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小麥種植分佈區域面積多廣

  小麥是三大谷物之一,在世界上廣泛種植,那麼世界小麥種植的分佈區域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世界小麥種植分佈區域,一起來看看。

  世界小麥種植分佈區域

  1.美國

  美國是世界小麥主產國之一,由於小麥種植效益比玉米和大豆低,自1997年美國小麥種植面積連續7年下滑,目前已由1997年的254萬hm2下降到185萬hm2,產量由1997年的6754萬t下降到2002年的4406萬t。但目前,美國仍是世界第一小麥強國。

  美國小麥按種植季節可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其中冬小麥種植面積佔70%-80%,不論是種植和收穫時間,還是冬春小麥比例都與中國相差不多。根據最終用途,美國將小麥分為五大類:硬紅冬、硬紅春、軟紅冬、白麥和杜倫小麥。

  2.加拿大

  加拿大小麥播種面積為100萬-133萬hm2,主要集中在馬尼托巴、薩斯喀徹溫和阿爾伯特三省。春小麥佔80%左右,硬粒小麥佔15%~20%,冬小麥僅佔3%-4%o小麥單產水平不高,僅為2250kg,冬小麥產量相對較高,也只有3600kg。小麥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播種,8月下旬即可收穫。絕大多數為春小麥據溫尼伯湖6月21日訊息,加拿大小麥局Canadian Wheat Board週一稱,今年春季的潮溼天氣令西加拿大農戶僅完成計劃播種面積82%的小麥種植工作。---9月28日訊息:據行業人士稱,八月底和九月初的大雨耽擱了西加拿大的小麥收割工作, 其機械化程度較高,從播種到施肥、施藥、收穫小麥都是使用機械裝置。一般以家庭農場經營為主,每戶的經營規模,在東部地區平均為80hm2,在西部的草原省平均為300hm2。

  加拿大雖然不是一個重要的小麥生產國,卻是一個重要的小麥出口國。在收成好的年份,小麥產量也只有3000多萬t,但由於加拿大人口少,可將小麥產量的60%以上用於出口貿易,在全球約1億t小麥貿易中,加拿大佔20%左右,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加拿大谷物主產區主要分佈在草原三省:阿爾伯達alberta、薩斯喀徹溫saskatchewan、 曼尼託巴manitoba。佔全國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其三省省府分別為埃德蒙頓、里賈納、溫尼伯。  加拿大大平原小麥作物收割期一般為7月底-----10月結束。綜合媒體8月22日訊息,上週加拿大大平原小麥作物收割完成7%,但仍落後於預期。正常的7月底開始收割。截止到9月7日,薩斯喀徹溫州春小麥收割工作完成了48%。據溫尼伯10月17日訊息,加拿大小麥局CWB週一在周度報告中公佈,加拿大宣佈穀物和油籽作物的收割已經完成99%。

  3.澳大利亞

  小麥是澳大利亞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每年大約種植1200~1400萬hm2,總產佔世界小麥總產的3%。每年5至7月上旬播種,10月至來年1月收割。但由於澳大利亞乾旱、半乾旱地區佔70%以上,灌溉面積很小不足4%,而且幾乎不使用任何肥料,因此,小麥單產很低,全國小麥平均產量在正常年份只有1500~1800㎏,最高年份也只有2250㎏。澳大利亞大約有4萬個農場以種植小麥為主,基本上以家庭經營為主,平均規模為900hm2,實行一年一作,而且有相當面積的土地休閒。最新:2015/16年度澳大利亞小麥產量預計為2550萬噸,

  澳大利亞是一個典型的貿易國,大約80%的小麥用於出口,每年出口量為1000萬~1200萬t,佔世界貿易量的10%,為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之一。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小麥收穫季節正是大多數產糧國的淡季,所以澳麥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具有季節性優勢。

  澳大利亞極其重視小麥的質量。其控制措施為:第一,新品種選育,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從親本選配、各代選拔與鑑定過程中均採用較嚴格的控制手段和措施。第二,新品種推廣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每年都要根據試驗所得的資料資料公佈一次小麥品種推薦名單和各品種的質量分析結果,供種植者選擇。第三,嚴把收購質量關。收購的小麥至少要經過3次嚴格的質量檢驗。保證質量的另一個關鍵是倉儲條件;從港口到基層收購站都採用標準化的金屬倉庫,架離地面,嚴格封閉,並撒施防蟲劑。

  4.法國

  小麥是法國第一大類農作物,其種植面積佔糧食作物的50%,小麥產量居世界第五位。法國種植的小麥幾乎全部是冬小麥,播種時間一般在10月15日至11月15日間,收穫季節在翌年的7~8月間。法國小麥顏色為橙黃色,幾乎沒有白色小麥。由於氣候適宜,法國小麥的產量很高,平均為480kg/hm2左右。

