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功的人物案例
有哪些成功人物的案例讓你深受鼓舞的?你是否找到了成功的意義?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篇1
堅持到底的最佳例項可能就是亞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誰從末放棄,那就不必再尋尋覓覓了!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的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八次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棄,但他並沒有如此,也正因為他沒有放棄,才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以下是林肯進駐白宮前的簡歷:
1816年,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工作以撫養他們;1818年,母親去世;1831年,經商失敗;1832年,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1832年,工作也丟了,想就讀法學院,但進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錢經商,但年底就破產了,接下來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債還清;1834年,再次競選州議員,贏了!
1835年,訂婚後即將結婚時,末婚妻卻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潰,臥病在床六個月;1838年,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沒有成功;1840年,爭取成為選舉人了,失敗了;1843年,參加國會大選落選了;1846年,再次參加國會大選這次當選了!前往華盛頓特區,表現可圈可點;1848年,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了!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內擔任土地局長的工作,被拒絕了!1854年,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了;1856年,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張;1858年,再度競選美國參議員一一再度落敗;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
篇2
提起臺灣首富王永慶,幾乎無人不曉。他把臺灣塑膠集團推進到世界化工業的前50名。而在創業初期,他做的還只是賣米的小本生意。
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一家米店。那時,小小的嘉義已有米店近30家,競爭非常激烈。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裡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面。他的米店開辦最晚,規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沒有任何優勢。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裡,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剛開始,王永慶曾揹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一天下來,人不僅累得夠嗆,效果也不太好。誰會去買一個小商販上門推銷的米呢?可怎樣才能開啟銷路呢?王永慶決定從每一粒米上開啟突破口。那時候的臺灣,農民還處在手工作業狀態,由於稻穀收割與加工的技術落後,很多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米里。人們在做飯之前,都要淘好幾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王永慶卻從這司空見慣中找到了切入點。他和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然後再賣。一時間,小鎮上的主婦們都說,王永慶賣的米質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煩。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米店的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王永慶並沒有就此滿足。他還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時候,顧客都是上門買米,自己運送回家。這對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就是一個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輕人又無暇顧及家務,買米的顧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慶注意到這一細節,於是主動送米上門。這一方便顧客的服務措施同樣大受歡迎。當時還沒有“送貨上門”一說,增加這一服務專案等於是一項創舉。
王永慶送米,並非送到顧客家門口了事,還要將米倒進米缸裡。如果米缸裡還有陳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把米缸擦乾淨,再把新米倒進去,然後將舊米放回上層,這樣,陳米就不至於因存放過久而變質。王永慶這一精細的服務令顧客深受感動,贏得了很多的顧客。
如果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就細心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並且問明家裡有多少人吃飯,幾個大人、幾個小孩,每人飯量如何,據此估計該戶人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相應數量的米送到客戶家裡。
王永慶精細、務實的服務,使嘉義人都知道在米市馬路盡頭的巷子裡,有一個賣好米並送貨上門的王永慶。有了知名度後,王永慶的生意更加紅火起來。這樣,經過一年多的資金積累和客戶積累,王永慶便自己辦了個碾米廠,在最繁華熱鬧的臨街處租了一處比原來大好幾倍的房子,臨街做鋪面,裡間做碾米廠。
就這樣,王永慶從小小的米店生意開始了他後來問鼎臺灣首富的事業。
王永慶成功的例子說明,不要以為創造就非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把一粒米這樣細小的工作做好同樣也是一種創造。
篇3
他出生於皖北一個貧窮的小村莊,六歲之前沒有穿過襪子,上中學之前沒有穿過縫紉機做的衣服,衣服都是辛勞的母親用粗布一針一線地縫製的。他卑微得如同村莊裡隨處可見的牛糞,活得無聲無息。可是,小小的他堅信:出身不可以改變,但人生可以改變。
牛糞照亮人生
在學業上,他可謂一路狂奔。17歲,他跨入中國科技大學的大門,而後又考入美國紐約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異國他鄉,他才知道,本來自己認為馬馬虎虎的英語,這時卻等同於“啞巴”。
當那個帶著白種人優越感的化學系主任,當著五百多名同學的面罵他“Bullshit”時,他居然聽不懂這個單詞,問了“What”。終於明白那個單詞的意思後,他血衝腦門,拳頭捏得“咔咔”直響,但最終理智戰勝了衝動——那個主任手裡控制著獎學金及留學資格。他想,韓信連胯下之辱都忍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讓他為中國人瞠目結舌!
為了迅速提高英語口語水平,他尋找各種機會訓練,到百老匯當義工,與本土的演員溝通,並積極爭取參加即興表演。即興表演需要思維、語言與溝通同步,才能達到感染觀眾的效果,本土演員演起來都感覺吃力,何況是他?
他以非凡的勇氣去挑戰和超越自己,兩年後,終於“磨”成一口令人讚歎的英語,以優異的成績被美國最著名的四所商學院同時錄取。最後,他選擇了凱洛格商學院。當他找到那個自以為是的主任,要求退學時,這個刻薄的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紐約大學歷史上,還沒有一箇中國人敢主動退學;在紐約大學求學,是多少中國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就讀凱洛格商學院的八萬美元學費,如一道巨大的山樑橫在他面前。看看他為籌措這八萬美元所做的嘗試吧。
第一個嘗試,他去買彩票。當然,他買彩票的錢最後統統捐給了美國的公益事業。
第二個嘗試,他去美國《世界日報》登廣告,內容是:我被美國頂級商學院錄取,如果你們願意貸給我八萬美元,我可以以15%的利息返還。
第三個嘗試,他給美國的一些著名影視明星寫信求助。為了證實自己求助的真實性,他隨信附上四所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第四個嘗試,他給在美國取得成功的華裔商界人士寫信求助,隨信附上錄取通知書。
然而,一切努力都如石沉大海。他的口袋裡只剩下450美元。絕望,如同一口幽深的暗井,欲將他吸入深淵,但他沒有絕望。雖然知道美國人沒有借錢給別人的習慣,但他仍然不願放棄最後一點點希望。
一位美國朋友被他的鍥而不捨打動,願意出面擔保,幫他向銀行貸款。朋友深信,這樣執著的一個人不會背信棄義。
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凱洛格商學院畢業後,被美國財富五十強之一的施貴寶公司聘為市場總監,享受百萬美元年薪,第一年就為公司創造了2。5億美元銷售額。幾年後,他放棄綠卡和豐厚的年薪,回國開創自己的事業,為中國人摸索出了一條獨特的英語學習之路和營銷之路。
他就是被稱為“營銷魔術師”的劉克亞,國際知名英語教育專家,表演英語創始人。
一塊生長於皖北偏僻小村莊的“牛糞”,終於燃起了溫暖人生的火光。
被人蔑稱為“牛糞”不要緊,只要不自暴自棄,勇敢地在寒風嚴霜之下發酵、風乾,將生命中的每一個空隙都蓄滿歲月的力量,當風送來機遇的火種時,卑微的牛糞就能燃燒出熊熊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