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望月說課稿
說課可以綜合地反映一個教師的業務素養和水平。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一、說教材
《望月》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優美的文章.這一單元的主題為"人與自然",表達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課文是篇散文,寫甥舅倆在望月中愉快交談。背景是在“夜深人靜”的月夜,在行進的“江輪甲板上”,靜謐的月色,頗增幾分童話色彩。課文寫了小外甥向舅舅挑戰背詩和問問題的交談過程,表現了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的特點和人們喜愛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本文形散神聚,富有童真童趣,全文緊扣“望月”拓展思路,雖有21個自然段,但文脈清晰可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月亮不僅僅是光照人寰的一個普通星體,而且是通脫淡泊的一種文化象徵。“月亮”意象負載著民族深刻的文化內蘊,流轉在詩人廣闊的心靈空間。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將受到自然美和語言美的薰陶.感受到祖國語言的深厚雋永。和同學們共同學習這一課,我們將實現以下幾個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同時培養學生蒐集古詩,理解古詩的能力.
二過程和方法:利用朗讀,對話、感悟,品味,探究等方法品讀課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獨特,充滿童趣幻想的句子,積累描寫月亮的詩句,領略詩詞意境,體會"月亮"所承載的獨特的傳統文化內涵.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自然的真實美,文字的語言美,形.象美和意蘊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探究月亮與人的關係,培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其中後兩個目標也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給人們以啟發和享受,觸動人的心靈,情境教學方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真實生活,從而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了學生們的審美意識,讓學生更親近現實生活。在語文課堂上老師通過模擬真實的場景讓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的狀況,然後通過教學進行對比,學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了語文知識,提高了教學的水平和效率。
2,朗讀感悟法.朗讀是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一種重要方法。讀是閱讀教學永恆的旋律.本文語言質樸,情真意切,在教學中我將通過誦讀、朗讀、默讀、速讀,品讀,引導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知,讀中自主發現,自助構建,深入理解課文。
3,對話法,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對話教學是生本、師生、生生基於平等的立場,通過言談、傾聽或感悟而進行多向交流、共同學習的教學方式,也是一種以對話為原則、對話為主導的教學形態。在閱讀教學中主要存在學生與文字、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這三種對話形式,其中,學生與文字對話是主要的,是閱讀教學的中心,師生、生生對話必須緊緊圍繞這一中心而展開。三種對話形式往往不是界限分明,相互孤立,而是互動聯絡、融為一體的,並貫穿於閱讀教學和各個內容、各個方面、各個環節。
4,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上課前就要用大量的時間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注重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積累,利用現代化教學裝置整合教學資源。
2說學法
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載體和憑藉,有關知識的、情感的、文化的等等內容都立體地蘊含在課文中。要領會課文的內容就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領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誦讀、品味,進入到課文的境界中去。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要允許學生各抒己見,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充分拒絕語言,吸取精華,受到審美薰陶。
三 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向老師們彙報,在教學過程中,我是如何引導孩子們賞析和探究月亮與人的密切關係.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三個環節來實現教學目標.
第一個環節:在賞析體悟中感受"江中月美".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濃墨重彩,僅用了4句話,就把月下江景描述的美輪美奐.同學們都被這美好的月色所吸引.我主要著眼於朗讀的指導與訓練,通過“品讀析情法”、“感悟鑑賞”等教學方法,引領學生進入語境,同時鼓勵學生敢於表達自己個性化的閱讀體會。如從“吐灑”、“晶瑩閃爍”、“鍍”等詞可以體會到月光的淡遠、清幽,正如水一般澄澈;而“隱隱約約”、“黑色剪影”等詞寫出了月光的朦朧、寧靜等等。學生在賞析的過程中感受“江中月美”,培養了語感,提高了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學生們深刻感受了月亮的美好,大自然的美好.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接著引導孩子們體會和探究月和小外甥關係密切.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分角色誦讀課文.通過豐富想象,使學生感受月亮的形象,意韻.讓學生充分理解,柔美的月光是怎樣小外甥叫醒了.喚起了背詩的興趣。.
同時,我還要引導孩子們抓住小外甥與"我"的對話,引導他們體會小外甥的聰明好學和天真活潑.正是這種聰明好學,才能讓小外甥積累那麼多有關的詩句,也正是這些有關月的優美的詩句,才能讓他沉醉.激發學生們強烈的學習願望,培養他們善於積累,勤奮好學的品格.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二第二個環節:在拓展品讀中沐浴"詩中月美"
教學中,我扣住涉月詩句,抓住動詞讓他們發揮想象,充分調動自己的詩句積累,盡情地根據自己的理解,調演繹古詩句中月的含義少時視月亮為白玉盤、瑤臺鏡的童趣,拋棄離別傷感,以明月共賞的自慰,思鄉的情懷、水中之月的沒,月落的愁情,離別時死遠不遠的心緒。這樣不僅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而且使他們對中國傳統的月文化產生了積極探索的願望,使孩子們從小就感受中國月文化的悠久和發展.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們沉醉的不僅僅是月光,而且是中國月的文化.也懂得了小外甥之所以如喜愛月光,是因為月亮和月文化是如此的影響著小外甥,小外甥的沉醉,表現出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由此, 學生愛月的情感也就被激發出來了.他們就會更加熱愛我們祖國的文化,會為為傳承中華文化而努力學習.
三第三個環節:在遷移創作中放飛"心中月美".
我先採用朗讀法,指名讓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三部分.讓學生通過描寫小外甥神情,語言等詞句,體會小外甥別出心裁的比喻,感受"小外甥"愛幻想,富有童真童趣的特點,
然後運用探究法,設計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小外甥聰明活潑,愛幻想,他的天真活潑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月光讓我們幻想,讓作者幻想,我們今天在這裡望月,也一定讓我們幻想了,同學們想到月亮像什麼。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使學生參與主體的語文實踐與創造,把自己對月亮的感性認知,對文章情感的深切體驗以個性化的方式展現出來,同時也進一步固化自己的閱讀感受以及對月亮的理解,正所謂"千江水有千江月"
四:說板書設計
教學板書是一種課堂藝術,是一種可視語言,是教師口語的書面表達形式,是傳遞教學資訊的手段。而對於學生來說,好的板書,既是智慧的凝聚,也是藝術的結晶,它能給學生美的享受,更能給學生以思想的啟迪。好的板書,提綱挈領,能揭示課堂學習的思路,突出教學重點,剖析教學難點,對教師的講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學生可以通過板書輕鬆地掌握教學的重點,把握教學的難點。板書則準確地反映了教材內容,它是教材內容的高度濃縮,部分與部分之間,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都可以從板書上清晰地反映出來
在教學中,根據我對《望月》這一課的教學設想,我採用提綱式板書.這個板書清晰地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24 望 月
江中月 詩中月 心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