  法國是世界第四大小麥出口國和最大的麵粉出口國,也是歐盟最大的小麥生產國和出口國。以1999年為例,法國小麥產量3600萬t,出口小麥和麵粉1700萬t,約佔歐盟小麥出口量的50%。儘管法國小麥的質量無法與美國和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的麵包麥相抗衡,但由於法國小麥價格比美國小麥每噸至少便宜40美元,亞洲進口商逐漸放棄價格高昂的美麥和澳麥,而以法國小麥作為替代。

  歐洲的產量依次為法國、德國、英國、波蘭。

  5.印度

  近幾年來,印度小麥種植面積變化不大,但單產增加較大,產量已由1995年的2250㎏/hm2增加到2002年的2775kg/hm2,總產由6577萬t增加到7181萬t,增加了600多萬t。2002年總產達到7637萬t,總產僅次於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二小麥大國。最新幾年印度小麥產量達9000萬噸左右。

  印度冬小麥的播種通常於10月開始,並在11月和12月上半月加速進行。 印度小麥收穫通常始於三月底或者四月份的第一週。印度小麥出口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1985—1988年印度共出口小麥128萬t,突然下降到1.3萬t,2000年出口量增加到81萬t,2001年和2002年猛增到300萬t左右。印度小麥出口以飼用為主,主要出口國家包括韓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及中東地區。

  6. 非洲小麥主產國依次為埃及、摩洛哥、南非。

  另據:國際穀物理事會調降2011/12年度全球小麥產量至6.67億噸。

  最新:根據《99期貨》報導,據美國分析機構Informa經濟公司釋出的報告稱,2014/15年度4月到次年3月全球小麥產量預計為7.089億噸,低於早先預測的7.099億噸,上年為7.137億噸。2010年前

  Informa預計2014/15年度美國小麥產量為5330萬噸,略低於早先預測的5360萬噸,上年為5800萬噸。加拿大小麥產量預計為2830萬噸,低於早先預測的2930萬噸,上年為3750萬噸。澳大利亞小麥產量預計為2680萬噸,低於早先預測的2780萬噸,上年為2700萬噸。印度小麥產量預計為9900萬噸,低於早先預測的1.03億噸,上年為9350萬噸。

  不過Informa將歐盟28國小麥產量預測值上調到了1.463億噸,高於早先預測的1.445億噸,上年為1.433億噸。巴西小麥產量預測值上調到了740萬噸,高於早先預測的690萬噸,上年為550萬噸。阿根廷小麥產量預測值上調到了1380萬噸,高於早先預測的1300萬噸,上年為1000萬噸。

  Informa預計2014/15年度中國小麥產量為1.249億噸,高於早先預測的1.235億噸,上年為1.217億噸。

  Informa維持俄羅斯小麥產量預測值不變,仍為5100萬噸,上年為5210萬噸。哈薩克小麥產量預測值不變,仍為1450萬噸,上年為1390萬噸。巴基斯坦小麥產量預測值不變,仍為2450萬噸,上年為2400萬噸。

  據歐盟委員會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4年歐盟28國軟小麥產量預計為1.375億噸,與早先的預期一致,也比上年增長1.9%。

  歐盟委員會還預計2014年歐盟大麥產量為5590萬噸,高於早先預期的5530萬噸,不過比上年減少5.9%。

  世界小麥產量和種植面積

  小麥的世界產量和種植面積,居於栽培穀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麥種植最廣,佔全世界小麥總面積的90%以上;硬粒小麥的播種面積約為總面積的6~7%。生產小麥最多的國家有蘇聯、美國、加拿大和阿根廷等。

  小麥 1990—2000年世界小麥播種面積年均為2.2億hm2,佔世界穀物總面積的32%左右,年均產量為5.7億t,約佔世界小麥總產量的29%。世界小麥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俄羅斯、印度、阿根廷等十幾個國家,這些國家的小麥播種面積和產量大約佔到了世界小麥面積和總產量的70%左右。 水稻 1990—2000年全世界水稻播種面積年均為1.5億hm2,約佔世界穀物總面積的22%,稻穀年均產量為5.59億t,約佔穀物總產的28%。水稻是世界上種植範圍最廣泛的作物之一,全世界有110多個國家種植水稻,其中亞洲水稻的種植面積佔到了世界水稻面積的90%左右。主要生產國家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泰國和越南等。

  種植小麥的方法

  一、選用優良品種,實行區域化種植

  近幾年,本地小麥品種多、亂、雜現象比較嚴重,影響了小麥產量的提高。因此,今年秋種,各地應在選好優良品種的前提下,實行區域化種植。強筋小麥應以濟麥20、淄麥12、菸農19等為主;中筋小麥要以濟麥19、萊州95021、山農664、泰山21號、邯6172、汶農5號、臨麥2號、山農優麥3號等為主,示範種植泰山008等;旱地主要推廣山農優麥2號、菸農19號、菸農18號、魯麥21號等;稻茬麥和晚茬麥可選用適於晚播早熟的萊州95021、魯麥21、魯麥15、魯麥20、金鐸1號等。

