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期末語文重點複習知識點

  不知不覺對五年級下冊的學習就要到一段落了,不知道大家語文知識點學習的怎麼樣?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下冊期末語文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下冊期末語文知識點***一***

  《七律 長征》

  一、重點解釋:

  萬水千山:這裡的千、萬都是泛指,形容山無數,水無數,隱含著困難多、艱險多。

  等閒: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彎彎曲曲連綿不斷的樣子。細浪:小浪花。 磅礴:這裡指山勢高大、險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腳下滾過去。 雲崖:高聳入雲的山崖。 三軍:指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也就是整個紅軍。 盡開顏:全都喜笑顏開。

  二、填空:

  1、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難歷程,謳歌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所表現出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全詩共四聯,記載了長征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包含著中國共產黨的萬般豪情壯志。

  3、“不怕”二字是全詩的詩眼,“只等閒”強化、重申了“不怕”;“遠征難”概括了這一段非凡的歷史過程。“萬水千山”則概寫了“難”的內外蘊涵。“只等閒”舉重若輕,顯示了詩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統帥風度。“只”加強了堅定的語氣,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

  4、“暖”字暗示紅軍巧渡金沙江後的歡快心情,“寒”字暗示紅軍飛奪瀘定橋的驚險悲壯。

  5、面對一切艱難困苦,紅軍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閒”,這充分顯示出紅軍戰士鋼鐵般的革命意志和豪邁無畏的英雄氣概。

  6、擴充套件: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儲存自己的實力,也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一路上,紅軍戰士擊潰了敵軍無數次圍追堵截,他們跋山涉水,翻過連綿起伏的五嶺,突破了烏江天險,四渡赤水,越過烏蒙山,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最後翻過岷山,歷經十一個省,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總行程二萬餘里。

  五年級下冊期末語文知識點***二***

  《望月》

  一、多音字

  調tiáo 調皮 diào 調換 行xíng行人hang銀行

  吐 tǔ 吐露tù 吐血假 jiǎ 假設 jià 假期

  挑tiāo 挑剔tiǎo挑戰

  二、詞語解釋

  清幽曠遠:多用於意境中形容與世無掙,悠然自得的心態,修為了得

  不假思索: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繪聲繪色: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

  清輝:清光。多指日月的光輝。

  剪影:比喻對事物作輪廓的描寫;亦指比喻描寫出的輪廓

  凝視:目不轉睛得看

  封鎖:用強制力量使與外界斷絕聯絡或往來

  三、按課文內容填空

  1、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雲端。《古朗月行》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

  3、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4、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楓橋夜泊》

  5、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6、中心思想:感受望月的樂趣及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想象力豐富。

  7、課外拓展:描寫月亮的成語:

  明月入懷 弄月嘲風 披星戴月 清風明月眾星捧月

  8、描寫月亮的詩句: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五年級下冊期末語文知識點***三***

  《古詩兩首》

  一、多音字:

  卷 juǎn***捲土重來***juàn***試卷*** 散 sàn***散步*** sǎn***散文***

  中 zhòng***中獎*** zhōng ***中國*** 荷 hé***荷花***hè***負荷***

  別bié***特別***biè***彆扭***

  二、重點解釋

  翻墨:打翻了的黑墨水。

  未:沒來得及。

  白雨:白色的雨點。

  跳珠:跳動的珠子。本文指雨點大,雜亂無序。

  畢竟:終歸;到底。

  四時:指四季。

  接天:與天連線。

  無窮碧:一片碧綠,無邊無際,寫蓮葉之多,望不到頭。

  映日:與太陽相映。

  別樣紅:與往日不一樣的紅,因為荷花在陽光映照下,顯得特別紅豔。

  整首詩解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色的雲像打翻的墨水還沒來得及把山遮住,白色雨點就像珍珠一樣亂跳,跳入船中。忽然一陣卷地而來的大風把雲和雨吹散了,此時從望湖樓下往上看,湖水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樣廣闊。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到底西湖六月中的景色不與四時相同。蓮葉於天連線,無邊無際,碧綠碧綠,荷花於日相映,誰曾見過這樣的鮮紅?

  三、按課文內容填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作者:【宋】蘇軾,一二句寫濃雲驟雨,三四句寫雨過天晴。整首詩中把黑雲,白雨,青山的色彩進行對比,突出夏季驟雨的特點,寫出了雨前,雨中,雨後的景色變化。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宋】楊萬里,一二句議論,三四句寫景。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全詩構思奇特,詩畫相合。

  四:拓展

  1、描寫夏天景色的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宋】晏殊《寓意》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2、描寫花的成語:

  奼紫嫣紅,亭亭玉立,萬紫千紅,千姿百態,群芳鬥豔,含苞欲放,婀娜多姿。

  五、詩人介紹:

  1、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享年66歲。蘇軾為人豁達心胸寬廣,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漢族,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

  2、楊萬里***1127-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傑出的詩人,漢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