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勵志故事欣賞

  沒有退路的困境下,往往能迸發出無窮的力量。風平浪靜的生活,註定是創造不出奇蹟來的。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2014年6月21日,在派拉蒙影業的《變形金剛4》中國首映禮的舞臺上,站著一位帶著黑框眼鏡,長相斯文,穿著筆挺西裝的80後年輕人。很多國內影視界的大佬們都不認識他,不過這絲毫不影響他的自信。派拉蒙總裁對他的評價是:“少有的具有廣闊視野和思維的中國80後製片人。”他就是柯利明,一匹闖入影視業的黑馬,一個冉冉升起的影視操盤手。

  與影視結緣緣起於走投無路,這之前柯利明是個品學兼優的高材生,有國外名校的留學背景,專業是最能賺錢的金融學,一畢業就春風得意的進入國際知名投行,以一名操盤手的身份在金融市場做著各種金融操盤,年紀輕輕就坐擁千萬身家,生活光鮮亮麗,令很多同齡人羨慕不已。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2009年一場毫無徵兆的金融危機呼嘯而至,柯利明遭遇重創,一夜之間,事業和財富灰飛煙滅,就像做了一場噩夢,醒來,恍如隔世。明天在哪裡?他很迷茫。沮喪不已時,他給開影視公司的哥哥打了個電話。哥哥說:“不行就到我公司來幫忙吧,總有用得上你的知識的地方,說不定拐個彎會有新的機會。”他略一思索,也行,就回來幫哥哥打理公司的業務。

  最開始,柯利明想以投資人的身份切入影視圈,沒料到卻屢屢碰壁,在這個講人脈、講資歷和經驗的圈子裡,好的專案根本不缺錢,人家根本就不理睬你。於是他決定自己闖出一條路,自己做製片人,開發專案。那時候,正好出生草根的筷子兄弟肖央、王太利憑藉一部微電影《老男孩》在網路上火了,他們對青春與夢想的詮釋與解讀,還有對生活的真誠表現感動了各個年齡層的廣大觀眾,吸引了超過8000萬粉絲的關注。人們交口稱讚這是一部少有的代表新青年心聲的佳作。柯利明想,或許可以將此題材做成一部讓觀眾快樂輕鬆的作品。於是他找到肖央,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沒想到兩個人一拍即合,決定電影的名字就叫做《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讓他沒想到的是,這部看上去輕鬆有趣的喜劇電影竟然耗去了整整5年的時光。5年裡他經歷了無數的不眠之夜,看不到盡頭的長跑讓團隊成員流失嚴重,一些合作伙伴認定他是忽悠,乾脆不辭而別。他和導演肖央有時因為藝術上的分歧吵架,幾個星期都不說話。在製作電影宣傳曲《小蘋果》時,為了確保MV的質量,他堅持增加預算,要求宣傳曲全程在韓國拍攝並且請來“鳥叔”的編舞指導親自操刀製作,為此要磨破嘴皮子四處溝通。無數次,他想幹脆放棄電影的拍攝,甚至焦慮自己真的壓根不懂電影。但他咬著牙安慰自己,再堅持一下,或許就有轉機。

  終於電影在歷經艱難後拍攝完成。宣傳曲《小蘋果》一經推出,就憑藉其簡單的歌詞、優美的旋律、動人的畫面迅速成為繼《江南STYLE》後的又一隻神曲。電影尚未上映,就已經獲得了空前的關注。

  可就在這時,好萊塢巨頭派拉蒙影業攜著它的《變形金剛4》登陸中國院線。《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的上映時間正好與之重疊。大多數國產電影在重壓之下,紛紛選擇避其鋒芒,躲閃不及。團隊成員也紛紛開動腦筋想著該如何狙擊《變形金剛4》。他不甘心,難道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為什麼要阻擊?為何不能以和為貴?他想了想,決定鼓起勇氣一試。他力排眾議,在兩個月時間裡執著地與派拉蒙公司溝通,不斷給總裁助理寫信,終於謀得一次與派拉蒙總裁見面的機會。他對於《變形金剛4》和《老男孩》市場互補的闡述在那次會面中打動了派拉蒙總裁,同意帶著他的電影一同宣傳,甚至邀請他在後兩部《忍者神龜》和《終結者》的合作中參與全球分賬。

  這“五年磨一劍”的電影終於在7月10日在全國公映,上映4天即收穫過億票房。在電影的首映禮上,名嘴崔永元現身現場併力挺影片,他表示願意包場請觀眾觀看這部電影,並表示自己願意加入柯利明的公司,並和他一起為扶持新導演貢獻力量。這之後他的影視事業進展順利,成功投資電影《小時代》,並在《李春天的春天》《北平無戰事》《前妻的車站》《王海濤今年四十一》《養母》等電視劇熱播劇中擔任製片人。

  從一個入門的影視新手到如今的有口皆碑,柯利明成功逆襲。在電影《小時代》的釋出會上,談及自己這一路走來的感受,他說:“人生路上,失敗和挫折都在所難免,要相信天無絕人之路,成功就在拐角處。”

  二

  馮緒泉出生於江西省銅鼓縣一個世代以編織為業的家庭,父親是當地一位有名的篾匠,十里八鄉的人,都願意買他編的竹器產品。

  說來也怪,馮緒泉小時候也能像模像樣地編出小提籃,還有活靈活現的蝴蝶、蜈蚣,惹得同伴們眼饞饞的。大人們都很看好馮緒泉,認為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名能工巧匠。

