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看法

  提起作業,尤其是數學作業,大多數學生都是苦不堪言。關於初中數學的作業設計你有何看法呢?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文,歡迎瀏覽!

  篇一

  一、初中數學作業現狀分析

  提起作業,尤其是數學作業,大多數學生都是苦不堪言。究其原因,除了數學作業要求的思維性較高等原因外,數學作業設計的無效性也是一大原因。具體表現如下。

  1.作業形式單一,重複內容過多。在新課改下,教師能認識到題海戰術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用不大,但是大部分教師在考試分數的壓力下,還是使用著題海戰術,期望通過做大量試題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具體表現就是作業形式單一,重複的內容過多。

  2.作業背景陳舊,脫離學生實際。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很多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不能很好地認識這一點。部分作業設定的背景都是脫離學生實際生活的。如,繁瑣的追擊相遇問題、水池排放水問題等缺乏現實生活背景和實用價值。

  3.一刀切,無層次性。很多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能夠認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例如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把難度較高的問題留給優等生,而把一些較簡單的問題留給後進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學習的自信心。但是,在佈置作業的時候,卻容易忽略層次性。佈置的作業一般都是一刀切,不能兼顧班級各個層次的學生。造成的後果是,要麼是優等生“吃不夠”,要麼是後進生“吃不下”。

  4.作業內容與授課內容不一致。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教師的教學資源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很多教師在佈置作業的時候,都會在網上進行蒐集。不可否認,這對於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幫助。但是網上的資源是良莠不齊的。很多教師下載作業後,只是籠統地看一下,這就導致了佈置的作業與授課內容不一致。尤其是近兩年,初中數學教科書進行了變動,而網路上很多資源都是陳舊的,使得這種現象更突出了。

  二、提高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1.作業設計的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形式單一、重複練習的作業只會讓學生抱著應付作業的心態完成作業。初中學生好奇心強,願意探索,設計一些趣味性的作業,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對知識的學習。我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時,給學生布置瞭如下富有趣味性的作業。

  2.作業設計的生活化。數學來自於生活,學生也是身處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在作業設計時融入生活化的作業,能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展開思索。如我在作業中設計瞭如下一道試題。

  3.作業設計的層次化。上文我們已經提到了作業設計的層次性問題,總的來說,就是讓同一個班級的各個層次學生,在完成作業後都能有自己的收穫。不能讓優等生感覺作業太簡單,做了沒有意義,也不能讓後進生感覺作業難度大,根本完成不了。總之,提高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能使學生對數學作業不再“苦不堪言”,極大地提高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作者:王遠樹 單位:新沂市港頭中學

  篇二

  1.實現新課標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注意問題

  1作業設計要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自主探究性學習要求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裕的自主學習空間,使學生自主發現、感悟、探究學科知識,並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髮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勇於嘗試、大膽實踐,真正成為學習的參與者,從學習中體會到快樂,獲取成就感.

  2作業設計要有針對性: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應以教學內容為中心,精心佈置、認真篩選、突出典型習題,提高作業達到的學習效果.

  3作業設計應有選擇性地展開: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應依據教學目標、重難點、解題方法、課堂知識點選擇性地設計易錯題和典型習題、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給學生自主篩選的空間,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4作業設計應有層次性: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應結合教學知識點和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進行,對於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應設定難度較低的基礎習題;對基本功紮實的學生,應設計富有挑戰的習題,增加新的知識點,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慾.

  5作業設計應有探究意義:學生學習的目的在於知識的靈活運用,因而,教師在設計作業時,習題應能體現出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的結合,進行探究性學習,使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新課標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時要點分析

