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場勵志短故事

  每個技巧都可以幫你在職場上節約大量的工作時間。關於職場短故事你學到了什麼道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兩個老闆一碰面,便彼此交換經營心得。其中一個老闆抱怨道:“我不能容忍不成才的員工,雖然現在還有三個這樣的人呆在我的公司,但我過幾天會將他們炒掉。”

  “哦,他們怎樣不成才呢?”另一個老闆問道。

  “你不知道,他們一個吹毛求疵,整天嫌這嫌那;一個杞人憂天,總為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擔憂;而另一個遊手好閒,喜歡在外面瞎逛亂混。”

  另一個老闆想了想,說:“乾脆讓他們三人到我的公司上班吧,這樣也省了你解僱他們的麻煩。”第一個老闆高興地答應了。

  第二天,這三人到新公司報到,新老闆早已為他們安排好了工作:愛吹毛求疵的一位負責質量監督;杞人憂天的一位負責安全保衛;而喜歡閒逛的負責出外做宣傳和調查。

  一段時間過後,這三人在各自的工作上做出了優秀的業績,那個老闆的公司也因此迅速發展起來。

  有時候,短處與長處並不是絕對的,只要善於運用,短處也可以轉化為長處。關鍵是要具備第二個老闆的智慧和眼光,試著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同一個問題。

  篇二

  寬容和博愛能夠使人的心胸寬闊坦蕩,而仇恨會使人永遠陷於憤怒和狂暴的陰影裡。如果一個人不能徹底改變自己常常仇視他人的弊病,就好像是戴著枷鎖和腳鐐攀登山峰,不僅不會取得成功,還會有掉入萬丈深淵之虞。

  耶穌的話“愛你的敵人”,這種境界,我們也許很難達到。但是,莎士比亞所謂“仇恨的怒火,將燒傷你自己”卻是我們完全可以領會的。

  瑞典的羅納先生,一直在維也納從事律師事務,因為思鄉心切,他回到了故鄉。他認為,以他在國外多年的律師生涯,回到祖國找份工作是件輕鬆的事。他把從業簡歷投給了國內的幾家法律諮詢機構和律師事務所,希望謀取一份律師或者法律顧問的工作。

  大多數單位都例行公事地回信說他們的單位已經滿員,並不缺少他這樣的法律人士。正在他十分失望的時候,他又接到了一封回信,信寫得很長,一張公文紙都寫滿了。他很高興,相信這一定是一份錄用他的通知書。他滿心歡喜地閱讀起來:“羅納先生,你對目前國內法律界的認識完全是錯誤的,尤其是我們公司,最討厭的就是像你這樣在國外呆了幾年,就以為自己可以從容應對國內事務的人。你實在很愚蠢,你並不瞭解我們就郵寄來了個人的簡歷。可以告訴你,我們不會錄用像你這樣自以為是的人,即使準備錄用國外歸國人員,我們也不會僱傭你,因為你連起碼的瑞典文都寫不好,你的來信中充滿了文法的錯誤,實在可笑!”

  羅納看完信,氣得暴跳如雷。這個回信的瑞典人竟然說他的瑞典文寫得不好,他應該可以從他的簡歷中瞭解到,他是畢業於瑞典學院的學生,瑞典文怎麼能夠不好?羅納堅信,這是一個非常愚蠢無知的傢伙,這個人才真正不懂瑞典文!他的回信才滿是文法不通的低階錯誤。

  羅納立刻拿起筆回信,他決定要加倍地羞辱這個狂妄的人。不錄用也就算了,他不能夠容忍這種對他人格的侮辱。很快他就將回信寫好了,他相信以他的犀利文筆,這個人信以後會氣死。可是,當他準備將信投進郵筒的時候,他又猶豫了。他開始想,自己怎麼判斷人家說得不對呢?自己與人家素昧平生,人家僅僅是依據那封簡歷判斷自己的,人家一定有自己的原則,或者說,那封信根本就不是一個人擅自回覆的,是一個單位的意見。想到這裡,他不禁為自己的衝動和憤怒捏了一把汗。幸虧沒有把信郵寄走,不然,這個單位的人該怎麼看自己。

