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與性健康的論文

  你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性健康與生殖健康的科學知識,下面小編給你整理了,一起來了解吧!

  一:

  1 性健康與生殖健康的概念

  1.1 什麼是性與性健康

  什麼是性?世界衛生組織主辦的刊物《生殖健康研究的進展》提出:性是一個貫穿人類整個生命的中心環節,並且包括性、性別身份和角色,性取向、性興奮、愉悅,隱私和生育。性經歷是以思想、幻想、意願、信任、態度、價值、行為、實踐、角色和關係等方式表達。雖然性可以包括所有這些範疇,但不是所有這些都總是能夠經歷或表達的。性受到生物學、心理學、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倫理、法律、歷史、宗教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影響。性生活過程是一種複雜的生理活動過程,影響其過程的因素很多,包括生活中的各種活動都可造成一定影響,例如知識結構、思維習慣及性行為方式,飲食結構及習慣,居住環境,社會因素,人事關係等,既可影響人體內環境和精神生活,也可相互影響,因而通過主動調節外界因素可對人體內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達到防病治病的積極作用,從而保證性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將“性健康”定義為:通過豐富人格、人際交往和愛情方式達到性行為在肉體、感情、理智和社會諸方面的圓滿和協調。因此性健康包含了性生理、性心理的完全健康,兩性社會交往的調適,並且不應受性病的威脅。人的一生中只要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就可以保持和增進性的健康。

  1.2 什麼是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一詞由英文“Reproductive health”翻譯而來,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國際人口與發展行動綱要》中明確提出:生殖健康就是指人類及其個人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涉及與生殖有關的一切活動,均應在生理、心理和社會諸方面處於完好的健康狀態。也就是說,人口的生殖健康不僅僅是自身生殖系統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其圍繞生殖有關的一切活動都要遵循社會法律法規、社會道德以及健康的性文化觀念,這才是生殖健康的真正內涵。

  1.3 性健康與生殖健康的關係

  生殖健康與性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首先生殖健康可以促進和改善人類的生育能力和生育質量、降低各種遺傳疾病的發生,提升人類的身體素質和身體健康狀況;其次生殖健康人群在圍繞與生殖有關的一切社會活動過程中都要符合不同社會階層的道德標準,對提升人類思想素質有著不可取代作用和影響;相反良好的人口素質又能促進人類生殖系統和社會活動的健康和諧,二者既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必須研究和制約影響生殖健康的有關因素,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宣傳生殖健康的有關知識,培養人們養成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生殖習慣和觀念。

  2 科學對待性健康與生殖健康

  科學是教育無知、去除愚昧、促進健康的法寶。性健康教育要與科學發展同步,要整合當代多學科的科學研究成果,探索科學的性健康方法和性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當代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工程技術、醫學、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諸多學科的發展促進著性科學研究,許多研究成果已經成為性健康教育的內容。同時,多學科專家、學者攜手做性健康教育工作,一起解決複雜的性健康問題,才能使性健康教育的水平和實際效果不斷提高。

  性健康教育是面向大眾的事業,需要紮實的理論功底,但不是高深的理論研究。在本質上,性健康教育屬於科學普及的範疇。一方面,既然是科學“普及”,就必須通俗易懂,避免晦澀的語言、“高深的”理論表述,避免使接受者不得要領;另一方面,既然是“科學”普及,就要不折不扣地堅持科學原則,自覺地與庸俗、低俗的東西劃清界限。

  3 影響性健康與生殖健康的因素

  3.1 社會因素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約束、制約生產力發展諸多因素被解除,生產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與此同時人們的意識形態、道德標準、性文化觀念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異,有些方面違背了人類生殖健康理念,潛移默化的影響了生殖健康的水平。

  3.1.1 社會監督、制約機制不健全,忽略了生殖健康在整個國民素質提升的意義 為保障生殖健康和人口質量,我國先後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十餘項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的建立對維護我國公民生殖健康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在使用和貫徹過程和細節中還存在著走形式、走過場、監管執行不作為現象,有的甚至把其作為權利和利益的象徵。同時近年來,我們對市場經濟下的一些社會問題重視不夠,有些制度和法規與現實不同步,阻礙了生殖健康保健工作的開展與執行。例如:文化發展方向與社會公德教育有脫離國情的傾向,一些先富起來的個別人,家庭觀念混亂,包二奶、取二房現象抬頭,併成為一種時髦;這些問題暴露出監管、制約、輿論機制的漏洞和缺陷,既影響了廣大婦女的身心健康,敗壞社會風氣。

  3.1.2 婚姻法婚前強制體檢政策取消出現了諸多弊端 雖然過去的婚姻法常規體檢中存在著一些不規範現象,屬於監督、實施、宣傳機制不健全所致,非婚前健康體檢本身問題。而取消婚前體檢之後,由於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偏低,自願體檢等同於不用體檢,使得遺傳病、傳染病等危害生殖生育的疾病不能及時發現,既損害了生殖健康,也影響了家庭幸福與生育質量。

