態。

  ***2***提醒家長保養好家用交通工具,加足燃料***以備緊急轉移***。

  ***3***提醒家長檢查並牢固活動房屋的固定物;檢查並且準備關好門窗。

  ***4***如果你家居住在移動房、海岸線上、小山上、山坡上容易被洪水***或泥石流***衝的房屋裡,你要時刻準備著撤離該地。

  3、颱風襲擊時

  ***1***聽從當地政府部門的安排。

  ***2***如需離開住所,儘快到避災安置場所,並且儘量和朋友、家人在一起。

  ***3***無論如何都要離開移動房屋、危房、簡易棚、鐵皮屋;不能靠在圍牆旁避風,以免圍牆被颱風颳倒引致人員傷亡。

  ***4***千萬別為了趕時間而冒險趟過湍急的河溝。

  4、颱風訊號解除後

  ***1***要堅持收聽電臺廣播、收看電視,當撤離的地區被宣佈安全時,你才可以返回該地區。

  ***2***如果你遇到路障或者是被洪水淹沒的道路,要切記繞道而行!要避免走不堅固的橋;不要開車進入洪水爆發區域,留在地面堅固的地方。

  ***3***那些靜止的水域很有可能因為地下電纜或者是垂下來的電線而具有導電性。

  ***4***要仔細檢查煤氣、水、以及電線線路的安全性。

  颱風的概念

  公眾通指的“颱風”,專業的稱法應為“熱帶氣旋”。通指發生在熱帶地區急速旋轉的低壓渦旋。按世界氣象組織規定,熱帶氣旋按其中心附近的2分鐘平均最大風力等級***以蒲氏風級表示***區分為不同的強度。不同強度的熱帶氣旋具有不同的名稱,由弱到強依次為: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可見,專業術語中的“颱風”涵義遠比公眾通指的要窄。

  根據《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準*** GB/T19201-2006 *** , 熱帶氣旋分為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六個等級。

  颱風的預兆

  天氣要轉變之前都是會有預兆的,颱風要來之前也不例外。在夏季我們大多受到太平洋高氣壓影響,吹著多半是偏南的風,風力微弱,當颱風接近時,最外圍環流首先會到達,此時影響臺灣地區的風向就會由原先的偏南風轉為偏北風,而且在臺風外圍因有下沉氣流的關係,因此在臺風來臨前兩至三天能見度往往會變得很好,遠方的山啦樹啦都能清楚的看出。另外颱風來臨之前最外圍下沉氣流區會先行到達,對午後流雲包不易發展雷雨就會停止,夏季若到山區登山數天時發生這種現象更應提高警覺。

  颱風來臨前兩、三日由於吹起偏北風,海陸風的情況會變的不明顯,而在臺風要來襲前兩三天,太陽下山沒入地平線時在西方地平線下會發出數條紅、藍相間的放射狀光芒,這種現象稱之為反暮光。

  在雲層部分:當高空出現捲雲,且慢慢增厚為卷層雲,雲層逐漸降低,這就表示某一地臺風正在接近,颱風若逐漸靠近,則驟雨忽下忽停且頻率越來越高,這也表示颱風距離臺灣很近即將侵襲臺灣,此時若還在山區要儘速下山。

  而就海邊而言:夏季風力很微弱海浪也很小,若遠處有颱風接近,颱風所引發的長浪便會先行傳到海邊,在東部沿海地區夏季出現颱風接近時經常可見長浪,因此千萬不要靠近海邊觀浪以免危險。

  颱風的形成

  颱風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條件:

  1***廣闊的暖洋麵,海水溫度在26.6°C以上,提供熱帶氣旋高溫、高溼的空氣,

  2***對流層風速的垂直切變小,有利於熱量聚集,

  3***地轉引數f大於一定值***緯度大於5°的地區***,有利於形成強大的低壓渦旋,

  4***熱帶存在低層擾動,提供持續的質量、動量和水汽輸入。

  生成颱風的條件是大規模的高溫潮溼空氣。又熱又溼的空氣大量上升到高空,凝結成雨,並釋放出大量熱能,在溫度高的海域內,大氣發生擾動,大量空氣開始往上升,使地面氣壓降低,這時上升海域的外圍空氣就源源不斷地流入上升區,又因為地球轉動的關係,使流入的空氣像車輪那樣旋轉起來。當上升空氣膨脹變冷,其中的水汽冷卻變成水滴時,助長了低層空氣不斷上升,使中心氣壓很低,大量空氣向低壓區彙集的氣旋中心。它一邊靠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轉,一邊隨周圍大氣向前移動。在北半球熱帶氣旋中的氣流越靠近熱帶氣旋中心,氣壓越低,風力越大。發展強烈的熱帶氣旋的中心卻是一片下沉氣流,表現為風平浪靜的晴空區,這就是所謂的颱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