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美術複習計劃

  一個學期的美術教學工作接近尾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複習計劃很重要,下面小編分享了範文,供你參考。

  篇一

  一、指導思想

  根據新課標制定的各項要求,負責教師根據各年級、各班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具體複習內容應從造型表現、設計嘗試、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究四個方面進行。讓學生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激發他們的創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二、複習內容

  1, 複習簡筆畫。

  1.瞭解本學期中外優秀作品的出處,知道作品的國籍、畫種和作者;

  2.知道我國傳統繪畫的名稱、表現技法及用筆的方法。四年級學生知道色彩的冷暖及其帶給人的不同感受;五、六年級學生要知道世界上3種不同建築的名稱及其建築的形式;

  3.知道設計創作的基本步驟。四年級學生知道設計郵票的票面結構;五、六年級學生知道黑白畫創作中,線條和黑白兩色的應用及對畫面產生的黑白對比效果;

  4、掌握基本的陶泥技法,知道四種不同的技法術語。

  三、複習方式

  隨堂練習,充分利用教材,緊緊圍繞課本內容對所學知識和技法進行系統的理解和鞏固,對個別後進學生採取反覆提問的複習策略,從實踐中加深理解。

  四、時間安排

  17周 學生自主複習,整理本學期的美術作業,查漏補缺。

  18周 師帶領學生複習本期知識要點。

  19周 隨堂進行期末綜合考評。

  五、複習措施:

  1、對新課標和大綱制定的各項要求,要了如指掌:理解掌握其中的重難點。

  2、加強備課組的集體備課,針對每個年級各班具體情況制定複習計劃。認真上好複習課。

  3、全面複習本期所學的有關概念、技法方面的有關知識。加強與班主任聯絡,督促學生完成平時作業。

  4、瞭解學生的知識漏洞,瞭解學生最需要老師幫助他們解決什麼技法;分析學生的知識層次,因材施教使得複習有針對性,使得每一個學生在複習中有滿足感,能較好的受到複習的效果。

  5、瞭解學生對期末考試的看法和態度,瞭解他們對複習有什麼

  要求:分析學生的心理層次,可以開展一些活動,給學生一些精神食糧,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期末複習中來。並採用集中複習和自主複習相結合的方法。

  6、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針對其實際能力設計作業內容及要求激發其學習積極性。

  六、預期效果

  大部分學生達到優秀成績,後進生達到及格。

  篇二:小學美術期末複習教學計劃

  轉眼臨近期末,各學科都進入了緊張的複習階段,為了更好的提高美術學科的複習效率,現制定複習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促進學習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結合各年級的教材內容進行分階段的複習。具體複習內容應從造型表現、設計嘗試、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究四個方面進行。讓學生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激發他們的創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二、複習目標

  1. 對一學期的知識與技能進行梳理,鞏固知識,掌握方法。

  2. 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系統地歸納整理知識,提高藝術的表現能力。

  3. 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促其審美能力的發展。

  三、複習內容

  1.瞭解本學期中外優秀作品的出處,知道作品的國籍、畫種和作者;

  2.知道我國傳統繪畫的名稱、表現技法及用筆的方法。

  3.知道設計創作的基本步驟。四年級學生常試用不同工具,用紙自由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的想象、創作、表演和展示。五年級學生知道黑白畫創作中,線條和黑白兩色的應用及對畫面產生的黑白對比效果。六年級學生應會自己創作一些美術作品。

  4、掌握基本的陶泥技法,知道四種不同的技法術語。

  四、複習措施

  1、根據新課標和大綱要求,掌握尺度,瞭解各課重難點。

  2、分析學情,認真上好複習課。

  3、全面複習本期所學的有關概念、技法方面的有關知識。

  4、瞭解學生的知識漏洞,分析學生的知識層次,使得每一個學生在複習中有滿足感,能較好的受到複習的效果。

  5、瞭解學生對期末考試的看法和態度,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採用集中複習和自主複習相結合的方法。

  6、結合各種已學過的美術知識進行繪畫創作和應用設計製作的練習,重點指導練習掌握簿弱的內容。

  7、每個學生都選出自己本學期最優秀的作業,在班級內展示,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並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篇二

  為做好下一步的複習整理工作,進一步明確複習目標,加強複習效果,提高測試成績,我從回憶本學期的實驗教材入手,以學生為主體,以“三評”***評教材、評自我、評教師***為內容,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現制定複習計劃如下:

  1.評教材,談印象。要求學生對本學期的學習內容進行回憶,有哪些內容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美術課究竟給他們留下了什麼?教師通過對這些“印象”進行收集、歸納、整理,在制訂複習計劃時做到有的放矢。教師應善於創造有利於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環境,滿足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2.評自己,談收穫。回憶學習內容,使學生髮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印象深刻”,說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入了情感。教師通過全方位的綜合評價內容的提示,使學生在眾多的評價指標中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優勢,發現自我長處,從而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評價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認知水平、交流表達能力。分解為學生容易操作的具體內容有:學習態度、課前準備情況***學具、資料等***、課上表現、作業完成情況、是否創新、學習成績、學習收效等方面。教師以寬容的態度使學生看到自己在各個方面存在的不同優勢,提高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3.評老師,提意見。要求學生以書面的形式給老師提出意見或建議,使學生看到老師平等開放的態度,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參與意識。在學生的建議中完善自己,給大家增加一個交流的機會,為美術課的改革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教師應以開放的態度來對待他們,成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

  4.作業形式,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完成。提出分層次的作業目標,讓每個學生自選二或三個評價內容,根據自己的特長,或側重繪畫、或側重文字、或是做到二者結合、採用圖文並茂的方式來設計“三評”的內容,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評價內容,憑藉自己的記憶給文字配了插圖,把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可以用電腦製作出來,這種做法在形式上不僅鍛鍊了學生徒手繪畫的造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電腦的操作使用能力,而且,還鍛鍊了學生的設計排版能力和創造能力。

  《美術課程標準》在評價方式的建議上提出: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建立促進美術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通過對美術課的複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評價的職能,不僅增進了師生對本學期教材實驗的認同感,明確了師生在下學期共同努力的方向,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篇三

  一、班級學生分析:四年級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具有了一定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已經初步認識了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了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並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了初步的創新意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對於一些繪畫的基本方法瞭解的不夠深,學生普遍創造性不夠,在本學期將加強訓練。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編寫,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育養成,滿足學生不斷髮展的需要,體現人文關懷,關注學生長期的健康成長。本冊教材共13課,每一課即為一個單元。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造型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色彩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並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奏、工藝製作、玩具、實用設計、欣賞等,這些美術活動都十分接近生活,且可操作性強,很容易吸引學生,也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教學目標:

  1、加強美術基本功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

  2、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和才能的發展,發展學生的形象記憶力、想象力、手工製作能力。

  3、引導學生了解並掌握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學生學習美術的空間,從而讓學生明白美術無處不在。

  四、教學措施:

  1、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深鑽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精心準備,做好課前準備。

  2、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絡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魅力價值。

  3、在課堂上運用範畫,手工範品及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為學生創設輕鬆和諧的學習情境,採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的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形式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美術學習過程中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掌握美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並逐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5、教師加強學習,不斷研究教學方法,提高美術教學教研水平和業務能力。

  6、推薦美術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課外美術興趣小組活動,使他們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