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濟統計問題的若干思考

  什麼是統計學?統計學有什麼作用,對於寫好一邊統計學的論文十分重要,那麼該如何來寫好這篇統計學論文呢?

  統計學是通過搜尋、整理、分析資料等手段,以達到推斷所測物件的本質,甚至預測物件未來的一門綜合性科學。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數學及其它學科的專業知識,它的使用範圍幾乎覆蓋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

  摘要:企業經濟統計是指相關統計人員通過完整、準確、全面的資料不斷分析出企業的經營情況,積極找出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的提出解決措施的過程。21世紀的今天,我國企業改革不斷加深,他們在發展中既存在機遇,也存在挑戰。就當前的形式來說,知識經濟對企業的准入門檻越來越高,企業的經濟統計工作在為企業生產提供各種有效的資訊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要被迫適應知識經濟的發展趨勢,本文就企業經濟統計相關問題展開論述。

  一、企業經濟統計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企業的飛速發展,我國確立了相關的現代企業制度,這使得我國的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而企業經濟統計作為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的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具體表現在它能夠及時的將資訊提高給高層領導者,幫助他們做出正確、合理的決策,最重要的,它能夠保障企業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國企業當下的經濟統計模式來源於前蘇聯,這種模式既可以由上到下的佈置工作,也可以由下到上的進行資訊報告,在企業中得到廣泛運用,近年來,各企業不斷對這種企業經濟統計模式進行改革創新,但是其並實質並沒有發生改變這嚴重阻礙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為此,企業經濟統計必須不斷變革,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最終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二、現代企業經濟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經濟統計在客觀方面存在的困難

  新時期,我國經濟得到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這使得企業經濟統計工作中的資料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大大增加企業經濟統計資料的難度,也增加了統計人員的工作難度,當下,企業要想健康持續的發展下去,就必須順應這種變化,做出正確的應對措施。資訊化程度不斷加深的今天,人們對統計資訊的規範性、準確性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只有準確、規範的資訊,才能促進經濟統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在不同時期,人們會運用不同的統計方式,這些統計方式會嚴重影響經濟統計資料的質量,傳統統計方式下,人們只注重經驗主義,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統計方式顯得不科學、落後,但是,在我國一部分企業中,依舊沿用這種經濟統計方式。

  2.企業中沒有健全的經濟統計制度

  企業經濟統計制度是相關工作展開的前提,但是由於領導者的不重視,導致企業內部沒有完善的、健全的、行之有效的規章管理制度。此外,企業的報表沒有形成統一的、規範的標準,對於原始憑證,相關工作人員也沒有做好認真核實,沒有對原始資料進行明確的審查,這樣,哪怕資料存在較大的誤差,也只能將錯就錯。新時期,我國各企業不斷建立經濟統計方面的規章制度,但是,經濟統計部門的職能、責任等都沒有明確的劃分,大多數企業沒有對經濟統計部門進行有效、全面的管理,有的管理哪怕存在,也只是形式主義上的。健全的經濟統計制度應當主義以下幾點:首先,要有專門的統計人員,;其次,要對統計人員的工作進行明確的分工;最後,要對統計報表的填寫等做出明確、規範的規定。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經濟統計工作的順利召開。

  3.企業忽視對經濟統計工作的管理

  在企業中,不管是上層領導,還是基層人員,都不重視經濟統計工作,他們對經濟統計的概念認識、實際操作、具體運用等都不夠了解,可以說,統計部門在企業內部沒有絲毫的地位,他們沒有專門的工作間,沒有高素質的、高技能的工作人員,讓他們認真投入工作本就是難題,更別說認識到經濟統計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在高層領導者看來,經濟統計工作無非就是資料的簡單相加或者彙總,然後填制相關的報表,當然,這種看法是片面的、不正確的。此外,企業為了節約相關成本,會盡量裁減工作人員,不受重視的經濟統計領域,就是裁減的重點,在我國大多企業,常常存在工作人員身兼數職的現象,而沒有專門的經濟統計負責人,這導致大量的統計資料分析錯誤,致使統計部門不能及時向高層提供資訊,最終阻礙企業發展。

  三、關於企業經濟統計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1.樹立合理的企業經濟統計意識

  傳統觀念下,人們對企業經濟統計存在片面認識,若想轉變這種觀念,企業就要對經濟統計做到不斷的創新,也只有在創新中,企業才能正確掌握市場經濟的變化動向,不斷促進自身發展。企業工作人員必須樹立現代企業經濟統計意識以及市場風險意識,不管是上層領導還是基層員工,都一視同仁,還要學會在工作中運用科學發展觀的相關知識和理論,採用行之有效的辦法提高經濟統計工作的效益和質量,為企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綜上可知,企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對統計工作做出合理、規範、科學的規劃,不斷簡化工作程式,讓所有職工都能理解經濟統計的觀念,鼓勵全員參與到工作中去,做好各部門之間工作的交接。對於企業經濟統計工作中存在的片面強調經濟指標的錯誤思想,要及時的給以糾正,以確保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

  2.適當拓寬經濟統計工作的內容和範圍

  現行經濟統計模式下,沒有明確規定經濟統計工作的內容和範圍,這大大增加了工作的強度以及難度。就統計工作的內容而言,當下企業整理的都是區域性的統計工作,為促進企業發展,必須將工作拓展到包含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的全過程。在傳統統計模式下,相關工作人員為了應付最基本的統計報表需要,常常將業務與會計核算進行簡單的相加以及彙總,這樣的工作只能滿足人們對報表填制的需要,而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就統計工作的範圍而言,當下企業統計的範圍僅侷限於生產過程,為此,企業應將其拓展到商品生產、流通和資金分配的全過程。為滿足企業發展,企業會制定一系列的計劃,隨著計劃的削弱以及自主權的加強,人們對資金管理以及流通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企業為滿足不同需求,必須正確劃分統計工作。

  3.不斷完善企業的經濟統計制度

  完善的經濟統計制度既有利統計工作的順利進行,也有利於加強對經濟統計的管理,可見,制定完善的經濟統計制度勢在必行。完善的經濟統計制度具體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完善的經濟統計內容設計;其次,健全的各項經濟統計指標,形成健全的經濟統計指標體系;最後,創新型的經濟統計方法和經濟統計人員。對於企業來說還要注意一下幾點:第一,確定經濟統計制度的責任明確到人,在企業內部可以實行崗位責任制,鼓勵全員積極參與到工作中,實現自身權利與義務的契合。第二,要嚴格經濟統計工作資料的管理,要對資料進行嚴格的稽核以及評估,確保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全面性。第三,要堅決抵制那些與實際不符的資料內容,可以引進電子商務統計、週期統計等順應時代潮流的統計手段,還可以建立經濟統計資訊資料管理庫,加強對資訊的管理。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就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企業的經濟統計工作人員就要敢於創新、勇於打破傳統的工作模式,此外,還要遵循經濟發展的規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其加以改造再運用企業經濟統計中。本文就企業經濟統計的相關問題展開論述,旨在切實解決經濟統計中存在的問題,最大限度的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