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的儒家精神
中國的茶文化中含有豐富的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庸”與茶不可分割。中國“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學思想強調適度原則。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儒家的“中和”哲學
“中和”是儒家的一個極重要的思想,儒家經典著作之一《中庸》第一章解釋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揭示了“中”與“和”的內在本質及其關係。“中和”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部分,朱熹《中庸章句》註釋:“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此中之“庸”言之平常,卻難以真正落實。但它是中國人的人生大道。
孔子甚至把中庸作為一種君子人格。《中庸》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孔子把這種作為君子修身立命的宗旨。所謂中庸之道其實質用馬克思主義三大基本理論中的質變與量變的關係來說就是“適度原則”。穩中求進,不急不躁。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指的都是對中庸之度的把握。可見,從“喜怒哀樂之未發”的“中”,到“發而皆中節”的“和”,此中的情與理,代表著中國精神的一種處事為人之道。
“和”字一“禾”一“口”代表一種自然規律。據郭沫若考證,“和”之本義為樂器,係一種古樂器的形象,後引申為和聲之義,和古“樂”字的演化相似。這無疑使“和”字之義由標示具體之物變成一種具有精神意義的審美認識。“中和”作為美學觀念,它也是陰陽五行思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孔子及其後儒,把“中和”思想推及到社會各個領域。儒家提出的禮序人倫,樂移風俗,也就是音和—心和—政和的邏輯。
二、中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精神
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專指其“精神財富”部分。[1]我們在這裡用的是狹義的概念。中華茶文化源於先秦的儒家思想,它以道德修養為中心,以茶的高雅優美物性為基礎,以傳統的茶藝為表現形式,融茶、道德、藝術於一體,具有真善美的文化品性。唐朝的柳宗元、白居易,宋朝的朱熹等儒士們常能使人超然物外,遠離世俗功賦詩談論茶與修身養性的關係。使人達到一種“清靜和樂”的感覺。如陸羽《茶經》“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
自古文人墨客皆愛飲茶。白居易詩云:不寄他人先寄我,因緣我是別茶人”。茶者應是 具有儉樸美德之人,陸羽已對飲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喝茶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滿足生理需要的解渴了。茶文化中的“中和”精神在陸羽《茶經》中體現了這一點,如《茶經》中強調選水要選緩流的活水,反對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飲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僅作“暖盞”之用,並不飲用,第二次的茶湯才是最佳之“至味”,飲茶的量也強調適度。飲茶人通過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達到一種“和”的最高境界,這就是茶道。飲茶的全過程貫穿著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達到通過茶道,營造出社會和諧穩定、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空間。
唐末劉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可見,早在唐代就已經喝茶有道了。可以將劉貞亮提出的茶德視為以唐代詩僧、茶人皎然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三飲便得道”和“孰知茶道全爾真”句中之“道”和“茶道”的詮釋和充實。
對應於日本茶道之“和、敬、清、寂”從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就傳入日本,到宋代,日本開始種植茶樹,製造茶葉。但要一直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與朝鮮茶禮之“清、敬、和、樂”朝鮮與中國山水相連,自古關係密切,中國儒家的禮制思想對朝鮮影響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鮮茶禮之中,形成“中正”精神,已故的浙江農業大學茶學專家莊晚芳教授提出中國茶德應是“廉、美、和、敬”。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日本茶道、朝鮮茶禮還是中國茶德,其基本精神中都有一個“和”字。由此可見,“和”乃茶道精神的核心。[2]
茶道精神之“和”,亦源於茶葉的自然品性。裴汶《茶述》指出,茶葉“其性精清,其味浩浩,其用滌煩,其功緻和。參良品而不混,越從飲而獨高。”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談到茶之功效時說:“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袪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閒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致清導和”、“韻高致靜”也是對中國茶道基本精神的高度概括,揭示出中國茶道的本質特徵。
賴功歐先生首從哲學的角度將茶道分為茶格、茶境、茶蘊三大範疇。並就此問題,分別從學術層面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論述。
茶格:以茶論道與茶中見道的結合。一是“友”道意識——孔子亦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友道意識,為儒家所持重,此中大可見出茶道實為人生之滋潤劑;二是“信”道意識——誠信之道,首為人所重視,“人無信不立”。茶性至真至信,正應了儒釋道均主之誠信之道;三是“協”道意識——以茶通情,至為平常,由協而變,由協而和。茶道之和本通協道之和,亦是儒家倡導之和;四是“品”道意識—— 茶之品,特為儒釋道三家所重。茶品在質地上的精神取向即為茶格之基本內涵。
茶境:境中有人,人中有境。儒釋道三家都極重茶之境界。一為簡淡之境;二為雅靜之境;三為虛靈之境;四為清醇之境;五為雋永之境;六為閒適之境;七為禪悅之境。
茶蘊:“蘊”者,有其內涵也。蘊之所得即為內涵之德也;“德”者,“得”也,得道於心謂之德。所以茶所蘊之德,又可視為茶自身本有的功能,茶作為一種綜合性極強的文化形態,對儒家而言,其所內蘊的種種茶德,首在陶冶,次在禮讓,終在天人合一。
另外,丁以壽老師認為: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中國茶道是以養生修心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茶修四要素。茶書是茶文化的重要載體,從茶書中可以尋繹中國茶道演變的軌跡。
