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的勵志小故事

  看勵志的故事可以使我們變得更加的勵志,那麼有哪些勵志的故事是可以給學生看的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天才老鼠之謎

  若干年前,羅伯特博士在哈佛大學主持一項為期6周的老鼠通過迷陣吃幹酷的實驗。實驗的物件是三組學生和三組老鼠。

  他對第一組學生說:你們太幸運了,因為你們將跟一群天才老鼠在一起。這種老鼠非常聰明,它們將迅速通過迷陣抵達終點,然後吃許多幹酪。所以你們必須多買一些乾酪入在終點餵它們。

  他對第二組學生說:你們和一群普通的老鼠在一起。這群老鼠雖不太聰明,也不太愚笨,它們最後還是會通過迷陣抵達終點,然後吃掉一些乾酪,只是因為它們的智慧平平,所以不要對他們期望太高。

  他對第三組學生說:很抱歉,你們將跟一群愚笨的老鼠在一起。這群老鼠笨極了,因此它們的表現會很差,如果它們能通過迷陣到達終點,那是意外,所以,你們根本不用準備乾酪。

  6個星期後,實驗結果出來了。天才老鼠迅速通過迷陣,很快就抵達終點;普通老鼠也到達終點,不過速度很慢;至於愚笨的老鼠,只有一隻通過迷陣,找到終點。

  有趣的事,在這項實驗中,根本沒有所謂的天才老鼠與愚笨老鼠,它們通通都是一窩普通的老鼠。

  心語:學生們當然不懂老鼠的語言,然而老鼠卻知道學生對它們的態度。這項實驗證明了態度的神奇力量。既然態度能產生神奇的力量,那麼我們應當對人生、事業、工作採取什麼樣報態度呢?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成敗。用心去體驗吧,然後端正態度,迎向一切。

  :他是親爸爸

  我小的時候,全國人民都不太富裕。我家費了兩年的勁攢了200多塊錢,結果全讓我給同學賠醫藥費了。我爸怎麼想怎麼生氣,手裡拎著一個笤帚疙瘩追我,把我攆得滿街跑,丟人現眼不說,還顯得我特別沒理。那天,我斷定:我爸肯定不是親的!

  那個時代流行寫標語,經常聽見有人說某某牆上有什麼標語。我決定寫一條標語批評我爸。我在學校撿了一些粉筆頭,在衚衕裡找個僻靜的牆角,義憤填膺地準備寫標語。我開始想寫:“打倒範承業!”轉念一想,這樣寫容易暴露目標,靈機一動,我在牆上奮筆疾書:打倒我爸!

  我爸一如既往地上班、下班,對“反動標語”無動於衷。沒有成果我是絕不甘心的,一計不成,我就琢磨第二個計策。距離我家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皮鞋廠,鞋廠的倉庫裡堆著很多木頭軸子,木頭軸子上面一般卷著很多皮料。我覺得,這是一個開展游擊戰的好地方,於是,我選在一個傍晚的時候,悄悄地溜進這家皮鞋廠的倉庫,躲在木頭軸子裡,幸災樂禍地期待著“第二次革命”的戰功。

  正是深秋季節,東北的深秋已經很冷,沒多久,我就凍得渾身發抖。成功的前提在於堅持,我在倉庫裡找了一根草繩子,把草繩子系在腰上,回想那時候的造型,跟街上趕大車的車老闆差不多。雖然已經是全副武裝了,但是,寒冷還是難以抵擋。

  鞋廠旁邊有一個小雜貨店,門口吊著一個電燈泡,24小時營業。

  那一晚上,我一會兒進一趟雜貨店,店裡的服務員看著我直犯嘀咕:“你不買東西,大半夜了,總在我這搗騰什麼?”其實,我進雜貨店是看“點”來了。雜貨店的牆上掛了一個鐘,我盼望著這個掛鐘的指標快點兒走,好擴大我的勝利成果。為了對戰局的情況瞭如指掌,我悄悄地跑回家去,從後窗戶向屋裡看。

  屋裡空落落的,只有我媽一個人,我看見她坐在炕上正抹眼淚。我爸、我哥還有我姐都沒在屋,估計是找我去了。看來,情況比較理想,為了更加理想,我原路返回。我家住在鐵路邊上,漆黑的夜裡,我獨自走在鐵軌下面的枕木上。忽然,我看見一個黑影向我走來,這個人可能是我爸,想到這兒我撒腿想跑,對方問了一句話,我一下子站住了。

  “是小偉不?”

