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術教學論文

  美術教學是所有學科中難度較大的科目。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美術理論研究與美術教學

  美術作為人文學科之一,它包含著美術實踐與美術理論兩個方面。從思維科學的角度來看,美術實踐與美術理論各自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同時,它們之間也存在著某些交叉與互補的關係。美術實踐主要是通過形象思維的過程來完成的,但它並不完全拒絕邏輯思維的方法;美術理論則主要是通過邏輯思維的過程來完成的,但它亦不排斥形象思維等非邏輯方法的應用。

  抽象思維作為一種基本的思維型別,它主要是指應用概念、判斷、推理等形式反映事物內在本質和一般規律的過程與方式。它是通過邏輯方法而獲得認識成果的。邏輯是一門以推理形式為主要研究物件的科學。推理是以一個或幾個命題為根據或理由以得出一個命題的思維過程。作為根據或理由的那一個或幾個命題是推理的前提,由前提得出的那個命題是推理的結論。

  我們強調邏輯思維在美術理論研究中的重要性,但並非排斥非邏輯思維的價值與地位;恰恰相反,由於美術理論研究的物件具有較強的實踐特徵,這種實踐特徵本身又具有鮮明的非邏輯思維因素,因而,不僅在理論研究的過程中需要非邏輯思維方法的補充,同時在對研究物件做出客觀和科學的認知時,還需要研究者必須對非邏輯思維方法有一定的把握,在某些方面,它還要求研究者甚至要具備非邏輯思維的實踐經驗。我們無須要求每個理論家都必須是實踐家,更無須要求每個實踐家都必須是理論家。但對視覺形式的感知與體驗,卻應是從事美術理論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沒有這個前提,一切“理論”必然建立在虛無之中,這亦是美術理論研究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特徵,這個特徵也是美術自身特徵所決定的。我們認為它甚至應該成為從事美術理論研究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

  美是客現存在的,現實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大自然等給人們帶來無窮無盡地美的享受。但是,人們明明生活在“美”的身邊,卻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於缺少美的“發現”,即審美。中學美術教育就是要通過審美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可見,在中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審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識別水平和鑑賞能力,培養學生健康的、高尚的審美能力。 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身心發展的速度加快,他們的審美心理也明顯的由低階向高階發展。根據這個特點,在美術課的審美能力培養教學中,注重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身心發展的速度加快,他們的審美心理也明顯的由低階向高階發展。根據這個特點,在美術課的審美能力培養教學中,注重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 欣賞大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大自然把一切美好都展示給了人們:冬天白雪下的樹、秋天飄飄的紅葉、夏天碧海黃沙、春天草綠花紅、青山綠水、旭日斜陽、藍天白雲、奇花異草……自然界絢麗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我們獲取表象的豐富源泉,我們應該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觀賞大自然和接觸生活,讓他們從中體會到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美,讓學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藝術上的美都來源於生活。讓我們領著學生放飛思想,把美術課堂搬到室外去,然後再把課外直接獲取的表象知識帶回課堂內,讓斑斕的景色在課堂中釋放光彩。

  正如羅丹所說:“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看別人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在欣賞自然界中,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置身於美好的自然環境中,對學生的審美培養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藉助生活表象,開啟想象空間。對於欣賞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動地進行“再創造”,這就要依賴於學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是審美活動中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說,沒有想

  象就沒有審美鑑賞和藝術創造。

  在教學過程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形象思維來分析、研究、綜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對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綜合,進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開啟自己的想象空間,填滿無限遐想的想象。比如把人物的生活、思想、性格的某一部分抽象出來,加以分析,瞭解它的意義,然後藉助想象,把各方面再結合為統一的一個整體,重新在頭腦裡形成新的人物形象,這樣的形象思維捨棄了人物或事物次要的、非本質的部分,突出和保留了它們的感性部分和本質部分的特徵,從而使物件的形象更加生動、清晰、具體。讓我們在想象中,領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二、 辨明是非,提高審美理解能力。在培養孩子審美素質時,必須使之樹立健康的審美觀,才能辨別美和醜,從而愛美,並接受美的陶冶。中學生喜歡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使學生受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教師的審美觀點對他們也起到直接的指導作用。所以,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教其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如:在繪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能直接看到教師作畫的具體過程,讓他們在掌握繪畫技能的同時,感受教師的每一筆和每一畫所表現的對大自然和社會生活進行審美觀。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這些範例及大師名作來進行講解,感悟作者的審美品質。

  只有當孩子們養成健康的、正確的、高尚的、積極的審美觀和精明的識別能力;面對—幅幅美術作品時,才能夠深入地理解和體會作品中人物的高尚品質和作品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也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分清它們的本質,從而提高學生的鑑別水平,增強他們熱愛真、善、美和憎恨假、醜、惡的感情判斷能力,從而可以達到我們真正的育人目的。

  三、 苦中求樂,提升審美創造能力

  這是一種創造美好事物的能力,需要人們嘔心瀝血,勤學苦練,並學習一些技法理論才能提高。1469年,還是兒童的達?芬奇開始學畫,老師對他要求很嚴格,要他照著雞蛋寫生,他一開始還挺認真,後來畫得不耐煩了,便馬馬虎虎畫些圈。老師批評他說:“在1000只蛋中,從來沒有兩隻形狀完全相同的;即使一隻雞蛋,只要變換角度去看它,形狀就不同了。我叫你畫蛋,就是訓練觀察、把握形象、表現事物的能力,這是基本功,不能輕視!”達?芬奇於是專心畫蛋,終於成為大畫家。

