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勵志故事

   法國作家雨果的故事

  法國作家雨果中學時代是個"詩歌迷"。在他的書桌抽屜裡,藏著一大摞寫滿詩歌的筆記本。他視這些筆記本為寶貝,每當離開教室的時候,總要給抽屜上好鎖,唯恐筆記本會"不翼而飛"。

  在雨果讀書的中學裡,有兩個思想保守的人物。一個是校長高底埃,另一個是數學老師德高特。他倆都反對學生寫詩,認為這是"非分"的事。尤其是那個德高特,經常偷偷監視學生的行動。只要發現哪個學生稍有"不軌",準要到高底埃校長那兒告上一狀。

  有一天晚上,雨果突然發現自己書桌的鎖被人撬開,筆記本一本也不見了。他大驚失色,急得直跺腳,心想,這事準是討厭的德高特乾的。

  雨果果然沒有猜錯。第二天,他被人叫進校長辦公室。一進門,只見高底埃和德高特正襟危坐,臉色陰沉,桌子上放著一摞筆記本。沒等雨果開口,德高特先質問起來:"學校曾三令五申,學生不準寫詩。你怎麼膽敢違抗呢?"

  "可誰允許你撬別人的鎖?"雨果反問一句。

  德高特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沒想到小小的雨果竟敢和自己頂嘴。

  "你想被學校開除嗎?""把我的筆記本還給我!"高底埃和德高特面面相覷。他們心中火冒三丈,但又不想把矛盾激化。"拿走你的筆記本吧!"高底埃無可奈何地說,接著,又講了一套學生應當循規蹈矩的大道理。但雨果仍然認為,學生寫詩是沒有錯的。他拿起桌上的筆記本,一言不發地離開了校長辦公室。

   曹文軒

  曹文軒生於江蘇鹽城的一個小鄉村,童年生活的艱辛讓他很早就體味到了人間百態,同時也磨礪了他的意志。曹老師曾在《童年》中寫到:“我的家鄉蘇北,是以窮而出名。我的家一直是在物質的窘迫中一日一日地度過的。貧窮的記憶極深刻。我吃過一回糠,一回青草。糠是如何吃的,記不得了。青草是我從河邊割回的。母親在無油的鐵鍋中認真地翻炒,說是給我弄盤‘炒韭菜’吃。十五天才能盼到一頓乾飯。所謂乾飯只有幾粒米,幾乎全是胡蘿蔔做成的。整天喝稀粥,真正的稀粥,我永遠忘不了那稀粥。讀中學時,每月菜金一元五角,每天只五分錢。都是初二學生了,冬天的棉褲還常破綻百出,吐出棉絮來……”

  一九七四年九月,曹文軒被北大圖書館系錄取——這也是整個鹽城唯一的一個錄取名額。後由於文筆出眾,轉入中文系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

  除了著名作家,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曹文軒老師的另外一個身份,也是他引以為傲、並投入了滿腔熱情與責任心的事業。

  “既為聖壇,就得佈道。有人提醒著公眾:一些人在利用大學講壇。說得對極了,既佔著,就該利用。不利用是傻瓜,是玩忽職守,倘若把講壇僅僅理解為傳授純粹的知識,大概未免淺薄了一些。講壇應該也是宣揚真理的地方。佔住講壇者,豈敢忘記佈道!既給知識,也給品質、人格、真誠和正義。其實,沒有後者,一個人怕也是很難獲得多少知識的。再說,一個人即使學富五車,但全然無人之骨氣,又有何用?我們何必諱言佈道呢?別忘了佈道。當年的魯迅不敢忘,我們敢忘?出自曹文軒《聖壇》”

  繼2014年成功舉辦第一屆“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後,2015年中心啟動“青銅葵花圖畫書獎”的徵稿工作,這個獎項的設立是為繁榮中國原創圖畫書的發展,發現和培養更多的圖畫書作者,支援和鼓勵優秀原創圖畫書的創作和出版,該獎每兩年舉辦一次,與“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隔年交叉舉辦,為專門獎勵中國優秀原創圖畫書的獎項。

  曹文軒兒童文學藝術中心除青年兒童文學作家的發掘與培養外,亦是國內第一家以一位兒童文學作家為核心的“全版權”運營機構,也是在重要作家品牌的運營、優質資源的整合和靈活集中的管理方式上的一次創新。因此中心的成立對於出版業的發展來說,也是一次新的創舉。

  此外,曹文軒兒童文學藝術中心自成立以來,積極推動曹文軒圖書走出去,在全世界範圍內展開曹文軒作品的版權工作,並且成績斐然。

  其中,曹文軒圖畫書國際合作專案“中國種子世界花”已經取得了較好的影響力,曹文軒文集的有聲書版權售給了“喜馬拉雅電臺”,“大王書”之《黃琉璃》輸出英語版權,《火印》輸出蒙古語版權,《風吹到烏鎮時累了》《遠方》輸出印度、塞爾維亞、丹麥,等等。

   魯迅兒時故事

  魯迅十三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案被逮捕入獄,父親長期患病,家裡越來越窮,他經常到當鋪賣掉家裡值錢的東西,然後再在藥店給父親買藥。有一次,父親病重,魯迅一大早就去當鋪和藥店,回來時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老師看到他遲到了,就生氣地說:“十幾歲的學生,還睡懶覺,上課遲到。下次再遲到就別來了。”

  魯迅聽了,點點頭,沒有為自己作任何辯解,低著頭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學校,在書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早”字,心裡暗暗地許下諾言:以後一定要早起,不能再遲到了。

  以後的日子裡,父親的病更重了,魯迅更頻繁地到當鋪去賣東西,然後到藥店去買藥,家裡很多活都落在了魯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裡的事情,然後再到當鋪和藥店,之後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課。雖然家裡的負擔很重,可是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在那些艱苦的日子裡,每當他氣喘吁吁地準時跑進私塾,看到課桌上的“早”字,他都會覺得開心,心想:“我又一次戰勝了困難,又一次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個信守諾言的人。”

  後來父親去世了,魯迅繼續在三味書屋讀書,私塾裡的壽鏡吾老師,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老師的為人和治學精神,那個曾經難魯迅留下深贏得記憶的三味書屋和那個刻著“早”字的課桌,一直激勵著魯迅在人生路上的繼續前進。

  還有

  他曾製作一張書籤,中間豎寫“讀書三到:心到,口到,眼到”10個字,夾在書頁裡。讀書時,讀一遍書,自上而下蓋書籤上一個字。這個辦法同學們很讚賞,大家都仿效起來。

  以及

  有的同學整天只想玩,常常揹著老師拉別人一起玩。魯迅為防止同學影響自己的學習,就在書桌的左上角貼了一張三寸長二寸闊的紅紙條,紙條上寫著“君子自重”4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