三、我國茶書中“中和”思想
《茶經》“一之源”載:“茶之為物,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飲茶利於“精行儉德”,使人強身健體。
《茶經》“四之器”,其風爐的設計就應用了儒家《易經》的“八卦”和陰陽家的“五行”思想。風爐上鑄有“坎上巽下離於中”,“體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樣。鍑的設計為:“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正令、務遠、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
裴汶《茶述》記:“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潔,其用滌煩,其功緻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茶,性清味淡,滌煩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獨高。
陸羽《茶經》,裴汶《茶述》,高揚茶道的儉、清、和、中精神,把飲茶從目常物質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使得茶文化中的“中和”思想得到最大的展現。後來的茶書中也隱約提到,但其“中和”思想已融入到茶的百事中。
四、儒家的“中和”哲學與茶道精神
“中和”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價值核心,指不同事物或對立事物的和諧統一,它涉及世間萬物,擴充套件的文化範疇極為廣泛。茶之為物,最為高貴醇厚,而茶人茶事也須相應的純潔平和。在悠久的茶文化歷史中,中庸之道及中和精神一直是儒家茶人追求的人生境界和審美情趣。
儒家茶文化代表著一種中庸、和諧、積極入世的儒家精神,其間蘊含的寬容平和與絕不強加於人的心態,恰是人類不同個體之間、社群之間、文化之間、宗教之間、種族之間、地域之間,乃至天、地、人、物、我之間的相處之道。相互尊重、共存共生,這恰恰是最具有現代意識的宇宙倫理、社群倫理和人道原則。小小一杯清茶,淺飲深品間卻有儒家的天地中和之大境界。
“和”的內涵極為豐富,包括了中和、和諧、寬和、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調和、順利和光人華內蘊、不露鋒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樂和睦安樂、協和樂音、和緩、和謹、和煦、和霽、和售公平買賣、和羹、交和兩軍相對、和勝病癒、和成飲食適中等意義。儒釋道三家在茶道中都以“和”為哲學基礎,力圖把深奧的哲理溶解在淡淡的一杯茶水之中,使人們在平凡的生活瑣事中去感悟人生智慧。
儒家對“和”的詮釋在茶事的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一是在泡茶時表現為“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二是在待客時表現為“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倫之禮;三是在飲茶過程中表現為“飲罷茶敬方知深,讚歎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儀。儒家將茶道視為一種修身的過程,陶冶心性的方式,體驗天理的途徑。因此無論是煮茶過程還是茶事禮儀的動作要領,都要不失儒家端莊典雅的中和風韻。由此見可,“和”既體現了儒家“中和”之哲學思想,亦是中國茶道精神之核心。茶道以“和”為最高境界,也充分說明了茶人對儒家和諧或中和哲學的深切把握。
儒家茶人從“潔性不可汙”的茶性中獲得啟迪。不論是徽宗的“致清導和”,陸羽的諧調五行的“中”道之和,還是斐汶的“其功緻和”,劉貞亮的“以茶可行道”之和,都無疑是以儒家的“中和”與和諧精神作為中國的“茶道”精神。
儒家文化主張通過種種形式陶冶個人情操以達到一種完善的人格境界。以儒家中和哲學思想貫之的茶蘊之德,一為陶冶之德,二為廉儉之德。人性之“德”與茶性之“潔”的對等,成為歷代哲人與文人標舉廉儉之德的象徵。儒家是入世的,又是以一種平和、儒雅、謙恭的形象入世的,而茶文化這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卻比其他任何形態的文化都更能具體而實在地造就這種精神和形象。儒家茶文化代表了中國茶文化的核心,儒家中和哲學與茶道精神其對整個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
儒家思想與中國茶文化的聯絡
一、中國茶道與儒、釋、道三教精神的聯絡
反觀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我國傳統文化精神基本上是由儒、釋、道三教精神及其影響組成的,而這一切又直接影響和制約著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與走向。比如儒學的“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道家的“寧靜致遠,道法自然”,佛教的“茶禪一味,梵我一如”,其要義均在於人與大自然的精神聯絡與心靈感悟。儒、釋、道的思想精髓滲透到茶文化,進一步豐富了茶文化的內涵,其中佛教強調“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禪,從茶中體昧苦寂的同時,在茶文化中注入佛理禪機;道家強調人在品茶時要樂於與自然親近,在思想情感上與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與自然相比擬並通過茶事實踐去體悟自然的規律;而儒家則是以茶作為溝通自然與心靈的契機,重視自然與人文的高度契合,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與和諧心境。表面看,中國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與價值取向不盡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燈孤寂,要在明心見性;道家茗飲尋求空靈虛靜,避世超塵;儒家以茶勵志,溝通人際關係,積極入世。無論意境和價值取向都有著各自的獨特色彩。這種表面的區別確實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即:和諧、平靜,實際上是以儒家的中庸為提攜。
二、儒家思想對中國茶道的影響
中國茶道思想融合了儒、佛諸家的精華而成,而儒家思想是其中的主體,處於主導的地位。儒家思想產生於古代,但作為一種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應變、發展中表現出極大的生命力。它的特點是時時刻刻,無處不在,貫穿於日常生活之中。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可以增進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為前提。清醒、達觀、熱情、親和與包容,構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歡快格調,這既是中國茶文化的主調,也是與佛教禪宗的重要區別。儒家茶道是寓教於飲,寓教於樂。在民間茶禮、茶俗中儒家的歡快精神表現特別明顯。中國茶道,也多方體現了儒家中庸之溫、良、恭、儉、讓的精神,並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哲理於品茗飲茶的日常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