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全面健康的青少年、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性人才,而學校體育則擔負著對當代青少年進行健康教育的任務。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希望對大家有用。

  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健康對人一生的幸福和成就所產生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但我國青少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就業、升學、家庭、戀愛、人際關係、金錢物質、色情暴力等一系列問題都對青少年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侵擾,由此引發的青少年心理問題日益增多,因心理和行為問題導致的惡性事件時有發生,吸菸、酗酒、***、缺乏公共道德、少女懷孕、自殺、暴力犯罪等現象不斷出現。不僅青少年中存在著心理健康問題,而且一些中小學生同樣存在心理問題。

  2 心理健康的含義及標準

  2.1心理健康的含義

  心理健康是從人的“健康”內涵中擴充套件和昇華出來的現代文明概念,是一種內心世界平衡穩定、人格健全,能以社會認可的方式積極適應外部環境及其發展的良好精神狀態。心理衛生包括:加強腦力和創造能力的系統鍛鍊,注意社會條件的最佳化,消除勞動和閒時的單調乏味,防止提出過高或偏低的要求,避免神經系統的超負荷。它的目的在於教會人們處理好日常生活的各種矛盾,掌握科學資訊和其他資訊而無損於健康,克服病態的敏感和嬌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就是個體在校園內外各種主客觀環境中,能夠保持良好而持續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並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心理潛能。民主德國的心理衛生學家K.Hecht 指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心理衛生的概念應理解為:“對人的心理健康進行預防性保護,其方法是:創造性地發揮大腦機能和充分發展個人心理特徵的最佳條件,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確立人與人之間多方面的關係,以及提高人的心理對周圍環境有害因素的抵抗力。”

  2.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

  2.2.1正常的智力

  智力是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綜合。對青少年來說,心理健康意味著在智力上處於正常或超常狀態,使自身智力能充分發揮出來。

  2.2.2積極樂觀的情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心胸開闊,豁然大度,熱愛生活,樂於進取。

  2.2.3有健全的意志

  學習生活有明確的目標和追求,勇於開拓進取,在意志行動中有主見、有恆心,專心致志。

  2.2.4有和諧的人際關係

  樂於交友,善於與人相處,能正確處理互助和競爭的關係,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樂於助人,有較強的同情心和道德責任感。

  2.2.5社會歸屬感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對自身內部環境具有安全感,有正確的自我意識,能客觀地、實事求是地瞭解和評價自己,也就是說要有良好的社會歸屬感。

  2.2.6適度的行為反應

  3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

  3.1青少年的心理特點

  當代青少年由於身體生理和心理都處於成熟時期,他們中的很多人能力突出,並各具所長,其表現為:意氣風發、朝氣蓬勃、無所顧忌。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在這個時期得到很大發展,對事物的認識與評價能更多地進行間接地判斷與推理,對新事物敏感,勇於探索創新。由於知識閱歷的增加,交往範圍、生活領域的擴大,新的需要大量出現,如:獨立的渴求,希望參與各種活動。另外,情緒、情感和需要是緊密相連的。

  3.2青少年心理表現

  青少年所面臨的心理壓力青少年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心理特點,並非孤立存在,他們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當代青少年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自尊心強,思想情感、個人祕密不輕易向他人吐露。在大學集體生活中需要與老師、同學們進行大量交往,而青少年心理閉鎖性的存在使青少年們產生了嚴重的孤獨感。他們多為第一次走出家門,生活獨立性差,經濟上更不能獨立,而他們的自主意識強烈撞擊他們的心靈深處,從而與事實上的依賴歸屬產生矛盾。入校前的美好向往與入校後的種種不如意,使青少年們第一次感受到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對未來生活和工作的美好憧憬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使他們感受到了現實生活中相矛盾的一面。這個時期,青少年的性機能已進入成熟期,性意識越來越強烈。但由於法律和道德的約束,使他們不能滿足性的需要,這便又形成了新衝突與焦慮。

