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黑板報

  一片艾葉,滲透情意的芬芳;一條龍舟,搏出熱情的高漲;一個粽子,裹滿生活的蜜糖;一杯米酒,碰出笑聲的歡暢;一聲問候,願你意氣飛揚。端午節快樂!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

  資料:端午節的第二個起源

  端午節除了有紀念屈原一說之外,第二種端午起源的學說是聞一多先生提出的。很多記載都顯示,端午的起源跟龍是有聯絡的,所以聞一多猜測,端午節的來源不是紀念屈原。

  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屈原五月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

  同時,聞一多又舉了幾個文獻上的例子來支援他的學說。這些記載也都顯示,端午的起源和龍有著密切的關係。聞一多據此推測,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長江下游吳越民族的節日。自古相傳,吳越是斷髮文身之國。至於斷髮文身的目的是在“象龍子”,以避免傷害。《漢書•地理志下》應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像龍子,故不見傷害也。”聞一多的結論是,端午應是個以龍為圖騰的民族舉行圖騰祭的日子。也就是說,一個龍的節日。

  這些說法固然解釋了某些特定的現象,但若將其中任何一說,視為端午的單一起源,則未免有以偏概全的遺憾。與其如此,還不如說,惡日及龍圖騰,都是端午可能的源頭。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它們互相融合,直到屈原傳說的加入,為它們添上了新的動力,端午才從此茁壯而成為一個重要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