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三課畢昇的夢想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三課《畢昇的夢想》小編在此整理了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三課《畢昇的夢想》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三課《畢昇的夢想》

  傍晚,美麗的杭州小城籠罩在一片濛濛煙雨之中。一個叫畢昇的人在雨中慢慢地若有所思地走著,好像絲毫沒有感覺到早春的小雨已打溼了他的衣衫。

  畢昇是一家書坊的印刷工。最近他被一件事困擾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原來,他在印刷書的過程中,感覺到他們所用的雕版印刷方法實在太不方便。每印一部書,都要事先在硬木上刻好版,一頁書就得刻一塊版。一本大部頭書,要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刻完。另外,要佔用許多房屋來存放書版,還要防止蟲蛀鼠咬、受潮變形。愛動腦筋的畢昇就想:能不能用一種新的印刷術來代替雕版印刷呢?

  畢昇機械地走回家,在妻子的提醒下,默默地換完衣服,開始幫妻子燒火做飯。火光映紅了他的臉,映亮了他那雙沉思的眼睛。

  他曾經想到過一種方法,就是用一個一個的單字來排版,用完後還可以拆開再用。可是,他用木頭製成的單字試驗了好多次,都失敗了。因為木活字受木紋疏密的影響,沾水後就會膨脹,導致了版面高低不平,印刷效果極差。而且,木活字用蠟和松香等粘連後,不容易取下來,不便於第二次使用。為此,畢昇冥思苦想了很久也沒找出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來。

  現在,畢昇坐在灶前燒火,心中念念不忘的還是這件事。他一邊燒火,一邊自言自語地說道:“怎麼才能找到一種既不吸水,又可以刻字的東西呢?”他的妻子聽見了,指著旁邊的瓦罐,說:“這不就是不吸水的東西嗎?但不知能不能刻字。”一句話讓畢昇茅塞頓開,他猛地一拍腦袋:“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說完,他立即跑出家門。他覺得眼前豁然開朗,一點兒也沒有聽到妻子在後面的呼喚。

  興奮地畢昇跑到附近的一個窯場。在燒窯工人的幫助下,他用一種很細的黏土做成小塊,晾乾後用刀刻上字,然後放在窯裡燒硬。一個個很堅硬的單字就這樣製成了。他又找來書本大小的一塊鐵板,在上面敷上一層松脂、蠟和紙灰,再在鐵板上放一個鐵框,把一個個活字排進去。排滿一框後,放在火上讓松脂和蠟稍微融化,再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等到冷卻凝固後,框內的活字就變得平整而堅固,成為完整的一版,這時就可以上墨印刷了。

  畢昇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發明了活字印刷術。與手續繁複的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既省工又省時,把印刷技術大大推進了一步。

  後來,活字印刷術傳到了朝鮮、日本、越南、埃及以及歐洲,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三課《畢昇的夢想》教材分析

  教學要求

  1. 利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自主學習本課生字,並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聯絡上下文和自己已有的積累,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畢昇的執著和活字印刷術的深遠影響,聯絡上下文,體會句子在文章中的表達效果,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美詞佳句。

  教學準備

  教師:蒐集有關畢昇的資料。

  學生:蒐集有關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資料和相關的故事。

  教學建議

  畢昇,一個書坊裡普通的印刷工,他卻有一個夢想:用便捷的印刷術取代傳統的笨拙的雕版印刷術。為了這個夢想,他不斷地思索,不斷地實踐,在一次偶然的提醒後,通過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一個造福於世界文化的偉大發明。

  讀完這篇課文,我們要在腦海裡牢記:夢想的實現在於實踐,在於執著的追求。

  全文共有8段,第1~6段告訴我們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那一波三折的過程:“若有所思”“困擾”“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機械”“沉思”“好多次”“冥思苦想”“念念不忘”“自言自語”這些詞語揭示了艱苦而又執著的探索過程。

  這一部分作者的表達方式新穎,巧妙運用插敘,第1段先把讀者的目光引到畢昇若有所思的人物形象上,第2段告訴讀者畢昇的身份和思索的原因;第3段再次把讀者的目光引到畢昇深思的眼睛裡,然後在第4段告訴我們畢昇已經歷過的種種嘗試,文章行文自然流暢,讀來可信。

  第7~8段告訴我們畢昇的活字印刷術成功後的好處以及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全文以樸實的語言把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過程娓娓道來,讓我們如同回到畢昇的身邊,和他一起分享活字印刷術的甘苦。

  本課教學重點是從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過程中體會他的執著精神。

  建議本課用1~2課時。

↓↓點選下一頁檢視《畢昇的夢想》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