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看的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小故事裡面通常都是蘊藏著大道理的,那麼有哪些適合學生看的小故事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利用小偷滅偷盜
漢宣帝時,京都長安的偷盜現象十分頻繁,社會秩序比較混亂,自打趙廣漢被殺以後,京兆尹就換了好多人,後來漢宣帝就調政績突出的潁川太守黃霸為京兆尹。但是黃霸上任不久,就因為不能勝任這項工作,被免去京兆尹,仍回潁川任潁川太守。如此一來,京都社會秩序變得更加混亂,長安市偷盜事件頻繁發生,各行各業的商人對此十分頭痛。
這時皇上頒佈了一個詔令:任膠東相張敞做京兆尹。並把他召進了宮。
張敞進宮後,皇上問及張敞有沒有辦法制止這種偷盜現象,張敞認為能夠制止。張敞上任以後,就拜訪詢問長安城中父老,得知幾個小偷首領外出時常有童奴跟從,在家時表現都很溫和厚道,左右鄰居都認為他們是忠厚長者。張敞把他們召來加以責問,首先把他們以前的罪過赦免了,讓他們根據自己所熟悉的情況把所有的偷盜者都召來以便將功贖罪。偷盜首領說:“現今要一下子把他們召進官府,恐怕有些困難。不過,我會盡力去辦好的。”張敞就把偷盜首領封為官吏,讓他們回家休息。
回到家以後,偷盜首領馬上擺出了酒席,小偷們都來慶賀。趁大家喝得暈乎的時候,偷盜首領就在小偷們的衣服上塗上紅顏色。官吏坐在間巷口檢查過往行人,凡衣服染上紅顏色的都捆綁起來,一天之內就抓獲了幾百人。接著,張敞就審查小偷們的偷盜行為,有的一人就作案一百多起。審查完畢,都依法進行了處罰。
從此以後,長安市再也沒有發生過偷盜案件,即使更鼓不敲也是如此。皇上對張敞的政績非常滿意。
小故事大道理:有時從大的方面著手,並不一定能夠將問題解決。相反,找準一個突破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張良巧計解危難
一天,劉邦在洛陽附近看見很多將軍聚在一起發牢騷,走近他們的時候,就停止了議論,只見將軍們的臉上帶有埋怨的神色,看樣子對劉邦挺有意見呢!
劉邦找來了張良,問他出了回事,張良如實彙報說:“將軍正在議論造反的事!”
這句話讓劉邦吃了一驚,他剛做了漢朝的皇帝,天下初定,現在居然有人出來造反,這不能不讓他著急。他趕忙向張良詢問底細,張良分析說:“陛下斬蛇起義,全靠這些將士們出生入死才奪取了天下。現在,陛下打敗了項羽,奪得了帝位,將軍們最關心的就是授予官位和分封土地。可是,陛下分封的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處分的都是和陛下有怨恨的人。現在,將軍們一邊盼著陛下儘快對他們進行分封,一邊又擔心土地有限自己得不到封賞,還有一些人害怕平時得罪過陛下,會遭到陛下的處罰。所以他們聚集在一起密謀發難。要是處理得不合適,就會發生內亂。”
“事到如今,該如何收拾呢?”劉邦忙問。
張良不慌不忙地說:“我有一計,可以對付這個局面。陛下請告訴我,平時您最恨的而且將軍們都知道的人是誰?
事已至此,劉邦只得如實相告:“我最恨的人是雍齒。此人作戰勇猛,立過許多戰功,在將士們中也有威望。可是他依仗著自己的功勞,說話不顧君臣之禮,幾次讓我在大臣面前難堪。我真想把他給殺了,以解我心頭這口惡氣。但想到那時正是用人之際,也就忍了。”
張良拍手笑道:“這就好了,陛下馬上封雍齒為侯,那些有戰功而擔心陛下為難他們的人,看到陛下分封了自己最恨的人,就會消除一切顧慮,再也不會造反了?”
劉邦採納了張良的計策,擺下酒宴,當著大臣和將軍們的面,封雍齒為什方侯,又讓丞相、御史加快定功封賞的進度。
在這之前還準備滋事的將軍們吃過酒宴,高高興興地說:“現在好了,什麼都不用擔心了,我們就等著陛下的分封獎賞吧!”
張良的這一計策,平息了這場將要發生的叛亂。
小故事大道理:在獎懲方面,領導者應該公私分明。做到了公私分明,下屬才會服從領導的安排。
:蛀蟲在裡面吃
小蘭的男朋友志偉是獨生子,父母的溺愛使他養成了貪吃偷食的壞習慣,起初,小蘭並不以為意,以為這是年輕時一種正常的反應。可是,經過仔細觀察方才發現自己的判斷錯了,志偉不但在自己家裡愛偷吃食物,而且在與她外出應酬時,也時常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跑到廚房去偷吃。
有一次過節,小蘭的父母讓小蘭把志偉請到家裡來做客,她的幾個弟妹陪他打牌到正午時分,志偉提出上洗手間,機靈的小蘭不動聲色地尾隨其後觀察他的行蹤。果然,志偉的壞毛病又犯了,他跑到廚房與小蘭的母親套近乎,聲稱餓了,於是隨手抓了一塊雞肉就往嘴裡塞。
等志偉回到牌桌上後,小蘭提出讓他參觀一下弟弟新買回的傢俱。
志偉看後,不禁讚美道:“哎呀,這套傢俱好漂亮噢,好像還是最流行的紅木組合哩。”
“漂亮倒是漂亮,只可惜有幾件被蛀蟲蛀壞了!”小蘭很惋惜地說。
志偉聽了急忙問:“蟲子在哪裡,我來幫你們處理。”
小蘭微笑著說:“它在裡面吃,外面的人怎麼會知道呢。”
志偉羞愧地低下了頭。
小故事大道理:小蘭一語雙關,表面上看來是說蛀蟲躲在木材裡面偷蝕傢俱,實際上是批評志偉喜歡偷吃食物的壞毛病。小蘭的批評相當含蓄委婉,易於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