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的歷史價值

  《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成功後,將《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來解禁。下面就由小編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的記載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至1927年,主編趙爾巽見全稿已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以《清史稿》之名將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為未定本。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1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曆史。

  史料價值

  《清史稿》彙集了比較豐富的清史資料。由於清朝滅亡時,清廷檔案、私家著述和文化典籍儲存得比較完整,這就為編寫《清史稿》提供了充實的原始資料。

  《清實錄》,從太祖到宣統凡十二朝,

  《清國史》,紀、傳、志、表俱全,清亡前,

  清詔書,又稱《聖訓》,

  清典志四千九百三十八卷;清朝人物傳記、名人年譜等二千多卷;

  清紀事史書《東華錄》等千卷以上。此外,官方對某一具體事件的紀略,私人記某一事件的始末,更是數不勝數。

  總之,《清史稿》取材“以實錄為主,兼採國史舊志及本傳,而參以各種記載,與夫徵訪所得,務求傳信。”《清史稿》集中並系統整理了有清一代的史料,為後人研究清代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素材,這是應該肯定的。

  作者簡介

  趙爾巽 趙爾巽***1844年—1927年***,字公鑲,號次珊。清末漢軍正藍旗人。祖籍奉天鐵嶺。世居萊州。同治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安徽、陝西等省布政使,署理山西巡撫。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署湖南巡撫,是年冬奏准將湖南阜湘、沅豐兩礦務公司併為湖南全省礦務總公司,壟斷全省採礦、煉砂之權,抵制外國侵略者攫取湖南的礦權。倡導教育改革,將長沙所有書院改為新式學堂。後歷任戶部尚書、盛京、湖廣總督、四川總督及東三省總督。武昌起義後避居青島,1914年,北京政府委為清史館總裁,主編《清史稿》,為“二十五史”之一。

  年表

  1867年***同治六年***中舉人;

  1874年***同治十三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安徽、陝西等省按察使,甘肅、新疆、山西布政使;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11月,奉命護理山西巡撫;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署湖南巡撫;

  1904年***光緒三十年***4月,內調署戶部尚書;

  1905年4月,復外調出任盛京;

  1907年3月,奉調繼岑春宣為四川總督,後由其弟趙爾豐代理;

  1907年7月,張之洞入京授軍機大臣,乃以趙爾巽補授湖廣總督,在此期間主持創辦湖北法政學堂;

  1908年2月,復調任四川總督;

  1911年***宣統三年***3月繼鍚良任東三省總督,並授欽差大臣; 辛亥革命後息影青島;

  1914年,袁世凱委任其為清史館館長,主編《清史稿》;

  1925年2月,段祺瑞舉行善後會議,推其為正議長。5月,又聘其為臨時參政院參政,並被指定為參政院院長;

  1927年,《清史稿》完稿,旋即逝世於北京。

  遺著有《刑案新編》、《趙留守攻略》等。

  現有趙爾巽墓位於北京市懷柔縣懷北鎮神山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