  深受編織之苦的父親,不願兒子重走世代人沿襲下來的編織之路,只希望馮緒泉將來能有出息——憑著讀書,跳出農門。因此,父親一看到馮緒泉放學後拿著竹子編玩具就發脾氣。

  當著父親的面編不成,馮緒泉就躲進柴房裡偷偷地編。當然,他要把當天的作業完成了才能去編。

  初中畢業的馮緒泉,遂了父親的心願——考取了當地一所師範學校。如果樂於現狀的話,馮緒泉現在頂多是個衣食無憂的教師。但他那種天生叛逆的性格,再次表現出來。他一邊教書,一邊尋找其他的出路。2005年2月,馮緒泉辭了職,和妻子來到深圳一家竹地板廠打工。

  放著好好的鐵飯碗工作不幹,硬要去過漂泊不定的打工生活。馮緒泉的舉動,招來父母、好友和同事的異議和反對。

  沒有退路,才有出路。

  面對好友同事的質疑,馮緒泉回答得十分肯定。

  辭職打工,一切沒有馮緒泉想象的那麼順利。現實告訴他,打工生活中遇到更多的是挫折和失敗。多年來,他進過廠,做過苦工,擺過地攤,甚至有時候一連幾個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還被迫在街頭賣過報,蹬過三輪車。

  這種沒著落的生活,妻子動搖了,曾勸過他:我們回去吧!儘管你工作辭了,家裡還有幾畝薄田。如果在家裡,日子不會過得這般苦。

  他搖搖頭說:再苦,也要堅持下去。

  機會終於來了。

  一個週末,馮緒泉與在深圳一家電腦科技公司做開發設計員的同學張建軍在路上偶遇。閒聊時,張建軍向馮緒泉訴苦說,老闆嫌他開發設計的電腦鍵盤、音箱等不夠創新,工作壓力很大。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馮緒泉突然想到家中親手製作的竹椅和竹蓆,一個大膽的念頭湧上心頭,用竹子來做電腦鍵盤如何?憑著敏銳的洞察力,馮緒泉覺得:開發竹鍵盤,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商機。

  當晚,馮緒泉把擱在出租房角落裡那佈滿灰塵的舊鍵盤拆開,仔細研究其原理。半夜睡醒後,他又爬起來推敲。

  妻子看到馮緒泉這麼辛苦,就勸他:用竹子做鍵盤不靠譜,你就打消這個念頭吧。後來,張建軍也聽說了,很誠懇地勸說他:這肯定不行。即使做成了,這樣的鍵盤也太笨重了。也有人說:馮緒泉是想錢想瘋了。用竹子做鍵盤,簡直是天方夜譚!

  對於別人的議論,馮緒泉哪裡聽得進去。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花了十幾個晚上製作出一個長46釐米、寬17釐米的鍵盤框架。不料,辛苦製作的這個鍵盤框架根本不經摔,反覆實驗多次得到的就是這個結果,馮緒泉很是傷心。

  “沒有退路,才有出路。面對困難,不能打退堂鼓。”幾個月後,馮緒泉作出一個驚人決定:回老家專攻竹鍵盤。轉眼半年過去,還是一點進展也沒有。為了竹鍵盤的研發,他與縣城一家竹業公司聯手攻關。

  馮緒泉開始了對竹鍵盤的反覆“摔打”實驗,摔一次改進一次。經過9個月的不懈努力,在摔壞1000多個竹鍵盤模型後,他終於研製成了一種穩固性和堅硬度都能與塑料鍵盤相媲美的竹鍵盤。

  成本低又環保的竹鍵盤一上市,立即受到顧客的喜愛,產品甚至暢銷國外。隨著竹鍵盤的暢銷,竹滑鼠、竹U盤,竹子做的電腦主機、顯示器的外殼等系列產品相繼開發出來。僅僅一年多的時間,馮緒泉個人淨資產就有500多萬元。

  沒有退路,才有出路。沒有退路的困境下,往往能迸發出無窮的力量。風平浪靜的生活,註定是創造不出奇蹟來的。

  三

  一位外國作家的小說講了一則故事。有個小鎮上來了一個馬戲團。他們在當地臨時招工做雜物,並提出做三個小時工作可以給一張外場的票,做六個小時就可以進到內場,要是幹一整天,就可以得到一張最前排最中間位置的票。

  有一對窮人家的小兄弟願意幹一整天,換一張最前排的票。於是,他們開始了辛苦的工作。從太陽升起到落下,他們一刻不停地幹活,中間只分吃了一個饅頭。到下午的時候,兄弟倆都十分疲憊,但是看馬戲的信念支撐著他們——還是最前排最中間的位置。

  到了晚上,兄弟倆終於在艱辛的勞動後迎來了演出。他們筋疲力盡地坐在第一排,滿身塵土,還有手上豆子一樣大的水泡。主持人出場的時候,大家都熱烈地鼓掌,而這兩個可憐的孩子,卻在這掌聲裡,沉沉地睡去。

  故事挺讓人心酸。可是,仔細想想,這不就是很多人的人生寫照嗎?

  這個世界很精彩,就像馬戲團的演出一樣。而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天能坐在最前排的最中間的位置看這場演出。我們其實也一直接受著這樣的鞭策——演出很精彩,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爭取坐在第一排最好的位置看演出。然後我們就拼命幹活,幹到身體崩潰,終於得到那張美好的票了。

  可是,到了這一刻,你已經老了,耳聾眼花,疾病纏身,雖然拿到了那張夢寐以求的入場券,卻再沒有精力和心思去欣賞這場演出了。

  回頭看看,你是願意付出適當的努力,然後高高興興地在內場看演出,還是願意在第一排最中間的位置沉沉睡去呢?要知道,人生的目的,不是坐在一個多麼好的位置,而是盡情地欣賞一場精彩的演出。如果有一天你感覺累了,感覺不堪重負了,那麼就停下來好好衡量一下,給人生一個更準確的定位吧。記住,來這個世界,我們是為了看一場精彩的演出,而不是坐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