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避孕藥的用法

  避孕藥能緩慢釋放雌激素和孕激素,從而阻止卵巢排卵達到避孕的目的。雖是簡單方便的避孕方法,但是不能過分依賴,否則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危害。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常規避孕藥的使用方法。

  常規避孕藥的使用方法

  少吃甜食、少喝酒防感染。通常長期口服避孕藥可以減少附件炎、宮外孕的發生。但血糖控制不佳、喜歡吃甜食、喝酒或免疫力低下時,服避孕藥可能引起酵母菌感染。建議服藥期間儘量少吃甜食,少喝酒,必要時遵醫囑用抗真菌藥治療或換用其他避孕方式。

  多喝水防血栓。吸菸、超重、年齡超過35歲、剛生過小孩的女性,服避孕藥後出現血栓的風險相對較高。這些人群可諮詢醫生後選擇新型避孕藥,服藥後多喝水、多運動,注意監測凝血指標,也可預防血栓的發生。

  多眨眼緩解眼乾。服避孕藥後,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可能引起乾眼症,從而影響視力。一旦感覺視力有所下降,應儘快就醫。如果只是覺得眼睛幹,視力沒有受到影響,可通過多眨眼、多喝水緩解症狀,必要時遵醫囑滴生理鹽水或人工淚液。

  此外,很多女性擔心吃避孕藥會發胖。其實,目前很多新型避孕藥含高選擇性的孕激素,發胖的副作用很小,正確用藥時獲益遠大於風險。少數女性在經期前後容易偏頭痛,服避孕藥後加重,此時可諮詢醫生後服止痛藥緩解,或換用長效口服避孕藥。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因為副作用隨意停用避孕藥或減量,如果服藥後出現明顯異常,應及時諮詢醫生或藥師。

  避孕的正確方法

  如今,避孕已成為女性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國外調查資料顯示,在歐洲,15~45歲女性使用複方口服避孕藥的最高比例達40%。但據2001年和2006年中國國家計生委的調查顯示,內地適齡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藥的比例卻很低***2.6%***,並且以緊急避孕藥為主。這種差別主要是因為中國女性對避孕藥品瞭解較少,對含激素類藥品抱有誤解並擔心長期服用會造成不孕等。

  1、緊急避孕藥: 每年最多使用三次

  目前避孕藥在我國的使用主要以緊急避孕藥為主,相當多的人將緊急避孕藥作為避孕方式的首選。緊急避孕藥作為一種未採用避孕方式或者避孕失敗的事後補救措施,確實可以給使用者提供便捷的避孕效果和心理上的安全感;但許多使用者對這一方式認知的不足與偏差,也使得緊急避孕藥在國內常常被濫用。對此婦產科專家表示擔憂:緊急避孕藥含有大量孕激素,這對女性身體的傷害很大,例如可以導致女性月經週期和內分泌系統被擾亂等,不可作為日常避孕之選。而目前緊急避孕藥在國內的使用很不規範,很多女性一年使用五六次之多。專家建議,緊急避孕藥每年使用最多不超過三次,每月使用不超過一次。

  2、複方口服避孕藥 :國外主流避孕方式

  複方口服避孕藥由於相應的激素含量很低,副作用也比較小,在國外已經成為主流的避孕方式。但因為含有激素,許多中國人誤認為長期服用複方口服避孕藥會增加腫瘤的患病風險。事實恰恰相反,研究顯示,複方口服避孕藥具有降低某些婦科腫瘤患病風險的作用。如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個專題工作組釋出的公告就指出,複方口服避孕藥通過抑制排卵和降低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能起到預防卵巢癌的作用。另外雌激素在低劑量使用時,能夠抑制子宮內膜的過度增生,使子宮內膜定期脫落、排出,並能修復內膜,減少月經週期中不規則出血;孕激素則可轉化內膜,從而降低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同時,複方口服避孕藥可以通過抑制排卵,使機體激素水平在月經週期中相對穩定地處於較低水平,從而改善許多與月經週期相關的症狀,包括經前期頭痛、情緒改變***抑鬱、易怒、易激動、焦慮等***、乳脹、腹脹和水腫等。另外,服用後對於一些婦科疾病也有積極作用。

  而對於一些女性所擔心的,長期使用複方口服避孕藥會帶來不孕風險的問題,目前已有大量的臨床研究證明,複方口服避孕藥是一種可逆性避孕手段,停藥後很快可恢復生育能力,使用者不必為此擔心。2007年歐洲進行了一項6萬例口服避孕藥的主動監測研究***euras-oc******,其中對兩千多名服用避孕藥停藥後的婦女生育能力恢復情況的觀察顯示,停止服用避孕藥後經過一個月經週期有21.2%婦女懷孕,這個比率和同年齡未服用避孕藥的婦女懷孕率相當。停止服用避孕藥後一年有79.4%婦女懷孕,其結果也和同年齡未服用避孕藥的婦女懷孕率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