  那是地地道道的爸爸的聲音,我猶豫了一下,說:“是。”我爸沒吭聲,卻“哇”地哭了出來。我長到11歲,沒聽見爸爸這樣哭過,接著我也哭了,很奇怪,我心裡頓時浮出一陣溫暖:這人不是後爸,確實是我親爸。

  長大以後,每逢大事兒,我總喜歡跟我爸嘮嗑。記得我連續上了幾年春節晚會之後,所塑造的角色漸漸有了一些特色,人物不再簡單化、符號化了,心裡挺高興的,就是這個時候,我接到了何老師寫的小品《拜年》。拿到本子的時候,我發現鄉長這個人物比較單薄,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句臺詞,就想跟何老師商量,能不能再加幾句臺詞。這時候,我爸爸劇本,他說:“別在詞上爭了,詞少肯定有詞少的道理,還是排練的時候把人物演好吧。”接下來,他給我講了他們單位分魚的事兒。他說:“我們工會一共十幾個人,年底分魚不像分別的,分別的容易平均,分魚有大有小,每到這時候,我都讓別人先去挑,結果,剩下的往往不是最小的那一條。”

  我爸說:“你做事兒先讓別人舒服,結果你也挺舒服。”

  老實說,當時我對我爸的話不太理解,後來,經歷了一些事兒,一些書,我才忽然發現,我爸的話裡竟有點兒老子的味道。

  :電視壞的好

  好幾年了,鄰居一直住著兩個漂亮的小妞。時間一長,跟行者也是哥長妹短的,混的挺熟,相處還算是和諧。

  她們剛開始進來的時候,可不是這樣。俺挺煩這倆妞的。起因是從看電視引起的。您想呀,三更半夜的,那聲音開的震耳膜,這冬天還好說,各家門窗關的嚴,其噪音汙染倒也禍及不到鄰家。夏天可就不同了,電視裡發出的小呼小叫,乒乒乓乓的槍炮聲,常讓早睡的行者夢中驚愧。無奈之下,只得求老婆去敲人家的門,要她們把聲音關小一點。

  閒聊中,知道了這倆妞一個叫芬芬,一個叫芳芳,俺也不求證這是不是真名,僅知道倆人從兩個不同的城市來到京城闖天下,不是姐倆勝似姐倆。俺還知道,她倆是大學同學,分別在兩家小公司上班,以每人2000元左右的微薄收入,賴在消費極高的京城裡,過著這種懶散悠閒看似快活的生活。這倆美女,下班後不著男不惹女,最大的享受就是相擁坐在租來的屋裡看電視,從黃金劇場一直看到午夜劇場。隨著熒屏嬉笑哀樂,全身心地感受著他人人生的豐富多彩。到了放假的時候倆人就牽手去逛街,拎回一大堆二三十元一件的廉價服裝或其他自認為很便宜的物品。日子就這麼無聲地流逝著,無憂無慮地快樂著。

  終於有一天,帶給她們歡樂的那臺老式彩電突然“嗤”地喘息一聲,然後是一圈白光掙扎著晃了晃便罷工了。兩人看的正起勁呢,清脆的笑聲嘎然打住。芬芬急忙找上行者,也怨行者***,曾露出過俺是修理家電的出身。只得起身救美。俺過去開啟機殼,憑著焦糊的氣味,看到了高壓包炸裂開一圈細紋,俺告訴她,這是個大件,想修就掏銀子吧!於是,倆妞四目相覷,屋裡出現片刻難得的沉寂。結果是,芬芬撿起沙發上的一本舊雜誌翻了起來;芳芳總結了她們兩年來的存款-----168.6元。她們第一次彼此相視苦笑。

  電視終於沒修。她們決定從這個月開始存一個人的工資到銀行。在所有的閒暇時光裡,芬芬開始寫短小的文章,嘗試著投給京城的各家紙媒;芳芳則去聽關於電子商務的講座。幾個月以後,她們的存摺上居然有了3000元,不過她們沒去買電視機,而是買了一輛電動自行車,這是她們在一起後新買的第一件價值上2000元的物品。接下來,芬芬報考了英語補習班;芳芳找了一份做業務員的兼職工作。一年後,這倆妞變的讓俺行者刮目相,芬芬在報紙上發表了文章十多篇,這成了她跳槽的資本,到了一家規模不小的的廣告公司做了雜誌編輯和策劃,工資是原先的三倍;芳芳在打工的同時,也額外的跑成了多筆業務。

  又過了兩年之後,也就是前些日子,她們要搬走了,此時的芬芬已經做了雜誌的主編,芳芳自己註冊了一家廣告公司並開始良好運轉。分手之時,在跟行者告別前,說出了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電視的壞掉,改變了她們一生!

  那個老式的彩電要是還沒壞,她倆可能還在繼續過著從前的日子,看看電視,逛逛街,沒有任何轉變,生活中的慢性病毒就可能還在繼續擴散,以前在迷戀武俠劇的時候,常有這樣的故事情節,那就是某位大俠吃了並不當場斃命,卻慢慢把人折磨至死的慢性毒藥!現在的感受是,當初對那些武打言情劇的迷戀,其實是在享受著慢性毒藥!如果一味下去,絕對不會有她們現在的成功!

  行者由此想到,現在生活中有太多的誘惑在跟我們打招呼***就像現在各類遊戲,偷菜,收地,很多人都沉迷其中難以自拔***,如果我們一旦向他們招手,我們就會被他們拉下水,被慢性毒藥所侵害,在享受中慢慢的就迷失了自我!慢慢佔用了我們的時間,讓我們沉迷其中卻還樂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