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對體質健康的影響

  科學家經研究發現,特定的體育運動可以明顯的增強身體健康,改變大腦的結構,幫助大腦更好地運轉。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如何影響的。

  ***一***大學生體育行為習慣中影響體質健康的因素

  1.體育學習興趣對體質健康的影響

  所謂體育興趣,是指學生力求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學習或身體鍛鍊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基本動力之一。經常從事體育鍛煉可以提高人的身體能力,促進健康,發展身心素質[1]。臺階試驗用於檢測人體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它以一定的頻率,在一定的時間內連續上,下一定高度的平臺來增加心臟的負荷,使心肌的需氧量增加,再通過檢測踏臺階運動後恢復期間的脈搏變化,來測定人體心血管的功能,臺階試驗指數越高,說明心功能狀況越好。西北師範大學不同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臺階指數***X±SD***調查顯示,男生中,喜歡程度一般的佔50%,臺階指數均值53.07±0.58;喜歡程度為非常喜歡的佔50%,臺階指數均值559.8±0.75*。女生中,喜歡程度一般的佔61.5%,臺階指數均值58.28±0.56;喜歡程度為非常喜歡的佔38.5%,臺階指數均值59.73±0.67****注:*表示P<0.05;**表示P<0.01***。體育學習興趣高的學生的臺階指數明顯高於體育學習興趣低的學生的臺階指數***p<0.05***。結果表明,體育學習興趣的高低對體質健康有影響,體育興趣濃厚的學生的心功能明顯地高於體育學習興趣低的學生。

  2.體育習慣對體質健康的影響

  體育習慣是特定的情境刺激***場地、器材、時間、指導者等***和個體體育參與活動之間經練習和重複而形成的穩定聯絡。一旦此種聯絡鞏固,在情境線索出現時就會自發地表現出來。因此,習慣的形成是把信念變成習慣,把思想化為行動的過程,是體育鍛煉的需要與行為的直接聯絡,是不需要外在監督和個人意志努力即可實現的活動傾向。所以,體育習慣是個體參加體育鍛煉的動力因素之一[2],對體質健康的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1***體育鍛煉次數對大學生肺活量的影響

  肺活量是用以反映人體呼吸的最大通氣能力,它的大小反映肺的容積和肺的擴張能力,是評價人體呼吸機能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肺活量作為評價肺機能的指標,與身高,體重等體格發育指標有明顯的相關性。用肺活量/體重指數則能更好地反映個體或群體肺功能的變化,可以更加準確地反映個體的有氧耐力水平。本文就西北師範大學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次數與肺活量狀況作了比較分析,調查結果顯示,男生體育鍛煉次數2-3次的學生佔39%,肺活量/體重指數為51.43±0.28,體育鍛煉次數3-4次的學生佔24.1%,肺活量/體重指數為59±0.62**;女生體育鍛煉次數2-3次的學生佔41%,肺活量/體重指數為44.3±0.68,體育鍛煉次數3-4次的學生佔25.6%,肺活量/體重指數為59±0.56*****注:*表示P<0.05;**表示P<0.01***。可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其肺活量/體重指數明顯高於平時少鍛鍊或不鍛鍊的學生***p<0.01***。由此看來,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就應重點提高他的鍛鍊次數和時間。

  ***2***體育鍛煉時間對身體素質的影響

  一般根據體育人口判定標準:每次適宜的鍛鍊時間,國際標準為每次鍛鍊時間是30min,我國也是30min,而根據我國狀況推導認為每次鍛鍊時間下限為20min最適宜。要取得一定鍛鍊效益每次鍛鍊時間至少在20-30min。在體育鍛煉增強心臟功能研究方面也有研究報道:要達到增強心臟功能的目的,每次鍛鍊時間應不少於20min,且在20-60min耐力專案比較適宜,對迴圈和呼吸系統刺激較充分,易提高心肺耐力水平,且不易引起關節損傷。而對於大學生來說,他們正處在精力旺盛的時期,要達到較好的鍛鍊效果則最好需要每次1小時的鍛鍊時間[3]。立定跳遠是測量人體下肢肌群爆發力和彈跳力。本文就西北師範大學大學生體育鍛煉時間與立定跳遠成績作了比較分析,結果顯示,男生體育鍛煉時間為10-30min的佔46.3%,立定跳遠***m***資料為2.13±0.17,體育鍛煉時間為30-60min的佔27.8%,立定跳遠***m***資料為2.2±0.18**;女生體育鍛煉時間為10-30min的佔48.7%,立定跳遠***m***資料為1.46±0.15,體育鍛煉時間為30-60min的佔20.5%,立定跳遠***m***資料為1.91±0.16*****注:*表示P<0.05;**表示P<0.01***。可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持續時間較長者的下肢肌群的爆發力和彈跳力與鍛鍊時間較少者之間存在著顯著性的差異***p<0.01***。由此可以看出,平時鍛鍊時間較長的學生其身體素質明顯地好於鍛鍊時間較少的學生。