  3.2性保健、性文化教育滯後

  3.2.1 性早熟與文化傳媒的多樣性,導致青少年性活動提前,保護意識淡漠 我國10~24歲的青少年佔全國總人口的26%,而青少年的模仿與創造力旺盛,缺乏社會責任感,個人行為單純,結果使得大學生、中學生意外懷孕、流產率呈逐年增加趨勢。出現這種現象除了受社會因素的影響外,關鍵在於性健康教育、性生理宣傳以及社會道德教育存在避重就輕、方式滯後的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3.2.2 性服務行業的興起 以性服務為經營模式的行業遍佈在娛樂、旅店、理髮、集貿市場、飲食等行業,形成了有組織、有保障、有一套工作程式的經營模式。與此同時大量的淫穢錄影、網路遊戲、影視作品出現在不同層面,人們舉手投足之間都會受到與性有關的文化作品的騷擾。在一些人群中性生活隨意到如家常便飯一般,婚前性行為的發生比例幾乎達到50%之多;群居模仿、***、性亂等模式成為有些人群引以自豪的生活方式。這些現象導致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廣泛流行,嚴重影響了人類生殖健康。

  3.3 性傳播疾病***STD***、遺傳疾病、地方病防治因素

  近年來STD感染病例在不斷增加,特別是非淋、溼疣、皰疹、梅毒、艾滋病等五大疾病呈明顯的上升勢態,加之我們在此類疾病的防治上存在著嚴重的漏洞和弊病,給人們的生育、性生活、家庭和睦、精神狀態以及經濟狀況帶來諸多不良後果,嚴重影響了男女泌尿生殖系統的健康,影響了社會、家庭的穩定和諧。目前我國重點監測的8種STD中淋病、梅毒、艾滋病被列入乙類傳染病重點控制,可見STD的危害性,已經成為籠罩在人們心頭的一片陰影,急需全社會的關注和衛生工作者的重視。

  3.4 人們生育觀念的變化對生殖健康的影響

  目前,性別鑑定、墮胎、重男輕女現象,在有錢有勢人群及傳統觀念強烈的人群中屢見不鮮。人們性生活的開放,性保健、生殖保健意識的淡漠,婚前懷孕,藥物流產、刮宮、無痛人流引產到處氾濫,併成為某些醫療機構掙錢的重要途徑。這些生殖、生育觀念的變化,造成女性生殖道疾病、藥物畸形、胎傳疾病明顯增多,嚴重影響了生殖健康和生育質量。

  3.5 生活習慣、醫療、食品衛生的影響

  高科技防腐蝕品、食品新增劑、乳化劑、色素、快餐食物、瘦肉精、礦泉水、農藥新增劑、飼料新增劑、植物生長素等食品可危害身體器官及生殖系統;飲食或食品單一可造成微量元素鋅、硒、銅等缺乏,導致少精或無精症;工業汙染導致食用海鮮中汞含量增高,長期食用造成男性不育;生活習慣、交通空氣汙染、吸菸、飲酒、過度夜生活、空調、手機、電腦等可以影響精子和生育質量;藥物如激素類藥物、化療類藥物、避孕藥、抗生素可以造成性功能障礙、不孕不育。特別是醫藥行業受市場因素影響,存在不規範使用抗生素、過度用藥、濫用藥現象,嚴重損害人類的身體健康。

  3.6 精神和心理因素的影響

  各種因素可導致長期精神緊張和壓力、心情不愉快、情志不暢,如:家庭不和、失業下崗、偏僻孤單職業者、流動人口居住條件差、私有企業高強度工作、社會傳統習俗壓力等,都可以造成生殖系統的損害,引發性功能障礙、月經失調、內分泌紊亂。

  4 維護性健康與生殖健康的幾點措施

  4.1把生殖健康教育與性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

  性健康不僅包括健全、健康的生殖系統、性行為能力,而且包括健康的性心理、性活動和有關性的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健康有著豐富的道德內涵,良好的道德修養是性健康的基本保障。

  性健康教育的實質是傳遞科學的性健康知識,宣傳科學的理念和方法,使人們認識、理解、接受科學。科學是對客觀事物內在規律的認識。認識了性健康的規律,自覺地遵循規律,人的行為就既有利於自身,也有利於他人、有利於家庭、有利於社會;缺乏對規律的認識,違背規律,人的行為則不利於自身,不利於他人、不利於家庭、不利於社會,甚至造成危害。性健康教育的基礎是科學。

  近些年來,青少年的性行為、生殖觀念等問題一直得不到合理的教育引導,因此而導致的生殖系統疾病讓人擔憂。所以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是一項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工程,僅僅依靠學校的教育是不夠的,同時要求我們健康教育職業人員還應當深入到青少年的性文化、生殖發育科普的工作中去。

  4.2 加大性健康教育科普知識宣傳力度,培養人們正確的性行為和性觀念,保障青少年生殖健康

  建議把思想品德和生殖健康教育做為必修課程納入教學工作;同時加強對文化網路市場的整頓,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對待生殖與性行為問題,向大、中學生宣傳避孕措施及安全套使用;宣傳藥流、人流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免費宣傳婚前醫學檢查的意義、生殖遺傳疾病的危害,宣傳性生活知識及生殖感染疾病的防範等知識。

