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語文日月明教學設計

  《日月明》是人教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中的一節識字課,它利用一首兒歌,採取會意方法教學生識字。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藉助漢語拼音和兒歌認讀14個生字。

  ***2***能在田字格中規範書寫“手”和“力”字。

  2.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借助兒歌識字。

  3.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使學生對學習漢字產生興趣,從而培養其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藉助漢語拼音識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利用會意字的特點,使學生初步瞭解部分合體字的結構。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拼音卡片、PPT課件等。

  【教學流程】

  一、複習拼音和熟字

  ***一***複習聲母、韻母和音節

  ***課件出示,師帶神祕語氣***

  師:剛上課,誰來了?

  ***師出示聲母、韻母,生讀一讀***

  師:放在音節裡,會讀嗎?

  ***師生快速抽讀卡片***

  ***二***複習漢字

  ***課件出示***

  師:又是誰來了?

  ***生齊讀學過的生字***

  師:我發現,這裡面有兩個字都讀“mù”,那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

  ***三***教師小結

  師:你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不僅學會了漢語拼音,還認識了這麼多的漢字,真了不起!一會兒在學習中可別忘了這些老朋友啊!

  二、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這裡面有的字還能組成新字呢!

  ***師點選課件──“日”“月”變“明”***

  師:快拼拼,你讀對了嗎?

  ***師指名學生讀並板書課題***

  師:用我們學過的“日”和“月”就能組成一個新的字──“明”。看,“日”和“月”的貢獻多大啊!用這種方法組成的字還有很多呢,就在識字***二***的第4課。

  ***生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師:這是一首兒歌。在讀的時候,要看準字,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啊?

  生:求助漢語拼音。

  師:真好!別忘了請拼音朋友來幫忙啊!兒歌就在書上第97頁,***板書:97***請同學們開啟書,自己讀一讀。

  師:兒歌中有的字音不好讀,請同學們用眼睛看著書,認真聽。

  ***師讀兒歌進行示範***

  師:請同學們再讀一讀,爭取把字音都讀準。

  ***學生自讀***

  師:老師和你們一起來讀,好嗎?

  ***師生齊讀***

  ***看課件,師指名學生分小節讀***

  師:誰能讀兒歌的前兩行?這幾個字你認識嗎?──鮮、塵、尖。

  ***師強調三拼音節和“塵”字的讀音***

  師:誰能接著讀中間兩行?

  ***師指名學生讀,認字***

  師:最後兩行?

  ***師指名學生讀,認字***

  ***學生齊讀全文***

  四、學習“手”“看”“力”字

  ***一***學習並書寫“手”字

  師:“手”字是怎麼來的呢?我國古代的人很聰明,他們根據手的樣子創造了“手”字,慢慢地,“手”字就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出示課件,教學生“手”字的寫法***

  師:在“了”字裡,我們已經學過“彎鉤”這個筆畫,是第***。今天,“彎鉤”又來到了“手”字裡,是第四筆。同學們知道“手”字怎麼寫了?伸出你的小手,我們一起寫寫。

  ***師生同寫“手”字***

  師:“手”字有兩筆橫,你發現它們有什麼不同?

  ***師指導學生書寫“手”字,播放背景音樂***

  ***二***學習“看”字

  師:“手”字和誰組成了新字呢?大家一起來讀讀這個字。

  ***師生齊讀“看”字,師注意正音***

  師:我們的祖先很聰明,他們發現把手放在眼睛上面,能遮住強烈的光,這樣可以看得更清楚、更遠。***教師做動作***於是他們就把“手”和“目”結合起來組成“看”字──這裡的“手”字還發生變化了,同學們發現了嗎?

  ***三***學習並書寫“力”字

  師:剛才,同學們書寫“手”字時都特別認真。我們再來學寫一個字──力,這就是“力氣”的“力”。“力”字是怎麼寫的?