  回到家裡,他靜下心來,再次鋪開稿紙。他這樣寫道:“尊敬的先生,你們公司不需要我這樣的人,還不厭其煩地回信給我,並細心指出我瑞典文方面的弱點,真是太感謝了,這將非常有利於我提高自己的瑞典文水平。我對於貴公司的瞭解不夠,實在很抱歉和慚愧。我今後會接受教訓,努力提高瑞典文水平,並加深對貴公司的瞭解和關注。最後,我萬分感謝貴公司對我的幫助,並祝願貴公司事業發達興旺。”

  把信投進郵筒以後,羅納像做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一樣高興。他感覺從來沒有這樣輕鬆過,面對一次侮辱,他卻從中得到了收穫和教益。

  幾天以後,一輛轎車停在了他的家門口,公司的董事長專程來接他到公司,他被公司正式聘用。原來,那封回信正是這個公司的錄用試題。他們的理由是,如果一個人能夠以寬容和博大的胸懷面對無端的侮辱,能夠把仇恨化解為友誼,這個人面對一切都會從容應對。

  篇三

  曹姑娘是憑一張薄紙和我成為同事的。

  來應聘那天,個子小巧的她站在大家面前,清秀乾淨如中學生,把一張薄薄的紙遞給面試的老總,說:“我叫曹雯,曹操的曹,晴雯的雯。”她臉上的表情和她的介紹一樣清楚明瞭,當時,一圈考官就都喜歡上她了。

  曹姑娘很用功。她白天趴在電腦前眼不眨身不挪,下班回了家還要忙到深夜,發給我的郵件多在零時以後。如此敬業的新兵苗子,度過試用期自然不成問題,可曹姑娘的目標卻不在此。籤勞動合同時,她私下裡跟我說:“我要麼不選擇,選擇了就要做到最好。”彷彿是理所當然的,她的工作業績噌噌往上躥,她的創意和製作的精細度,每每令我等“老江湖”心中暗喜。除了領導的欣賞,曹姑娘還贏得了同事們的喜愛,甚至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寶”。

  曹姑娘是書蟲,曾創下一天看12本小說的紀錄。除了辦公室和臥室,她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書店。她愛乾淨,從來都是素面朝天,臉上一片光潔。和她的素顏一樣乾淨的,還有她的內心。她本來學醫,卻因見不得醫生拿紅包、藥房吃回扣的汙濁事,不忍看病人臉上的痛楚,才千辛萬苦地改行做了創意設計。

  據說曹姑娘之所以跳槽到我們公司,是因為聽說這裡有比她原公司多得多的假期,儘管工資不高。

  很多人對她“人往低處走”的做法感到驚訝,她卻很篤定。原因很簡單,她喜歡四處走動看風景。我們公司每個月都有一週的輪休,這一週裡,出遊的曹姑娘快樂得像一隻小鳥……

  到單位才一年多,曹姑娘就因為創意出色、業績不俗,晉升為公司的首席創意師。

  每次看到她激情地生活和投入地工作時,我都會自然而然想起伊蓮·佩姬——一位被授予大英帝國女王勳章的音樂劇女神。初登臺時,她和曹姑娘一樣,16歲,中專學校畢業,身材小巧。當她在舞臺上被人忽略的時候,她一直在心裡喊著不變的一句話:“嘿,我在這裡,請注意我!”40年後的今天,她被公認為“英國音樂劇第一夫人”。

  曹姑娘就像是我們身邊的伊蓮·佩姬。不論工作還是生活,大家似乎時刻都能聽到她心底的聲音:“嘿,我在這裡。”這種來自心靈深處的自信和明媚一直感染著我們,讓我們更加喜歡她,並相信她的未來會無比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