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生的勵志小故事

  好的教育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一起來看看關於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盡力而為還不夠

  在美國西雅圖的一所著名教堂裡,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師――戴爾•泰勒。有一天,他向教會學校一個班的學生們先講了下面這個故事。

  那年冬天,獵人帶著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了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獵狗在其後窮追不捨。可是追了一陣子,兔子跑得越來越遠了。獵狗知道實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氣急敗壞地說:“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

  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辯解道:“我已經盡力而為了呀!”

  再說兔子帶著槍傷成功地逃生回家了,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那隻獵狗很凶呀,你又帶了傷,是怎麼甩掉它的呢?”

  兔子說:“它是盡力而為,我是竭盡全力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竭盡全力地跑,可就沒命了呀!”

  泰勒牧師講完故事之後,又向全班鄭重其事地承諾:誰要是能背出《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他就邀請誰去西雅圖的“太空針”高塔餐廳參加免費聚餐會。

  《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有幾萬字,而且不押韻,要背誦其全文無疑有相當大的難度。儘管參加免費聚餐會是許多學生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淺嘗則止,望而卻步了。

  幾天後,班中一個11歲的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師的面前,從頭到尾地按要求背誦下來,竟然一字不漏,沒出一點差錯,而且到了最後,簡直成了聲情並茂的朗誦。

  泰勒牧師比別人更清楚,就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能背誦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見的,何況是一個孩子。泰勒牧師在讚歎男孩那驚人記憶力的同時,不禁好奇地問:“你為什麼能背下這麼長的文字呢?”

  這個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盡全力。”

  16年後,這個男孩成了世界著名軟體公司的老闆。他就是比爾•蓋茨。

  泰勒牧師講的故事和比爾•蓋茨的成功背誦對人很有啟示:

  每個人都有極大的潛能。正如心理學家所指出的,一般人的潛能只開發了2-8%左右,像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大科學家,也只開發了12%左右。一個人如果開發了50%的潛能,就可以背誦400本教科書,可以學完十幾所大學的課程,還可以掌握二十來種不同國家的語言。這就是說,我們還有90%的潛能還處於沉睡狀態。誰要想出類拔萃、創造奇蹟,僅僅做到盡力而為還遠遠不夠,必須竭盡全力才行

  :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

  拿破崙的父親是一個極高傲但是窮困的科西嘉貴族。父親把拿破崙送進了一個在佈列訥的貴族學校,在這裡與他往來的都是一些在他面前極力誇耀自己富有,而譏諷他窮苦的同學。這種一致譏諷他的行為,雖然引起了他的憤怒,而他卻只能一籌莫展,屈服在威勢之下。?

  後來實在受不住了,拿破崙寫信給父親,說道:“為了忍受這些外國孩子的嘲笑,我實在疲於解釋我的貧困了,他們唯一高於我的便是金錢,至於說到高尚的思想,他們是遠在我之下的。難道我應當在這些富有高傲的人之下謙卑下去嗎?”?

  “我們沒有錢,但是你必須在那裡讀書。”這是他父親的回答,因此使他忍受了5年的痛苦。但是每一種嘲笑,每一種欺侮,每一種輕視的態度,都使他增加了決心,發誓要做給他們看看,他確實是高於他們的。他是如何做的呢?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點也不空口自誇,他只心裡暗暗計劃,決定利用這些沒有頭腦卻傲慢的人作為橋樑,去使自己得到技能、富有、名譽的地位。 ??

  等他到了部隊時,看見他的同伴正在用多餘的時間追求女人和賭博。而他那不受人喜歡的體格使他決定改變方針,用埋頭讀書的方法,去努力和他們競爭。讀書是和呼吸一樣自由的。因為他可以不花錢在圖書館裡借書讀,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穫。他並不是讀沒有意義的書,也不是專以讀書來消遣自己的煩惱,而是為自己理想的將來做準備。他下定決心要讓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的才華。因此,在他選擇圖書時,也就是以這種決心為選擇的範圍。他住在一個既小又悶的房間內。在這裡,他臉無血色,孤寂,沉悶,但是他卻不停地讀下去。他想像自己是一個總司令,將科西嘉島的地圖畫出來,地圖上清楚地指出哪些地方應當佈置防範,這是用數學的方法精確地計算出來的。因此,他數學的才能獲得了提高,這使他第一次有機會表示他能做什麼。?