  ***生看課件演示***

  師:其實,“橫折鉤”我們早就見過了,就在“月”字裡。***教師手指黑板***這兩個字裡的橫折鉤有什麼不同啊?

  ***師指導學生書寫“力”字,播放背景音樂***

  五、讀兒歌識字

  師:用兩個學過的字,就能認識新的字。除了我們說的“明”“看”“男”,你們還發現兒歌中有哪些字也是由我們學過的字組成的?快自己讀一讀兒歌。

  ***生彙報認識的生字***

  師:讀了兒歌,我們就能記住這些字了!來,全班同學一起讀!

  六、複習鞏固

  ***一***看兒歌,通過問答遊戲學習生字

  ***二***不看兒歌,指名學生讀生字

  ***三***播放課件,猜畫謎

  ***四***齊讀詞語

  七、教師小結

  師:在拼音和漢字朋友的幫助下,我們又認識了更多的字,這些字為什麼會這樣寫呢?在以後的學習中,同學們都會學到。

  【設計思路】

  《日月明》是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二***單元中的第4課。課文利用兒歌幫助學生認識14個生字,其中要求會寫3個生字,並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瞭解會意字的含義,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要重視漢語拼音教學,從學生學拼音到用拼音,必須要把基礎打好。如何打好基礎,在低年齡段教學時就要用學生愛學、易記的方法幫助他們學習漢語拼音。因此,我在設計複習漢語拼音的時候,用了一個“敲門”的動畫形式,讓學生猜、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重在識字寫字,為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上學會本節課要求掌握的生字,在課堂上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寫字,我設計通過隨文識字、朗讀識字、動畫猜字等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記字。我又通過課件的演示和教師的範寫,讓學生記住所寫生字的筆畫和筆順,通過觀察初步瞭解所寫生字的間架結構,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和觀察能力。在學生練習寫字的時候,用背景音樂來渲染,讓學生有一個安靜的習字空間,從而把寫字指導落到實處。我還突破了以往集中指導寫字的常規,把本節課中所寫的兩個生字“手”和“力”分開來指導,以使寫字教學更紮實,使學生的習字更有效,這對學生以後的學習是有益處的。

  一上語文日月明教學反思

  中國的漢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兩個字合起來的,本篇課文就根據漢字構字規律所編寫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兒歌,讀來朗朗上口。在教學設計中,我們必須徹底摒棄單調的認讀、繁瑣的分析,巧妙地藉助教材這一載體,精心設計多種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朗讀中自主識字,在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1、創設情境愉悅識字《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識字寫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因此,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徵,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我通過看圖、遊戲等一系列識字活動,讓學生在寬鬆、自然的狀態下進入情境,進入課文,去發現構字規律,掌握漢字結構,從而感悟漢字文化,積累語言文字。

  2、以讀為本讀中感悟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中,我讓學生直接面對文字,主動地去讀,讀準生字、讀通課文、讀懂意思;興致勃勃地去讀,讀出情感。以達到在多種形式的反覆朗讀中認識漢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3、小組交流合作探究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以獨立或隨機組合的方式組成學習小組,選擇自己已經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夥伴中進行交流,形成人人爭當小老師的局面。這樣,同學之間互幫互學,深化了對知識的認識;大膽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們的團體合作意識被調動起來了,從而充分體驗合作的愉快。

  4、提煉生活仿作創新提煉生活,想象模仿,是實現學生與文字對話的保證。教學《日月明》之前,我引導學生當一回“小小調查員”,通過電腦、電視、畫報、兒歌等多種途徑去了解漢字的特點,讓他們在學習課文之前,就對課文內容有個初步的瞭解,巧妙地架設起文字與生活的橋樑。在教學《日月明》時,我以課文為憑藉,由淺入深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模仿課文中的句式,進行語文訓練,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豐富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開啟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靈活地處理教材,能較好地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有利於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學語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在努力實踐著讓學生與文字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