  4

  人的心理活動受大腦神經系統支配,生理變化影響心理活動,而心理品質也會引起生理的變化,影響人體的健康。情緒對人體健康產生直接的影響,積極的情緒會對人產生積極的作用,可以增強大腦及整個神經系統的功能。經常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是人體健康的重要前提。體育運動是社會性的。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需要體育運動,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也需要體育運動;全日制的大、中、小學學生需要體育運動,

  4.1自我開發性影響

  在從事體育競賽活動時,自己給自己定任務,樂於向這個任務挑戰,並通過這種挑戰而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校田徑運動會上,戰勝對手是目的之一,向自己過去的技術水平或記錄挑戰,以超過它們也是目的。具體說體育競賽活動的競爭物件既是他人或別的集體,也是對自己過去的技術水平或記錄的挑戰。

  4.2協同性影響

  體育運動既有個人進行的專案,也有集體進行的專案在一個集體中有領導者和被領導者,每個成員都要為達到共同的目標而互相協作。也就是說,在這個集體中,每個成員都要分擔任務,要抑制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要負責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是團結全隊共同奮鬥的重要條件之一。在集體競賽專案中,如:足球或籃球,要求隊員洞察和判斷對方的意圖和動向,本隊每個成員要完成規定的任務,組成陣勢,以便向對方進攻,投籃或射門。

  4.3促進個體適應能力的發展

  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是人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適者生存”是生物進化的普遍規律。人在一生中其生活環境是在不斷變化著的,能否對變動著的環境保持良好的適應,是判斷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標誌。如在環境發生重大改變時,人人都會有些緊張。有人能隨遇而安很快適應,有人則拖延很久,甚至焦慮不安、血壓上升、心悸、睡眠障礙、出現各類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影響人類生存的環境因素既然包括了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那麼適應環境的能力也就包含了對這兩種環境的適應能力。體育運動一方面促進了學生對運動技能的學習,提高了他們的運動鍛鍊興趣、動機與能力,可促進他們的身體健康水平,從而提高他們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另一方面,體育課還促進了個體間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因而對於他們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也有較大的促進作用。許多研究已經證明,適應能力除與神經系統活動的強弱與靈活性有關外,還受生活經歷和學習鍛鍊的影響。

  4.4公開性影響

  體育競技活動是在開放的場所進行的。一般情況下,青少年作為一個參賽者,或者作為一個觀眾進行聲援,或聽廣播、看電視、讀報紙。在觀看比賽,或聽廣播,讀體育報道而自樂時,就把自己投射到比賽的運動員身上去,時而為心理上的默契而高興,時而對優美的技術動作表示欣喜,好像自己將取得勝利一樣。在別人面前進行比賽,自己的技術和行為也常受到別人評價,也好像給自己提供了一個能夠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場所。這種評價,不僅評價技術,而且也評價態度、行為甚至整個人品。此外,運動比賽是發揮平時訓練成果的場所,受觀眾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會陷入一種緊張的狀態這種狀態依參賽者的能力、信心,也依觀眾、會場規模和期待的情況等而有所不同。比賽時,能夠充分發揮出實力是頗為必要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大多數被認為是一個意志堅強、情緒穩定的人。

  4.5親和性影響

  在比賽場上隊員之間的交往,多是動作、表情、眼神等身體語言的交往,這是由於表情或身體活動同言語一樣具有傳達資訊的作用。通過表情就可知道他人是喜還是怒,進一步根據對方的動作就可以理解對方的意圖。在比賽場上可用表情或身體活動,而不必用語言來互相交往,從而達到一種心理上的默契。由於有這種關係,青少年們在進行比賽時,就可以互相溝通,從而互相影響對方的想法和行為。這樣一來,同學之間就會產生親近感,就可以互相理解了此外,體育運動還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由各種原因產生的精神緊張和不安。青少年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明確心理健康對青少年成才的意義,把握心理健康的標準,利用體育教育手段來影響他***她***們,以追求身心和諧發展,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去感知體育的真諦,培養學生頑強、不怕吃苦、不怕困難、敢於創新進取、敢於勝利、遵守運動規則與道德規範等,從而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影響。