  二、增加肥料投入,配方施用化肥

  肥料是小麥增產的物質基礎。近幾年,受糧價偏低影響,農民對麥田投入減少,特別是有機肥用量嚴重不足,重氮肥輕磷肥忽視鉀肥的現象比較普遍。再加上今年夏、秋兩季雨水充足,秋季農作物收成好,地力差。因此,今年秋種要增加肥料投入,特別要增施有機肥。一般要求高產田畝施有機肥3000—4000公斤,中低產田2500—3000公斤。高產田要控氮、穩磷、增鉀、補中微,氮磷鉀配比為1:0.6:0.5—0.7,並根據土壤養分狀況,補充硫、矽、鈣、鋅、硼、錳等中微量元素。一般畝施碳銨80—90公斤、過磷配鈣50公斤、氯化鉀17—20公斤、微肥0.5—1.5公斤。有機肥、磷、鉀肥和微肥全部底施,氮肥40%作基肥,60%作追肥。中產田要穩氮、增磷,適當施鉀,氮磷配比為1:0.75。一般畝施碳銨60—80公斤、過磷酸鈣40—50公斤、氯化鉀10—15公斤,微肥0.5—1公斤。氮肥60—70%作基肥,其餘追施。低產田要增氮增磷,氮磷比例為1:1。畝施碳銨50—60公斤、過磷酸鈣40—50公斤,可採用“一炮轟”施肥法。

  三、提高播種質量,確保一播全苗

  1、擴大機耕機耙面積,精細整地。近年來,我地大部分麥田耕層偏淺,一般不足15釐米,土壤板結嚴重,影響了小麥的根系發育和小麥產量。特別是今年降雨量大、土壤墒情好,給深耕鬆土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今年秋種,各地要充分發揮大中型農業機械的作用,儘量增加耕翻深度,努力擴大深耕面積。秋作物收穫後要抓緊機械耕翻,蓄水保墒。要按規格作畦,畦的大小要根據水澆條件、地力和耙播機具靈活確定,一般大畦3米,中畦2米左右,小畦1.5米左右。同時,要大力推廣間作套種技術,解決好其他作物與小麥爭地的矛盾,穩定小麥種植面積。

  2、把好播種質量關,確保一播全苗。墒情、播期、播量是影響小麥播種質量的三個關鍵因素,因此,要因地制宜,靈活掌握,把好播種質量關。一要足墒播種。小麥出苗的適宜土壤相對溼度為70—80%。二要適期播種。溫度是決定小麥播種的主要因素。播種適期在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8—14℃,冬前壯苗積溫要求570—650℃。我市小麥適播期一般在9月下旬末—10月上旬。近幾年,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和小麥主栽品種的改變,小麥適宜播種期應較以前推遲5—7天。三要適量播種。小麥的適宜播種量因品種、播期、地力水平等條件而定。四要精 細播種。無機播條件採用耬播或開溝播種的都要儘量淺播,均勻下種。

  3、搞好播前種子處理。播前進行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是防治小麥苗期病蟲為害,確保 苗全、齊、勻、壯的有效措施。近幾年,我市紋枯病發生普遍,並常與全蝕病、根腐病混合 發生,為害日趨嚴重。播種前可用2%立克秀按種子量的0.1—0.15%拌種;或20%粉鏽寧乳油50 毫升,對水2—3公斤拌麥種50公斤。防治地下害蟲可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環磷 乳油,按種子量0.2%拌種或用50%辛硫磷100毫升對水2—3公斤,拌麥種50公斤,堆悶2—3小 時播種。

  4、積極試驗示範小麥壟作栽培技術。該項技術是在施足基肥、深耕耙透、精細整地的基 礎上,按壟距60—80cm、壟寬30—40cm、壟高15—20cm要求起壟,把小麥種在壟上,每壟上 播2—3行小麥,小行距15—20cm,播量同畦播。這種栽培方式具有節水、省肥、抑病、抗 倒、改善品質、增產增效等優點,一般增產10%以上,並便於田間管理和麥田套種作業,有利 於套種作物幼苗健壯生長。

  秋種結束後,各地要及早進行查苗補種和疏苗移栽,確保苗全、齊、勻、壯。


猜你感興趣:

1.小麥種植技巧

2.世界小麥種植分佈特點

3.世界小麥種植面積

4.我國小麥種植的區域有哪些

5.我國種植業主要分佈在哪裡

6.我國春小麥種植區的分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