  1預習作業:在編寫學案時可進行預習作業的設計,學生學習新課的主要依據就是學案,參照學案展開學生的自主學習,通過學案進行預習時,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在預習新課後進行交流和互檢,上課前教師進行批閱,以總結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設計預習作業,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找出重難點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小組間的競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易錯作業:錯題作業也即通過學生的常見錯題,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對錯題進行分析和整理,以發現問題所在,並採取一定的解決策略,進行鍼對性的訓練,促使學生改善其學習方法,使教師發現其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並加以改善,以達到減負提效的作用.具體說來,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首先將錯題摘錄下來並進行分類整理,教師可要求每名學生備有一個錯題本,摘錄下測試或平常作業中出現的錯題,分類進行整理,出現錯題的原因通常有三種,一是概念模糊不清造成的,二是粗心大意引起的,三是審題錯誤出現的.學生可針對個人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練習3~4道習題加以鞏固.對於不會分類整理錯題的學生,教師應予以指導,也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使組員間進行探究、總結.其次對於錯題原因認真進行反思,並制定一定的解決措施.學生在分類整理錯題時,應認真分析反覆出現錯誤的原因.在學生進行原因反思時,教師應使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對所學知識是否真正理解,二是個性品質、學習習慣是否正確.在學生原因反思的基礎上,教師應幫助學生制定針對問題的可行性方案,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錯題作業不僅可以糾正學生的學習錯誤,還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符合,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3分層作業:數學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注意因材施教,由於每名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各不相同,成績也有先後之分,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教師應考慮到學生學習現狀的不同層次,採取分層設計作業的方式,使學生能夠結合自身實際選擇不同層次的作業,挑選出自己能夠完成的習題.分層作業從容量上適應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能夠實現練習、進步、提升的環境.具體說來,可依據教學目標將分層作業分為自選題和必做題,一般必做題可設定3~4道,自選題可設定2~3道.對於後進生而言,應著重與例題同類的習題,也即必做題;對於中等生而言,應著重例題的變式習題,但必須完成必做題;對於優等生而言,應注重實際應用題和開發智力的擴充套件習題,但必做題也應完成.分層作業可以使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水平有選擇地展開習題訓練,使每名學生的學習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鍛鍊,滿足了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3.結語

  數學作業作為初中數學活動的延續,作業設計質量的好壞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為實現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應注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作業設計應針對教學目標、重難點知識等展開,有選擇地設計典型習題、錯題等,並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佈置作業,儘可能地設計理論知識和實際問題結合的探索性習題,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出數學作業的作用.

  作者:王曉曉 單位:寧波市鄞州區華光學校

  篇三

  一、凸顯溫故特性,鞏固數學知識素養

  課堂作業應該服務、服從於課堂教學活動。教師設定的課堂教學內容、實施的教學手段、設定的教學環節,都為了讓學習物件的數學知識素養、解決問題技能經驗等,得到有效的鍛鍊和切實的鞏固。課堂作業作為課堂教學活動體系一部分,就必須為學習物件知識技能鞏固強化做好服務工作。教育學指出,課堂作業具有鮮明的溫故特性,能夠幫助學習物件切實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時,應發揮課堂作業在鞏固強化數學知識素養方面的溫故特性,認真做好教材的研析工作,吃透教材,抓住教與學的重點和難點,並將重難點以典型案例的形式,融入和滲透在所設計的課堂作業內容之中,讓初中生在解決作業案例中,進一步鞏固強化所學知識,進一步理解掌握知識內涵,提升數學知識素養。

  二、凸顯層次特性,兼顧不同學生主體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中最為活躍的關鍵因素。作為社會存在個體,學生受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自身條件等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個體之間的智力發展、解析水平以及技能素養等存在距離和差距。教育發展學指出,學生個體差異性客觀存在,教師應科學施教,有效縮減,促進整體進步。而筆者發現,少部分初中數學教師課堂作業脫離學生主體,所設計作業內容難易層次不明顯,遞進性不強,解析要求過高或過低,大大降低了課堂作業的教學功效。這就要求,教師設計作業,首先要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不動搖,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聯絡學生學習實際,貼合學生學習實情,設計出既面向全體學生,又兼顧中後進學生群體的作業內容,在層次分明、難易遞進的課堂作業中,為每一學生提供發展時機,推進初中生不同程度進步。值得注意的是,課堂作業設計的案例題型以及解題要求,正好遵循和符合因材施教,因生而異的教學原則,教師在設計過程中要聯絡學生,深刻運用。

  三、凸顯探究特性,注重學習能力錘鍊

  培養學習物件良好的學習技能和數學素養,是新課改下初中數學學科課堂教學亙古不變的永恆“主題”,也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師所肩負的重要職責。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過程,也就是將探究、分析、概括、推理等數學學習技能學以致用的踐行過程。課堂作業,既要基於教材內容要義,又要高於教材目標要求,設定的數學課堂練習案例要具有探究特性,探索特點,有助於初中生將數學知識、解析技能運用到案例解答之中,設計的作業案例具有探索功能,利於學生知識內容的昇華和拓展,同時,鍛鍊和培養初中生數學學習能力和素養。總之,課堂作業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是課前預設活動的重要部分,需要設計者充分考慮多方面教學因素,科學設定,精心佈局,深刻發揮出課堂作業積極教學功效,讓課堂作業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前進的“階梯石”。

  作者:沈言權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吳橋中學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