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流言傳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用文字型現的論文總構想,不用篇幅過長的。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題目:新時期黨報發行工作多元化路徑探析

  一、 結合課題任務情況,根據所查閱的文獻資料,撰寫1000字以上的文獻綜述。

  黨報發行一直以來就不缺乏探討,不缺乏實踐,從黨報發行以來他的發行方式就一直被人們探索,為本論文的撰寫提供了很好的理論資源和借鑑。對黨報發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1、創新黨報發行理念,黨報是一種特殊商品也如市場場中其他一切產品一樣,既有內在品質的使用價值,又其外在品牌的無形價值。在新聞媒體競爭日趨激烈壓力下,黨報發行也要遵循市場價值規律,克服舊的發行觀念,根據黨報自身的品牌優勢,結合發行物件、發行手段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樹立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的發行理念。2、創新黨報的發行機制,由於各省經濟條件、地域分佈、文化差異、人口多寡不同,採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同。黨報獨有的內容定位和讀者定位,決定了黨報發行還不宜全部走向市場,仍然要堅持 “存量靠動員、 增量靠市場”。3、開拓空白的農村市場,為農民量身定做一份自己的報紙,不僅能夠讓農民感受到黨的關懷、學到新的知識、瞭解黨和國家的政策,同時也加大了黨報的發行量,擴大了黨報的影響力。

  南京大學新聞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丁柏銓在《論黨報發行》中認為黨報發行中過分倚重紅標頭檔案和行政命令作佈置,行政命令雖然可以解決黨報發行中出現大幅度下降的問題 ,卻並不能解決黨報的有效發行和被有效閱讀的問題 ,同時黨報如果長期倚重紅標頭檔案和行政命令進行發行,久而久之,就會疏於對市場和讀者的經常性的深入的研究,疏於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進行旨在適應市場需要的、卓有成效的改革 ,這不利於黨報的長遠發展 。 他認為,黨報發行必須走後一條路、堅持上報攤、進家庭 ,這既是黨報發行的方向 ,也是黨報發展的方向。一份辦得好的黨報 ,就應該是能上得了報攤 、進得了家庭的報紙。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發行中心副主任王從仁在《黨報發行陣痛中的反思》中認為,黨報發行之所以面臨嚴峻的形勢和考驗,發行環境 “惡劣”也是重要原因。一些報紙,由於其特殊的 “身份”和 “地位”,往往在發行時間、發行量和發行款項的回收上 ,都比真正意義上的黨報更有優勢。所以黨報發行的外部環境必須要堅決治理。

  大眾報業集團發行公司總經理劉洪昌在《黨報發行長效機制的實踐與思考》中認為我們借鑑市場手段,成立發行公司,強化黨報品牌意識,既做發行量更做影響力。 筆者認為黨報發行的渠道要實現多元化的,但是必須保持他的黨性,在依靠有效的行政手段保證黨報存量發行的同時,進一步開拓市場,走市場化的道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社會多元化和其他報紙競爭帶來的衝擊。黨報要重現它的輝煌就必須發現它新的增長空間,開拓新的市場,讓黨走進農民的家庭,這個一直被黨和政府忽視的市場,以前可能是農村的文化水平限制,但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實施了這麼多年後,大多數農民都已經擁有了讀報的能力。最後也要藉助新的媒介手段,運用自己黨報品牌的優勢和影響力,和其它報紙同臺競爭,我們的黨報不能輸在發展的起跑線上。

  參考文獻:

  [1]趙勳.社會科學——延安時期黨報發行的歷史經驗與現實意義 西北大學學報,2010.

  [2]孫加震.新聞學——創新黨報發行探尋增量空間[J].新聞戰線,2009,***12***.

  [3]徐標.新聞知識[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10***.

  [4]葉惠馳.黨報發行的多維視角M].新聞戰線.2009***11***.

  [5]李治國.對加入WTO後黨報發行的思考[M].新聞界.2002***3***.

  [6]溫婷楨 王勇.理性看待黨報發行量下降[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4***.

  [7]羅志安.破解黨報發行困局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地市報人.2008***7***.

  [8]項友煒.論黨報發行的與時俱進[J].新聞戰線.2003***1***.

  [9]張衛華.報刊改革背景下的黨報發行[J].傳媒觀察.2003***10***.