  完善性健康與生殖健康的目標,需要有漫長的社會實踐過程,特別是在一些薄弱的方面,如流產、性服務、性傳播疾病防治、青少年性健康保健、醫療服務質量等問題更應給予特別的關注。

  二: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東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流,已禁錮幾千年的性科學有了長足進展,開展性科學的研究、代寫碩士論文範文性知識的普及既是社會進步的必然,也是人們對高質量的精神生活不斷追求的重要標誌。但是我國目前青少年性發育成熟年齡明顯提前,而性心理髮育又相對滯後1[],由於缺乏科學的性知識和正確引導,他們往往處於性愚昧,對性充滿困惑和對性知識的神祕嚮往的狀態。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的性知識的主要來源並非知識學習、積累和提高的場所———學校,這導致了他們對性的相對無知以及性心理的不成熟和與之相關的是非鑑別和防範能力的缺乏,而出現了一部分青少年的婚前性行為、未婚妊娠、性病、代寫碩士論文範文艾滋病感染等,由於對這些問題的認識不足,錯誤的性觀念還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與性有關的嚴重的社會問題和後果。因此,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是我們醫學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社會發展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特別是對於醫學生而言,通過學校系統學習性生物學、性心理學、性社會學及性與生殖健康相關知識顯得尤其重要,因為作為一名醫學生不僅自己要掌握性醫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肩負向社會提供性醫學服務的重任。本文擬對本校開設性醫學課程的體會發表一點意見。

  我國醫學院校性醫學課程開設的現狀長期以來,由於受封建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對性本身及人類的內在聯絡知之甚少,愚昧和無知給正常的性塗上了神祕的色彩,對性問題採取迴避的態度,要麼給以莫名的曲解。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被禁錮幾千年的性知識得到了全面的普及,性醫學也獲得了長足的進展,這標誌著人們對人類生活質量的不斷追求達到了新的境界。然而,在當前的性醫學教學中,除了薛兆英等主編的《現代性醫學》***第1版***、馬曉年主編的《現代性醫學》代寫碩士論文範文***第2版***及江魚、姚德鴻主編的《性醫學》作為教學參考書外,尚無其它有關性醫學的專業教材。很多醫學院校至今仍未把“性醫學”當作一門獨立的學科納入課堂教學內容,學生只能通過諸如“生理學”“、婦產科學”“、泌尿科學”等相關學科來進行零散、膚淺甚至是片面的間接瞭解,缺乏系統性、完整性和科學性。對性心理、性功能障礙等方面的知識仍較膚淺與不足且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作為醫學院校的學生,如果在校期間不能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這一領域的知識,無疑會在知識結構上形成缺陷,不利於他們的長遠發展和在今後的臨床工作中正確診斷、治療與性醫學相關的疾病。

  性醫學課程開設的必要性作者曾在醫學生中開展了對性行為態度及生殖健康知識的調查[2],結果顯示:約20%的學生對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識瞭解不全面,且相關知識的主要獲得途徑是報刊雜誌、電視廣播以及朋友代寫碩士論文範文,而從父母、學校處獲得這些知識,尤其是性與避孕知識的比例甚少。對避孕知識和無保護性性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估計不足,往往是造成未婚先孕、人工流產和性病感染等的潛在因素。有的學生對一些正常生理現象和已經引起全世界廣泛注意的問題,如手淫、性傳播疾病和艾滋病的相關知識模糊,甚至錯誤,醫學生如此,其它學科或領域的青少年對這些知識的瞭解和掌握程度就更不容樂觀。這反映出學校這個重要的教育渠道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以至造成醫學生這方面的知識相對缺乏和不足,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教育環節的一個疏漏。因此,在醫學生中開設性醫學課程是必要的,通過性醫學課程的系統學習,使醫學生能全面、系統和科學地掌握性醫學的基礎理論,為今後從事性醫學、婦產科學、男科學、計劃生育等臨床和研究奠定基礎,對臨床上存在性問題和與之相關疾病的患者,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教學體會在過去4年的教學中,我們已將《性醫學》作為臨床醫學生殖醫學專業方向五年制本科生、婦幼衛生專業三年制專科生的必修課以及全校臨床醫學和非臨床醫學專業的選修課,在性醫學課程內容的設計上以性器官的解剖、代寫碩士論文範文發育、性生理及性心理為基礎,性行為、性臨床及夫妻性生活的協調為重點,性傳播疾病的防治、同性愛及性的道德規範等內容為擴充套件,使醫學生通過學習有比較紮實的性醫學的發展史、性生物學、性心理學、性臨床學和性社會學及其它相關知識的基礎理論,為今後的臨床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性醫學的課堂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認識正常的性生理現象,如手淫、性衝動等;教學方法上,注重學時和內容的合理安排,教學方法和效果的有機結合,根據教學內容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採用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如艾滋病的防治採取了用小遊戲、角色扮演等互動式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並結合多媒體,使教學內容和方式更具視覺衝擊力及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