  3.大學生日常有害健康的不良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身體健康,有利於人們對體育的參與;不良的行為習慣降低健康水平,抑制人們對體育的參與[4]。本次調查顯示,大學生普遍都有開夜車、睡懶覺、不吃早飯、吸菸、喝酒等現象,而且在男生中比較普遍,同時部分男生還有賭博現象。其中男生中有79.6%和20.4%的學生,女生有92.3%和20.5%的學生都有明顯的睡懶覺不吃早飯的習慣。無規律的生活習慣***飲食起居***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無規律的飲食是造成消化系統疾病的根源,無規律的起居***睡眠***也是造成頭痛,頭暈,失眠疾病的原因之一。俗話說“早起早睡身體好;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等健康的生活規律是我們應大力提倡的。

  ***二***影響大學生體育行為習慣的因素

  影響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因素統計顯示:缺少場地佔21%,缺少器材佔22%,沒有時間佔18%,無人指導佔12%,沒有慾望佔8%,沒有夥伴佔11%,經濟不足佔8%。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進步,大學生對體育健身的認識比較深刻,來自思想認識方面的內因已不是影響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而運動場所不足、學習負擔重沒有時間、經濟條件的制約等外部因素則成為主要因素。

  1.體育場地器材不夠

  資料顯示“認為自己所在學校體育場地不足的學生達到55人”佔59.1%,“認為缺少器材的有54人”佔58.1%,很多同學因為場地器材的原因不得不割愛自己擅長或喜愛的運動專案,當前各高校的招生規模日益擴大,學生人數迅速增加,學校的體育環境越來越擁擠,人均場地器材迅速下降,學校的體育環境越來越擁擠,體育場地顯得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學生最基本的體育需求,更加阻礙了大學生的體育生活方式和體質健康。

  2.沒有時間

  與以往不同,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一入學就開始應付各類各級的考試、考研、就業等問題,學習佔用的時間並不比高中少,又由於大學體育課只在一、二年級開設,大三、大四的學生更是以實驗室、圖書館、校外家教代替了體育場。所以疲於種種壓力,認為自己沒有時間參加體育活動的同學有44人,佔47.3%。

  3.無人指導

  認為自己想進行體育鍛煉但缺乏老師或同伴的必要指導的學生有29人,佔31.2%,導致這種人數現象的原因除了與大學體育課和大學的體育文化環境有關外,再進一步分析,還與學校的管理和領導的重視程度有關。如體育教師雖然投入大量的精力時間組織指導體育活動,但這些高校給體育教師的報酬明顯偏低,使多數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受挫,影響了開展組織體育活動的熱情。

  ***三***結論

  1.大學生的體育行為習慣與其自身的體質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

  2.從西北師範大學大學生的體育行為習慣的調查與體質狀況的比較結果看,西北師範大學大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質狀況欠佳;

  3.西北師範大學大學生普遍存在著平時愛睡懶覺,不吃早飯的不良生活習慣。無規律的飲食起居造成很多的疾病,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了很到的威脅;

  4.制約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缺少場地器材、沒有時間、無人指導四個方面。這些因素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會產生不良影響。

  ***四***建議

  1.加強體育對學生個人生活、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教育,鼓勵更多的學生,特別是女生參加日常的體育鍛煉。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發展和完善學生的個性,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2.體育教育應不斷體育俱樂部形式,深化內外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於學生形成體育鍛煉習慣,同時應加強西北師範大學大學生健身宣傳力度,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給予科學指導,提高大學生健身意識,達到終身教育的目的。

  3.大學體育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應根據學生的思想認識和行為實際,進行體育教育教學,應為學生創設漸進式健康教育的平臺,有效地促進廣大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大學生的生活質量。比如,制定不同型別,不同側重的“大學生健康運動處方”,包括運動處方、生活行為處方、心理健康處方等,大學生在專業教師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訓練處方。

  4.高校領導要切實重視大學生體育教育和校園環境的建設,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學校及其周圍逐步形成自然生態環境,使學生享受綠色校園和綠色體育,使廣大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愉快地進行鍛鍊,使體育活動成為生活享受。

  5.有關部門要加強學校體育硬環境建設,為大學生體育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場地設施保障。在高校連續擴大招生的形勢下,學校體育主管部門應制定出強有力的措施,嚴格按照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標準配置體育場地、設施和器材,改善體育場地的環境,保證群眾性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適時地向學生開放現代化的體育場館、高標準的運動場地。

  6.加大媒體對體育的宣傳力度,強化大學生的體育價值觀念的引導,使其形成正確的體育意識,同時大學生也應當從更好成才和服務於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體育與健康的意義,自覺強化體育意識和健康意識,努力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