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哲學人生觀部分常考考點整理

  想要在高考的政治考試中獲取高分,就必要要做好知識點的整理工作!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考點1人生的價值

  1.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及其關係:一般來說,人生價值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貢獻”***社會價值***。二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即“索取”***自我價值***。貢獻與索取是相互聯絡、密不可分的。個人對社會作出了貢獻,推動了社會發展,就為個人索取打下了基礎。個人從社會那裡得到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東西,又會激發起更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貢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和源泉,處於首要地位;“索取”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前提和條件。

  2.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這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誌。是人生價值的可靠標誌。是英雄人物的主要要特色。人生價值,既要看他在物質方面的貢獻,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對社會的貢獻。在一定條件下,精神貢獻可以轉化物質貢獻。

  3.實現人生價值的主客觀條件:①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社會提供一定的客觀條件:第一,實現人生價值要以一定的生產力為基礎。一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決定社會的物質財富,它既是人類創造的物質成果,又是繼續進行價值創造的前提條件,制約著人生價值的實現。第二,人所特有的勞動創造力是人生價值的源泉。但是,人的創造力的形成和培養依賴於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科學和文化發展水平。同樣,人們創造力的利用和發揮也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②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必要的主觀條件:第一,要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即提高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技 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和集中體現。第二,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實幹,發揮聰明才智。 第三,要有百折不撓、不怕失敗的頑強奮鬥精神。

  4.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不斷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良好而必要的客觀條件,為人們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基本保證,而對客觀條件的認識和利用則需要依靠主觀努力。在一定的客觀條件下,主觀能動性發揮得越充分,個人條件越成熟,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就越大,人生也就具有更大的價值。

  5.走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誤區

  ***1***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正確處理金錢與人生價值的關係,反對拜金主義:①金錢與人生有密切關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合法取得金錢,成為人們幸福的重要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物質保證。②獲得金錢的手段應該是正當的、合法的。③金錢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不是人生價值的決定因素。

  ***2***享樂主義人生價值觀的錯誤和危害。享樂主義人生價值觀認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在於追求物質享樂。其錯誤和危害是:①它從人的自然本性出發,把吃喝玩樂作為人生的惟一目的和最大樂趣,把人與動物完全等同起來。 ②它只講生活享受,不講財富創造,把享受與創造對立起來。③它把一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礎上。

  ***3***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割裂了個人與社會、貢獻與索取的關係,把個人凌駕於社會之上,只講索取不講奉獻。它們是社會主義的腐蝕劑,對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大的腐蝕作用。

  考點2理想

  1.理想的型別。***1***性質:①科學理想。②非科學理想。③崇高理想。④庸俗理想。***2***內容:①社會理想。②道德理想。③職業理想。④生活理想。其中,社會理想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的,它既貫穿於其他理想之中,又是一個人全部理想的歸宿和基礎。我們通常所說的青年應該有理想,主要是指有科學的、崇高的社會理想。***3***時間:長期的遠大理想和近期的具體理想。

  2.理想與社會存在的關係:①理想屬於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②理想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人們的社會存在產生重大的影響。③崇高的理想對人生、對社會有著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崇高的理想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是我國民族團結、共同奮鬥的精神力量。人生的精神文柱。

  3.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的關係:①最高理想,即共產主義理想。共產主義理想是人類最崇高、最美好最科學的理想。②現階段我國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③它們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共同理想是實現最高理想的基礎和必經階段;實現共同理想,必須以最高理想為根本方向。

  4.理想與現實是辯證統一的關係:①理想源於現實,高於現實。理想屬於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理想產生於現實的需要,是時代的產物。由於人們不滿足於現實,才需要有理想,有追求,為美壞的未來奮鬥。理想源於現實,但又高於現實,是現實的發展方向,能夠指導現實的發展,對人們的行動產生巨大的鼓舞作用。②理想可以轉化為現實。理想不等於現實,但又可以在 一定的條件下轉化為現實。過去的理想已經變成今天的現實今天的理想,可以轉化為明天的現實。

  5.要把社會理想或職業理想轉化為現實,需要多方面的條件,而從主觀方面來說,特別需要艱苦奮鬥。①艱苦奮鬥的含義艱苦奮鬥,是一種迎難而上、堅忍不拔、克勤克儉、頑強拼搏、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風貌和道德品質。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革命的光榮傳統之一。②要提倡艱苦奮鬥。第一,艱苦奮鬥是有志者應有的精神境界。第二,提倡艱苦奮鬥,是由我們的基本國情決定的。總之,只有在奮鬥中才能實現理想。艱苦奮鬥的精神、 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永遠都不會過時,不能丟掉。

  考點3實踐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實踐的三種基本形式是生產實踐、處理社會關係的實踐和科學實驗。其中,生產實踐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生產實踐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處理社會關係的實踐推動著社會歷史的變遷和進步。科學實驗是歷史前進的有力槓桿。

  考點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其主要的穩定的部分是勞動群眾。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肯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就必須樹立群眾的觀點,堅持群眾路線。

  考點5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

  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是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主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