  [10]丁柏銓.論黨報發行[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5***3***.

  二、 選題依據、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1*** 選題依據:

  黨報的發行是一種權利的發行,長期以來它的發行量不是由市場決定的而是由黨委或者政府通過強制命令訂閱的一種發行模式。黨報的訂閱費用一般是由公費或者財政支出來承擔,這是我國報紙行業長期存在的一種現象。20世紀50至70年代,我國報紙結構單一,主要由全國性和省級黨報構成,這是我國黨報發行的黃金時期。但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期黨報的發行量就開始逐漸下降,到1999年發行量下降了34%,在新時期黨報發行量下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們不僅要在黨報的內容上推陳出新,而且還要在黨報的的發行上多下功夫,實現黨報發行的多元化,暢通黨報的發行渠道,保證黨報的發行量。

  ***2*** 研究內容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文獻綜述與研究方法

  第三節 關鍵詞的界定

  第一章 黨報發行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節 傳統黨報的特殊性決定發行的受眾群過於狹窄

  第二節 報業市場競爭不斷擠兌黨報的發行空間

  第三節 一直被遺棄的農村市場

  第四節 社會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和讀者群的細分

  第五節 黨報發現忽略了新興媒介

  第二章 黨報發行採取不拘形式的政府採夠

  第一節 擴大財政劃撥範圍

  第二節 變通財政劃撥的形式

  第三節 推廣“財政墊付”形式

  第四節 尋找財政專項支出

  第三章 做大黨報零售終端網路

  第一節 與時俱進建立報刊的發行公司

  第二節 深耕細作,發展附加產業

  第三節 重點宣傳黨報

  第四章 《河南日報》分眾傳播開拓農村市場

  第一節 一份報紙,兩個版本。

  第二節 一份報紙,兩個市場。

  第三節 一份報紙,兩種價格。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3*** 研究思路及方案

  研究思路:

  黨報發行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黨和政府聲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關係到黨的形象和權威,黨報發行的多元化是關係到黨的輿論陣地能否守好和鞏固的政治問題。黨報發行方式的多元化,能夠形成暢通的黨報發行渠道,讓讀者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獲得黨報,及時的瞭解黨和國家發展的新動向,重要的是發揮黨報的宣傳效應,鞏固黨報在報刊媒體中的核心地位。通過對各地黨報發行方式的歸納、總結和分析,提出值得借鑑的經驗,這些經驗可以在黨報中推行,讓中國的黨報事業穩定發展,穩固黨報在群眾中深厚的根基。

  研究方案:

  ***1***文獻研究法

  論文通過對國內有關黨報發行的相關書籍以及近年來學術期刊、雜誌等資料進行搜尋、整理、分析、總結出黨報發行方面取得的經驗,並從傳播學、新聞學、編輯學等學科的角度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問題解決的對策作較詳盡的分析。

  ***2***歷史研究方法

  通過對歷史時期黨報的發行尋找能給現在黨報發行帶來的啟示。

  ***3***分析歸納法

  通過對各級黨報在黨報發行中進行的探索進行總結歸納其優點和缺點,尋找解決辦法。

  ***4***比較研究法

  通過對不同黨報發行模式上的探索和取得不同的效益分析和研究,探討出一套能在全國各級黨報中實施的方案。

  ***5***個案研究法

  通過對《河南日報》在黨報發行上的探索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借鑑他們的成功經驗,指出改革中還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案。

  三、工作進度及具體安排

  20XX年12月 查閱相關資料確論文選題

  20XX年3月15日前 完成開題報告

  20XX年3月15-21日 開題答辯

  4月初 完成初稿及中期檢查

  4月中旬 二稿

  5月中旬 三稿

  5月底 論文答辯

  篇2

  一、立論依據:

  1 論文選題的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1.1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跨媒介經營屬於媒介經營管理的研究範疇,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論著往往將其作為媒介融合、媒介集團化或媒介的其它經營管理行為籠統的進行研究***國內外的例子是比較多的,限於篇幅就不在此列舉***。就本課題目前所掌握的資料,國內跨媒介經營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媒介經營管理本體論意義上的研究:

  這方面的研究沒有特定的視角或者說其所涉及的支撐性理論比較隱蔽和龐雜,整個論述只能算是教材意義上的知識傳遞,罕有創新。如殷俊、代靜編著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跨媒介經營》一書。該書主要對跨媒介經營的相關概念、特徵、規律進行了較為系統的闡述“並結合國內外例項對跨媒介經營的現狀進行了較為廣泛的探討,進而對通過跨媒介經營來提升傳媒的核心競爭力進行了論述。” 此書是作為“21世紀文化產業前沿叢書”中的一種出版的,可以說對這一個課題專門進行系統的研究的書目,目前來說也只有這一本。

  第二,我國跨媒介經營的方法論研究:

  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站在媒介經營管理本體論的高度上,從具體的案例研究上升到一般性的經驗總結,目的是通過對具體案例的考察研究,總結出跨媒介經營的有益經驗以更好的指導我國媒介產業的跨媒介經營實踐。當然,在跨媒介經營領域任何一個理論課題的研究其最終都是為了更好的指導跨媒介經營實踐這一方法論意義上的目的。但比起本文列出的其它幾個方面的研究,這一方面的方法論關注的是整個媒介產業跨媒介經營的一般性規律,其所運用的理論也是綜合性的。如謝新洲的《我國跨媒體經營戰略分析》 一文,文章結合我國媒體跨媒體經營的實際情況,參照國外先進經驗,對我國媒體跨媒體經營現狀進行總結、分析和評述,指出了我國媒體跨媒體經營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誤區,並對我國跨媒體經營的發展戰略提出相應的建議。《跨媒體聯盟戰略定位的思考》 文章認為跨媒體聯盟是實現媒體跨媒介經營的方法之一,而要實現媒體聯盟式的跨媒介經營,明確聯盟的動機以進行準確的戰略定位是關鍵。

  第三,以某一具體傳媒行業為物件綜合運用媒介經營管理相關理論知識進行系統的研究:

  王潔製作於2005年的武漢大學碩士論文《出版社跨媒體經營研究》,論文在考察了國外著名傳媒集團的跨媒介經營情況後,對我國出版社跨媒體經營的原則、方向、模式等方面問題進行探討,認為出版社的跨媒介經營一定要在充分把握我國的媒介政策環境的前提下,以出版社的品牌產業為核心,有步驟有計劃的進行出版媒體的跨媒介經營。華東師範大學2010級碩士范曄的學位論文《中國電視產業跨媒體經營策略研究》以相似的視角和方法考察了我國電視產業的跨媒介經營現狀。類似的文章還有《我國報業集團跨媒體經營研究》 、北京印刷學院碩士2006年碩士學位論文《我國圖書出版業跨媒體經營探析》及《中國動漫遊戲產業的跨媒體經營》 等。

  第四,以媒介產業某一要素為物件綜合運用媒介經營管理相關理論知識進行系統的研究:

  《跨媒介經營》一書編著者之一的代靜製作於2006年的四川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跨媒介經營初探——發展內容產業實現跨媒介經營》。論文以媒介產品內容資訊屬性高流通、易衍生的特點為支撐,綜合考察了國外幾個著名傳媒集團的跨媒介經營情況,認為跨媒介經營可以更好地實現媒介產品的多媒介形態轉化,以此實現媒介產品同一資訊內容的多次獲利。反過來,媒介內容產品的跨媒介形態營銷是媒介真正實現跨媒介經營的具體表現,也就是說只有在內容上實現媒介產品的跨媒介營銷,才算真正實現了媒體的跨媒介經營。類似的文獻還有《整合文化是跨媒體經營的核心要素》 及宋曉沛吉林大學2006年碩士論文《論中國傳媒產業價值鏈的建構—兼與國外傳媒產業比較》等等。

  第五,以某一具體案例為物件綜合運用媒介經營管理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考察、研究:

  這一方面研究的文獻有《由“第一財經”看我國跨媒體財經傳媒之品牌構建》、《傳媒類上市公司跨媒體經營研究——以博瑞傳播2006-2008年的競爭戰略為案例》,其研究意圖和研究方法和上述的第三個方面相類似。

  第六,以某一媒介媒介經營管理學科範疇內具體學科理論為視角對我國媒介產業跨媒介經營現狀進行考察:

  這是本課題所要做的嘗試。就本課題所掌握的資料來看,目前這一方面的研究還是空白。以媒介經營管理中的某一具體學科如媒介經濟學或媒介管理學其中之一為研究視角考察媒體的跨媒介經營現象,雖然可能會失於狹隘但卻有其必要性。因為要想深入研究媒介產業的跨媒介經營現象,用媒介經營管理中的具體學科進行拆解研究是一條必經之路。本文所要做的嘗試是以媒介經濟學的視角對我國媒介產業的跨媒介經營進行考察,其研究意義筆者會在後面做具體闡述。

  第七,其它方面的研究:

  如跨媒體經營的模型研究等。

  1.2 論文選題的研究意義

  跨媒介經營是媒介產業集團化之前就存在的一種企業行為,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媒介市場化生存的一種直接需要。而不斷革新的現代資訊傳播技術使這種需要日趨緊迫——可以說,一傢俱有市場抱負的媒介在媒介的多元化經營上***具體講就是以媒介集團化、媒介融合、媒介產業鏈整合等方式實現的跨媒介經營***不可能沒有其戰略上的考慮。

  經濟學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具有稀缺性的資源以最大化滿足人們需求的一門學科,媒介經濟學在著名媒介經濟學家羅伯特.G.皮卡德***Robert G. Picard***看來其關注和研究的是形形色色的媒介運營者如何在各種社會資源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滿足受眾、廣告商在社會資訊與娛樂方面的需求。

  跨媒介經營是媒介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一種企業戰略行為,其目標是實現企業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以實現媒介盈利的最大化——說到底是出於經濟學上的訴求。而跨媒介經營能否或在何種程度上體現媒介“在各種社會資源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滿足受眾、廣告商在社會資訊與娛樂方面的需求”這一經濟學理念是本課題全部嘗試的歸宿。

  規模經濟、範圍經濟和以我國學者喻國明為代表提出的傳媒經濟的影響力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是傳媒擴大再生產的主要動力來源,即也是傳媒跨媒介整合的主要目的之所在,所以傳媒跨媒介經營的“經濟學理念”之實現必能從中得到最好的詮釋。而從這三個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出發,所做之經驗總結也必能更富有建設意義。

  全球化背景下跨媒介經營已然成為國內傳媒的戰略發展的趨勢和必由之路,但總體而言我國的跨媒介實踐還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這不僅體現在傳媒企業自身的戰略決策上也體現在我國大的政策環境上。所以,在這樣一種生存境遇下,“實踐之將出,理論已先行”是最可靠最穩健的發展之道。這就給我們的新聞傳播尤其是媒介經營管理方面的學者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我們必須在現時的經濟政策環境下以國際化的眼光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在學術理論上為我國傳媒產業跨媒介經營的中國化程序披荊斬棘、指路導航。而如果能在跨媒介經營的媒介經濟學研究領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實為本課題之幸。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1 研究目標

  本課題嘗試以媒介經濟學中的相關理論為支撐,通過對我國跨媒介經營的既有模式和經典案例的分析、解讀,以及以媒介經濟學的視角分析和整合國外幾個著名的傳媒集團跨媒介經營的成功經驗,以期對我國傳媒產業的跨媒介經營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議。

  1.2 研究內容

  本課題擬劃分五個部分,每一部分的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為引言,闡述了該課題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方法及學術界對跨媒介經營這一概念的界定。

  第二部分以媒介經濟學的視角分析和論述了傳媒跨媒介經營的動因,指出跨媒介經營是在規模經濟效益、範圍經濟效益、影響力經濟效益驅使下的企業戰略行為。

  第三部分介紹了我國集團化跨媒介經營的發展歷程及我國跨媒介經營的三種模式,並分別以“第一財經”、分眾傳媒和北青傳媒的跨媒介經營為例,進行媒介經濟學語境下的分析和解讀。

  第四部分介紹了國外傳媒集團的跨媒介經營實踐及幾家著名的跨國傳媒集團的發展現狀,並在我國傳媒產業的市場語境下對這些國際著名跨國傳媒集團的跨媒介經營的有益經驗進行總結和分析,以期實現為我國傳媒企業跨媒介經營獻計之目的。

  第五部分為結語部分。對本課題的研究做收尾性的總結,指出我國傳媒跨媒介經營需注意的三個事項及筆者對這一課題的後續性研究抱有的期望。

  1.3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本課題擬解決如下幾個關鍵性問題:

  ***1***跨媒介經營的經濟學動因是什麼?

  ***2***跨媒介經營在那些環節或集結了那些積極的因素促成了媒介規模經濟、範圍經濟和影響力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實現?

  ***3***我國跨媒介經營具有代表性的三種模式是什麼,並用案例分析法解析它們分別體現了怎樣的經濟學機理?

  ***4***考察國外幾家著名跨國才傳媒集團的跨媒介經營情況,並站在我國傳媒產業市場具體環境的立場上分析、總結有益經驗以期達到“師夷長技以自強”之目的。

  2.擬採取的研究方法***或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歸納分析的方法。以媒介經濟學的視角,通過對國內、國外一些經典的跨媒介經營案例的成功經驗的歸納總結分析,得出一些具有較強理論說服力的結論,以期更好的指導我國的傳媒企業經營實踐。

  一種是比較分析法。我國傳媒的跨媒介經營還處在探索階段,需要了解國外傳媒跨媒介經營的現狀和趨勢,特別是著名傳媒集團跨媒介經營的案例。通過比較的方法,分析國外傳媒跨媒介經營的經驗和教訓,以達到“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目的。

  一種是實證分析與邏輯分析結合。傳媒跨媒介經營屬於媒介經濟學範疇,需要運用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方法。在現有收集的資料基礎上進行實證分析,結合邏輯分析。這是本課題運用的比較普遍也是比較重要的一種研究方法。

  3.本研究的特色與創新之處

  3.1 研究方法與思路上的創新

  本課題擬通過歸納的方法總結出傳媒產業跨媒介經營現象的媒介經濟學動因,然後通過案例具體分析舉證,在此基礎上提出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避免了“套套邏輯”使整個文章的論述更具有理論上的說服力。

  3.2 理論視角上的創新

  本課題以媒介經濟學為研究論述的視角,這在本課題目前所掌握的較為充分的文獻資料中是沒有的。筆者相信以媒介經濟學來解釋跨媒介經營這一本質意義上的媒介經濟行為,是這一領域研究的“正道”,是值得提倡和發揚光大的研究視野和領域。

  4.預期的論文進展和成果:

  5.論文工作量、年度研究計劃、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相應的解決辦法:

  就本文所掌握的文獻來看,雖然跨媒介經營這一和本課題直接相關的研究文獻不是很多,但與本課題間接相關的文獻如媒介經濟學、媒介管理學方面的研究論述還是比較多的,加之國外這一方面的研究也比較活躍,決定了本課題前期的工作量還是很大的。

  注:可用A4紙加附頁

  三、論文提綱:

  第一章 引言

  1.1 選題背景

  1.2 跨媒介經營的一般性界定

  1.3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跨媒介經營動因的媒介經濟學分析

  2.1 追求規模經濟效益、範圍經濟效益、影響力經濟效益最大化是其主要經濟學動因

  2.2 規模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的驅使

  2.3 範圍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的驅使

  2.4 影響力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的驅使

  第三章 我國跨媒介經營模式及案例的媒介經濟學解讀

  3.1我國跨媒介經營的歷程及主要模式

  3.2 媒介自身由內向外跨媒介資源整合模式分析——以“第一財經”模式為例

  3.2 媒介間相互融合的跨媒介經營模式分析——以分眾傳媒為例

  3.3 以資融資方式進行跨媒介整合的模式——以北青傳媒為例

  3.3.1 北青傳媒簡介及上市融資歷程

  3.3.2上市後北青傳媒跨媒介經營優勢的媒介經濟學解讀

  第四章 我國傳媒跨媒介經營的戰略思考

  4.1 國際傳媒集團跨媒介經營的有益經驗

  4.1.1 我國媒介經營應“師夷長技”

  4.1.2 國際傳媒集團經營現狀

  4.1.3 世界主要的傳媒集團

  4.2 國外傳媒集團跨國際化經營的有益啟示

  4.2.1 規模化擴張戰略——戰略性併購整合是一條捷徑

  4.2.2 產品戰略——駕馭好內容、創意、定位“三駕馬車”

  4.2.3 營銷戰略——品牌價值的延伸、產品的宣攻勢和定價策略一個都不能少

  第五章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