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初一上學期複習要點

  初一上學期的學習接近尾聲,複習地理要點時要注重分清主次順序。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認真記憶重要知識點能讓你在考試中游刃有餘。 >

  ***一***

  1、熱帶氣候:
型別 地表景觀 氣候特徵 主地分佈地區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 全年高溫多雨 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
季雨林
全年高溫,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 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草原 全年高溫,一年分乾季(11—次年5月)和溼季(6月—10月) 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如:非洲大陸
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 全年炎熱乾燥 西亞和北非、
澳大利亞中部
  2、亞熱帶季風氣候:
型別 地表景觀 氣候特徵 主地分佈地區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高溫多雨,四季分明 中國、美國、巴西等國東南部
地中海氣候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南北緯30°—40°大陸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3、溫帶氣候:
型別 地表景觀 氣候特徵 主地分佈地區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落葉闊葉林 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熱同期 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朝鮮半島及附近地區等
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草原 冬暖夏涼,年降水量較多,季節分配較均勻 中緯度地區的大陸西岸。如: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溫帶大陸性氣候 森林草原、荒漠 冬冷夏熱,年降水量較多,夏季多雨 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陸地區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耐寒的針葉林 冬長而嚴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較少 俄羅斯和加拿大
  4、寒帶氣候:
  ⑴、高山高原氣候:主要分佈在中低緯度的山地高原,氣溫較低,降水較少,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顯著為基本特色。
  ⑵、極地氣候:①、苔原氣候: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終年嚴寒,分佈有苔蘚和地衣等。
  ②、終年嚴寒。主要分佈 北極地區和南極洲,無植物生長。
  5.聚落是指人們的集中居住地,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分為鄉村和城市兩種形式。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型別,這裡的居民分別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農業生產活動
  6.早期的聚落大都選擇在地形、氣候、資源等自然條件優越的地點。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工農業生產較發達,聚落分佈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或沒有聚落
  聚落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地形、氣候、水源、土壤、自然資源、交通及經濟狀況等等***P80***
  7.在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聚落的建築外貌、建築材料等因環境而異。如:東南亞高架屋、因紐特人冰屋、黃土高原窯洞、西雙版納的傣家竹樓、西亞小窗厚牆的村莊等等
  8.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資訊。但是,隨著聚落的發展,傳統民居在逐步消失,我們該如何處理好聚落髮展和保護的關係呢?如北京四合院的改造:對四合院進行既符合現代居住要求又不破壞原有風貌的合理改造。
  9.世界遺產可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自然與文化遺產三大類。目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有300多處。傳統聚落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國的“巴黎塞納河岸”、義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國山西的平遙古城、雲南省的麗江古城等已被列入該名錄之中
  10、人類活動可以影響區域性地區氣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庫和灌溉工程等。

  ***二***

  1.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佈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
  2.國界是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它是國家主權範圍的邊界。國界是人為劃分的,有的依據山脈、河流、海洋、經緯線來劃分,有的依據民族、語言、宗教等來劃分。如:美國、加拿大以湖泊為界,法國、西班牙以山脈為界,埃及、蘇丹以經緯線為界P87
  3.國界範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總稱領土P88
  要能在大洲邊界線附近找出橫跨兩大洲的國家。如:埃及跨亞非,土耳其跨亞歐,俄羅斯跨亞歐,巴拿馬跨南北美洲,美國跨北美洲和大洋州***美國的夏威夷群島屬於大洋州***
  4.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1707平方千米、最小的是梵蒂岡***,居前六位的依次是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P86瞭解六國輪廓***
  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世界上人口超1億的國家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美國***北美洲***、巴西***南美洲***、巴基斯坦、俄羅斯***歐洲***、孟加拉國、日本、奈及利亞***非洲******其餘六國均在亞洲***
  6.世界各國政治制度也不一樣,主要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中國為社會主義國家
  7.世界各國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中國一貫主張“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平等互利”的五項原則,以求得世界各國的共同進步和發展8.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地區,例如北美洲的格陵蘭地區,是歐洲丹麥的屬地
  9.根據經濟水平的差異,通常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發達國家,主要分佈在歐、北美、大洋洲,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亞洲的日本。發展中國家有150多個,主要分佈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包括整個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一部分***。目前,中國也是發展中國家
  10.多數發展中國家長期受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侵略與剝削,大量資源被掠奪,導致經濟發展滯後。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些發展中國家抓住全球經濟發展的機遇,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比如新加坡、韓國、巴西。在一些領域,有的發展中國家甚至超過了某些發達國家,如印度的軟體,中國的航天業、核工業

  ***三***

  1.地球緯線的最大周長是赤道,長約4萬km。 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km。
  2.世介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緯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3. 地圖上如果比例尺大,則表示的範圍小,但內容詳細。比例尺的三種形式是數字式、線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經度最廣的是南極洲。
  4.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圖例和註記。世界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
  5. 陸地地形一般有五種形態,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有地殼變動和海平面升降。五帶中,地面得到太陽光熱最少的是北寒帶和南寒帶。
  6. 世界上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我國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楊利偉。 地球表面上,陸地總面積佔總表面積的29%。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
  8.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裡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極洲,有“冰雪高原”之稱的大洲是南極洲。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大陸漂移學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來的。20世紀60年代人們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10.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亞馬孫河。世界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是亞馬孫河流域。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