  他的長官看見拿破崙的學問很好,便派他在操練場上執行一些工作,這是需要極複雜的計算能力的。他的工作做得極好,於是他又獲得了新的機會,拿破崙開始走上有權勢的道路了。

  這時,一切的情形都改變了。從前嘲笑他的人,現在都湧到他面前來,想分享一點他得的獎勵金;從前輕視他的,現在都希望成為他的朋友;從前揶揄他是一個矮小、無用、死用功的人,現在也都改為尊重他。他們都變成了他的忠心擁戴者。?

  難道這是天才所造成的奇異改變的嗎?抑或是因為他不停的工作而得到的成功呢?他確實是聰明,他也確實是肯下工夫,不過還有一種力量比知識或苦工來得更為重要,那就是他那種想超過戲弄他的人的野心。?

  假使他那些同學沒有嘲笑他的貧困,假使他的父親允許他退出學校,他的感覺就不會那麼難堪。他之所以成為這麼偉大的人物,完全是由他的一切不幸造成的。他學到了由克服自己的缺憾而得到勝利的祕訣。

  :讓好習慣主宰人生

  美國暢銷書作家傑克·霍立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寫道:“習慣就像飛馳的列車,慣性使人無法停步地衝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也有可能是深谷,習慣就是你的方向盤。”我們熟悉的名人、偉人中,范仲淹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幫助他在文學上、政治上都有所成就,毛澤東咬文嚼字的閱讀習慣使他受益終生。與之相對的,吸毒、賭博等惡習也引領了許多有才能的人走向墮落。由此可見,好習慣可造就人,壞習慣也能毀滅人。那麼我們該如何摒除惡習,讓好習慣主宰人生呢?

  讓好習慣主宰人生,其基礎是預防惡習。玉外納曾說過:“根深蒂固的惡習決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有位青年外貌、談吐、能力都無可挑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好翻別人的東西。他曾受到批評、勸說,卻不以為意,原本不值一提的惡習日漸嚴重,最終惹惱上司丟了工作,才追悔莫及。惡習的產生往往在不經意間,由於未引起重視而得以根植。利物浦球員斯圖裡奇也正是由於毒品、酒精、賭博等惡習纏身,從全名偶像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因此我們須先警惕惡習,在其萌芽之時就及時扼殺,才能為好習慣主宰人生鋪路,切不可“以惡小而為之”,以塞良習之路。

  讓好習慣主宰人生,其源頭應從小事做起。伊拉斯漠說過:“一個釘子擠掉另一個釘子,習慣要由習慣來取代。”只要好習慣形成了,有些惡習便不攻自破。而好習慣的養成往往始於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舉動。例如魯迅先生“早”的習慣,由早起而始,為他節約了閱讀、工作、思考的時間,培養了惜時如金的品格,最終助他成為文學巨匠。在生活中常常說“請”和“謝謝”,便能養成文明有禮的好習慣;學習功課時有疑問不直接找答案而是自主思考,便能養成愛思考的好習慣,諸如此類。日常生活中只消稍加註意、稍作改變,便是邁出了通往好習慣的第一步。

  讓好習慣主宰人生,其關鍵是持之以恆。坎普滕的托馬斯說:“習慣是在習慣中形成的。”倘若把一件事長久地當作習慣來做,久而久之便成了習慣。而在此過程中,通常需要方法作為輔助。海明威希望養成簡潔精煉的寫作習慣,卻苦於無法堅持,便在寫作時單腳站立,因腿痠而不得不簡潔用詞,逐步養成了精煉自然的寫作習慣。好習慣的養成貴在堅持,有時也需要採取特殊手段,強制自己去執行。

  約·凱斯說過:“習慣能造就性格,性格能決定命運。”讓我們預防惡習,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讓好習慣主宰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