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晉文公資料簡介

  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 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晉國晉文公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晉國晉文公簡介

  春秋時期的諸侯王大多都與周王室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也不例外,據《左傳》記載,晉文公本名姬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後來的晉國國君,也是春秋時期有名的政治家。

  除了任用管仲順遂朝野而稱霸的齊桓公,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中第二位稱霸的帝王。歷史上著名的“齊桓晉文”便指得是這兩位名垂千古的帝王。

  先秦的時候,諸侯王的兒子統稱為公子,其實女兒也稱為公子。晉文公為公子時就敏而好學,喜歡結交有識之士,算得上是璞玉渾金的好少年,不過這個好少年卻沒有得他老爹晉獻公的寵愛。

  當時年老的晉獻公將死未死,想把皇位傳給自己寵愛的驪姬的兒子,可惜天公不做美,重臣裡克作亂,以下犯上,晉國一片大亂,國內動盪不安,晉獻公的許多兒子死的死,跑的跑,裡克想讓晉獻公的兒子即位,可是晉獻公只有兩個公子有賢名,那就是重耳和夷吾了。

  裡克派狐毛到翟國迎請重耳,可當時的重耳猶豫不決,跟自己的寵臣狐偃和趙衰商量,無奈他想多活一段時間,放過了這次稱帝的大好機會,婉言拒絕了大臣的好意。

  裡克無奈,只好去派人去樑國請另一位公子——夷吾,也就是後來的晉惠公,看到好處的重耳就後悔了,於是便帶著謀士回國,走走停停,在很長一段時間以後才回到晉國,糾結軍隊打敗了自己的弟弟,登上了王位,成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霸王。

  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晉文公重耳還沒當上國君流浪到楚國的時候,楚王親自迎接重耳。楚王賞識重耳的才能,對重耳厚待禮遇有加,常常宴請重耳。有一次楚王在飯局中問重耳,我如此厚待於你,你用什麼報答我呢?重耳回答,如果他日能重返晉國,當時晉國的國君,萬一有一天晉楚兩兵對戰,晉國一定退避三舍,絕不主動進攻。

  重耳流落到楚國的時候,晉國國內動盪,國君病故,秦國得知這個情況後決定扶持重耳當晉國國君。於是重耳離開了楚國來到秦國,在秦國護送下重回晉國,順利復位。由此,重耳果然當上了國君,成為晉文公。那麼他是否會遵守諾言不主動和楚軍對戰呢?

  晉文公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君王,在國內實行整頓改革,使得晉國國力逐漸強盛起來。實力變強大晉國面臨著和楚國爭霸的局面。楚國發動了對宋國的戰爭,宋國急忙向晉文公求救。

  因為宋國曾經也有恩於他,但是幫助宋國就意味著要和楚軍對戰,這不是晉文公願意做的事情,最後晉國的臣子獻出了一個計策,建議晉文公去攻打曹國和衛國,因為曹,衛國剛和楚國聯誼,曹,衛國有難必然求救於楚國,這樣楚國會撤兵了。這個計策妙在既能解救宋國又不至於完全得罪楚國。果然晉文公派兵攻打曹國後,楚王決定撤兵。但是圍攻宋國的楚將領成得臣卻固執不聽從命令。成得臣不甘心退兵,認為這樣半途而廢太可惜。而晉文公此時卻把曹,衛兩國都拿下了,成得臣得知後非常生氣,立刻派兵去和晉軍對戰。宋國圍困之難得到解救。

  晉軍看到楚軍逼迫,晉文公立刻就下令退兵。晉軍總共退了三次,一次三十里。晉軍將領都勸晉文公直接和楚軍對戰,晉文公回答到遇到楚軍,退避三舍,這是他和楚王昔日的承諾,如果楚軍執意相逼晉軍再戰,這樣也沒有破壞這個承諾。

  晉文公重耳之亡

  重耳當初國家內亂,父子離間,沒有辦法之下,他就帶著對他忠心的幾個臣子逃走了。他最先去了狄國,正巧狄國在打仗,俘獲了部落統領的兩個女兒,順水推舟的把她們給了重耳。在狄國一段時間之後,重耳就離開狄國,到齊國去了。

  經過衛國的時候,衛國不是很友好,沒有辦法,重耳只好繼續走。

  到了齊國之後,齊國國君對重耳也不錯,也給他娶了個妻子。後來齊桓公死了,重耳本來不想離開溫柔鄉,被自己深明大義的妻子灌醉裝上馬車送走了。木已成舟,只好繼續前行。

  下一站是曹國,曹國的國君對重耳很不尊重,但是大夫僖負羈的妻子覺得重耳是個人才,僖負羈很聽妻子的話,派人給重耳送飯吃,這不是普通的飯,裡面藏了好東西的。重耳收到飯菜後,把飯菜吃了,但是把裡面的寶玉還給了它本來的主人。

  重耳到宋國之後,宋國國君覺得大家都送東西,自己不送不好,就給了重耳二十輛馬車。

  到了鄭國,雖然大臣勸告,但是鄭文公太倨傲,並不依禮接待重耳。

  再到楚國,楚國國君和他有了著名的退避三舍的典故,這個就不必詳說了吧。

  總而言之,重耳去了很多很多的國家,有的國家把他當作貴賓款待,有的國家對他不是特別的友好。後來重耳成為了有名的晉文公,有仇報仇,恩人就報恩,賞罰分明。當初的不自在,全部改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