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就是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1、勤洗手

  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過的地方存活3小時,因此,經常洗手的人能遠離感冒。另外,不要養成揉鼻子、摳鼻孔的壞習慣,這樣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帶到最易被傳染的部位。

  2、多喝水

  大量的水可以將病毒從身體中帶走,防止脫水症***脫水症是感冒的併發症之一***。

  3、有氧運動

  每天進行30-45分鐘的有氧鍛鍊,如散步、騎車、跳舞等,可極大增強人體抵禦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傳染病。

  4、養宜適度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5、養勿過偏

  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

  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願違。

  因此,在進行調理的時候我們應該採取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供養的方法。

  中醫養生養氣血

  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 醫事活動。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養生是指通 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人體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氣血”二字,《黃帝內經素問篇》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景嶽全書》說:“人有陰陽,即為血氣。陽主氣,故氣全則神旺;陰主血,故血盛而形強。人生所賴,維斯而已。”先賢說:“氣血盈,則百病而不生。”我們身體 的一切疾病,都是氣血出現問題而導致的。小到發燒、感冒,大到腫瘤、血栓,這些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都是氣血不暢、氣血不足。

  西醫說人體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元素,而對於中醫來說,人體最需要的就是氣和血。可以說人體就是靠氣血在供養著,氣行血行,氣滯血淤。氣血充足,執行通暢,人 就會健康長壽,否則人就容易得病。只要氣血和順,人體自然不會出問題。所以我們說,養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養氣血。

  人體的五臟六腑、骨骼經絡,乃至毛髮面板都必須依賴氣血的滋養,沒有氣血就沒有生命。只要我們讓氣血暢通,就能百病不生;只要我們把氣血補足,人體的自愈能力就會自動開啟,發揮作用。

  而養氣血又分兩個方面:一是補,通過睡眠、藥物和食物等方法來補充足夠的氣血,氣血充足是人體健康的基礎。二是運,光把氣血補足了不夠,還得把它們運送到身體各個部位,否則還是徒勞無功。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子和說“氣血流通為貴”也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