  其實,寓學於樂是審美教育的一大特點。畫一幅畫時,我們可以唱—支歌、跳一個舞,或讀一首詩,在磨練中自尋快樂。如在畫鵝時,可以讀《鵝》這首古詩,在畫《春天來了》時可唱上一首兒歌《春天在哪裡》,在製作完成—件頭飾後,可讓學生帶上頭飾跳個舞或扮角色表演,這些都是中學生們喜歡的事,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學生又學到了知識,他們在玩中學,也在玩中獲得了美的享受與樂趣,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更能激發起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美術教育的範疇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培養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樣的,絕不能把審美教育簡單地理解為是加強美術教育中的美術欣賞課,更不能把審美教育與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對立起來,而應在技能訓練的同時,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美術文化修養。要把學生引向自然、走進生活,促使其知、情、意、行方面得到全面地發展。

  篇2

  淺談中學美術教學中的美術語言使用技巧和方法

  近年來,很多美術教育工作者都十分廣泛的使用“美術語言”這一詞語,對它的定義我國教育部在2001年7月頒發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試驗稿***》中是這樣表述的:“美術語言,即造型藝術的基本構成因素,如點、線、形狀、色彩、結構、明暗、空間、材質、機理等,以及將造型元素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樣和統一,對稱與平衡,節奏與韻律,對比與和諧等。”

  一、現階段我國中學美術教學中美術語言的教學情況

  我國大部分的中學美術教師都能夠積極的把美術語言引入到教學當中,相信美術語言對於美術教學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可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1.一些美術教師在美術語言教學方面的觀念比較陳舊

  從教學目標來看,還有一些教師不能夠深刻的認識美術本體價值,一位學者曾這樣說到:“我們的教學基本上忽視甚至放棄了看懂這一感受和欣賞‘美術語言’的極端,試圖達到運用水平”。從教學方法上看,很多美術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比較單一,沒有興趣探索各個課型的美術語言教學方法,認為美術課就是在課上看看、做做、玩玩,迎合中學生的喜好,具有明顯的娛樂化傾向。從教學評價上看,沒有比較明確的顯性知識和技能目標,多數評價都流於形式,缺少實效性的評價,美術語言的教學評價也就無從談起了。

  2.中學美術語言教學的實施相對落後

  從教科書方面來看,自從新課改實施之後,中學的美術教科書版本非常多,可是在各個不同版本的教課書當中,編者都有意的迴避對美術語言的解讀,不能系統性的安排美術語言知識,因而就使很多美術教師和學生都誤以為美術語言知識不重要。從課程內容的設定上來看,現在各個學年段的美術語言教學還沒能夠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內容體系,更有很多美術教師下大力氣搞綜合課,加入了過多的非美術的因素,使得美術本體式微。而從課程資源的開發方面來講,各種課型的美術語言教學的案例開發比較滯後,阻礙了美術教學的順利開展。

  3.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美術教學當中,很多教師憑藉著自身的主導地位,這樣就會使得活動的預設程度太高,用教師的自我分析來代替學生們的獨立思考及實踐。繁瑣的教學分析和活動佔用了大部分時間,所以學生很少有時間在美術課堂上進行美術語言的實踐,因而就很難對學生的情感態度、知識技能、價值觀等產生比較良好的後續影響。

  二、中學美術教學中的美術語言使用技巧和方法

  1.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重點培養中學生的美術語言思維

  中學美術教師必須對新課標的內涵進行重新的解讀,從而提高對美術本體知識的認識。相應的美術教師必須打破傳統教學觀念束縛,勤于思考,不斷進行學習,更新知識體系,勇於實踐,從而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相應的美術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有效學習美術課中的美術語言知識,更要教誨學生在以後的學習及生活當中有效的應用美術語言知識,從而實現學以致用。

  2.重視中學美術語言教學的系統性及有效的評價

  赫伯·裡德對美術課業曾經有這樣一種論述:“如果在幼兒階段,這些活動可以稱為‘遊戲’活動,在小學階段稱為設計,然後在中學階段合而為建設性課業。”相應的中學美術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相互銜接、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充分認識學生掌握相應的美術語言知識要經過一個長時間的學習和實踐。要把美術語言教學的目標當作顯性的目標納入到相應的目標為度,教師可以運用各種評價方式,引導中學生使用相應的美術遠遠對某些美術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從而有效鞏固其所掌握的美術語言知識。

  3.創新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

  首先,教師要引起中學生的學習意向。美術教師在匯入相應的新課程是所設定的情境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啟用狀態中的思維更容易使學生在美術語言認知和情感方面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在充分料及教科書相應內容的基礎上,美術教師還要積極聯絡學生們的實際生活及身邊的事物,從而增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這種形式學生也更樂於接受。

  其次,明確相應的學習內容。美術教師可以嘗試著把美術語言和文化主題進行巧妙的聯絡,這樣學生就能夠在感受人文性的同時,學習到相應的美術知識。此外,教師還要儘量讓學生對接觸一些具有現代代表性的美術作品或者流行的影響,從而體會美術語言的豐富性,感受美術本體的藝術魅力。

  最後,調整學生學習的形式。美術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實際的生活及學習當中把學到的美術語言進行運用,有效引導學生利用實踐、觀察、研討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去發現美術知識、獲得知識,最終解決相應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探究美術語言的熱情,更可以積極的培養學生們的中東探究、自主學習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論

  美術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更能夠有效的薰陶其性格,促進其健康心理的形成。美術語言教學在中學美術教學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應的美術教師必須予以充分的重視,並採取有效的方法和技巧進行美術語言教學,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