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是怎樣點秋香的_唐伯虎資料簡介

  唐伯虎是蘇州出了名的風流才子,而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也被稱為經典典故。那唐伯虎是怎麼點秋香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唐伯虎是怎樣點秋香的

  某一天,寧王突然派人到訪,唐母知道寧王有造反之意,很擔心,唐伯虎就讓唐母把那個人打發走了。沒想到,有一位御醫跟他一起來的,聲稱要為唐伯虎看病。唐伯虎運功調整了脈象,讓御醫誤診其時日無多了。為避免會武功的事實暴露,於是唐伯虎決定離家一段時間。

  唐伯虎和幾位好友相約應出遊,在途中剛好碰到了華夫人和包括秋香在內的以四季為名的丫鬟,一眼就看上看秋香。他想盡辦法進入了華府,並表白了,這時候秋香攜帶的《唐寅詩集》掉了,剛好被打退盜賊的華夫人看到。唐伯虎幫助了秋香,解了華夫人的怒氣,併成功進入華府當了書童,取名華安。

  寧王突然帶了唐家的仇人及唐伯虎的畫造訪華府,以探討書畫為名故意讓政敵華太師難堪。唐伯虎用他的才華解決了華府的危機,卻暴露了自己。華夫人表示如果想娶秋香,就要唐伯虎表明身份,卻早暗地裡在茶中下了毒。唐伯虎殺了來華府滋事的仇人奪命書生,解了華夫人的圍。為報恩情,華府人將秋香許配給了唐伯虎。

  唐伯虎資料簡介

  唐寅***yín***,晉昌人。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於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自幼聰明伶俐,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允明的規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餘,後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裝瘋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逝。歷史上的唐伯虎儘管才華出眾,有理想抱負,是位天才的畫家,但他那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於這個社會。他一生坎坷,最後潦倒而死,年僅54歲。他臨終時寫的絕筆詩就表露了他刻骨銘心的留戀人間而又憤恨厭世的複雜心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在紀念唐寅誕辰540週年時,楹聯家陳志歲《紀念唐寅》聯雲:“畫臻三昧境/ 夢覺六如身。”

  擅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早年隨周臣學畫,後師法李唐、劉松年,加以變化,畫中山重嶺復,以小斧劈皴為之,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佈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線條清細,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除繪畫外,唐寅亦工書法,取法趙孟頫,書風奇峭俊秀。有《騎驢思歸圖》、《山路鬆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百美圖》、《枯槎鸜鵒圖》、《兩岸峰青圖》等繪畫作品傳世。

  唐寅文學上亦富有成就。工詩文,其詩多紀遊、題畫、感懷之作,以表達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對世態炎涼的感慨,以俚語、俗語入詩,通俗易懂,語淺意雋。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輯有《六如居士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