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中醫養生方法

  在大暑節氣裡有很多的養生技巧。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大暑中醫養生

  大暑時節,靜心養生

  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

  吃藥粥滋補身體

  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因此可選用藥粥滋補身體。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藥等食物,最好以這些食材熬粥或煮湯。也可用新鮮的藿香葉、薄荷葉、佩蘭等煮湯或熬粥。

  食家禽氣血雙補

  冬補三九,夏補三伏。家禽肉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的功效,可氣血雙補,特別適合腦力勞動者、神經衰弱者。

  吃薑暖胃增食慾

  俗語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夏天雖熱,但陽氣在表,陰氣在裡,內臟反而是冷的,容易腹瀉,所以要吃暖胃的姜。姜具有增進食慾、祛風散寒的功效。清晨之時,人的胃氣有待升發,吃點姜可以健脾溫胃,鼓舞陽氣升騰。

  儘量從事“慢”運動

  大暑前後,天氣往往悶熱、潮溼,人體感覺不舒服。因此,大暑養生首先要避開在悶熱天氣下的過度勞動,儘量少出門、少活動。為了讓體內的溼氣散發出來,儘量在早晚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散步等強度適中的“慢”運動。

  “情緒中暑”不可忽視

  持續高溫天氣,不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還會對心理和情緒產生負面影響,出現“情緒中暑”。對年老體弱者來說,情緒障礙可能會使他們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壓升高。因此,應保持樂觀情緒,戒躁戒怒;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冷處理;規律睡眠,戒菸限酒。

  大暑飲食禁忌

  1.忌大量飲水

  中暑的人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屬於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溼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3.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中暑後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

  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忌單純進補

  人們中暑後,暑氣未消,雖有虛症,卻不能單純進補。如果認為身體虛弱急需進補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者是本來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會再捲土重來,那時就更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