  4.6體育運動可以提高人的耐受力

  對精神刺激或壓力的承受力或抵抗力統稱為耐受力。不同個體的耐受力各不相同,對精神刺激的反應也各不相同。人的先天素質、神經系統強弱型別及活動特點對個體耐受力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的作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人格特徵、認知和評價水平。耐受力水平的提高更依賴於自覺確立的進步人生觀和生活信念及在生活實踐中鍛煉出來的堅強意志。沒有崇高的人生目標,沒有科學的信仰,沒有為真、善、美奮鬥的理想和決心,對生活中出現的變故和精神打擊是難以應對的。特別是頻繁的、持久的精神壓力和刺激更是對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檢驗。我們經常提到體育運動可以塑造人的堅強意志品質,而從更廣泛的論域上講,體育運動可以提高人的耐受力。特別是在運動競技中,人們需要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承受各種各樣的壓力,為完成一次競技比賽,一個人需要經得住各種來自身體的和外界環境的刺激和挑戰,這是對一個人耐受力的最好的鍛鍊。同樣,為了準備某次比賽,個體必須付出更艱苦的訓練努力,在長時間的、周而復始地重複進行著一項訓練,經受大運動量的磨鍊。因此,無論訓練還是比賽,體育運動都是對人的耐受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與此同時,體育運動提高了人們的體適能,這為他們在身體上準備好了耐受外界刺激的物質基礎。

  4.7體育運動可提高人的控制力

  控制力是指自我控制和調節的能力。人對自己的情緒、情感、思維等心理活動是可以自覺地、能動地加以控制和調節的。人的情感表達、情緒反應的強度、動機的趨向與取捨、思維的方向和過程等可以受人的意識的控制和調節,也就是說都是在大腦皮層的控制和調節下實現的。人的一切活動、包括心理活動都是受大腦皮層制約的。意識是最高層次的心理活動,人的意識制約著整個心理活動過程。如果大腦皮層功能下降***如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就會下降,表現為容易激動。當一個人心身十分健康時,其心理活動十分自如,思維敏捷、邏輯嚴謹、情感表達恰如其分、儀態雍容大方、舉止得體、詞令流暢,應對如流,隨遇而安、不卑不亢,動機適宜、容易獲得需要的滿足,等等,都說明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水平處於較高狀態。體育運動中,人們必須準照一定規則和通常的道德準則而表現自己的行為,既要在技術、戰術、體能上戰勝對手,又要在規則的限制下控制自己的行為,要尊重對手、裁判和觀眾。這時,運動者的目的和行為既協調,又衝突,正是這種既協調又衝突的情景,對運動者在行為自制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實踐證明,運動員比一般人具有更強的自制力。

  4.8 消除疲勞

  疲勞是一種綜合性症狀,與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關。當一個人的情緒消極,或超出個人的能力時,生理和心理上都會很快疲勞。青年學生持續緊張的學習壓力極易造成身心疲勞,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參加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則可以使他們身心得到放鬆。

  4.9 形成強烈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體育活動多數是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的,體育活動中的團隊也是多種多樣的。班級、小組、教學比賽中臨時結成的隊組等等,都構成了團隊。在集體專案中,團隊更是體育活動的基本單位。體育活動非常有益於團隊意識的形成。團隊精神需要團隊成員具有強烈的合作精神和角色意識,合作精神和角色意識不僅是一種心理和思想品質,也是一種實踐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講,合作精神滲透在角色之中,能夠在體育活動中扮演好角色的人,就被認為是具有合作意識和能力的人。而體育活動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角色型別。

  5 結論

  5.1從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現狀來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如孤獨感、焦慮等。問題不容忽視,應該重視起來。

  5.2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自我開發性、公開性、親和性等影響深遠,有著很大的提高作用。

  5.3此外體育鍛煉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耐受力和控制力。

  5.4體育鍛煉對於生理及心理疲勞的消除、合作精神的培養和競爭意識的形成等都有著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