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寶為何不參加玄武門之變
秦叔寶這樣一個文武雙全,勇冠三軍,令人敬畏的人物,為什麼在對於李世民最重要的一場戰爭中,史書中卻沒有記錄他任何勇武過人的事蹟。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在史書中我們找不到秦叔寶,積極幫助李世民謀劃玄武門之變的隻言片語,在《新唐書》中,他和玄武門之變唯一的一段有關記載只有一句話,是說玄武門之變後,秦叔寶被賞賜了封邑七百戶。是因為他參與玄武門之戰,表現突出的獎賞嗎?未必,因為那位玄武門之變中除了秦王之外的第一男主角——尉遲敬德,在事變之後得到的封邑是一千三百戶。比較有名的張公謹、侯君集得到的封邑是一千戶,比秦叔寶多得多。《舊唐書》中說秦瓊那天確實隨從秦王到了玄武門。那麼從封邑的多少,似乎不難判斷出,公元626年的那個夏天,秦叔寶在玄武門事變中的表現和戰場之上的勇猛無敵一定判若兩人。這是為什麼呢?
今天的人們大膽揣測一下。那麼,最大的可能是秦瓊一定很不願意攪入到這場為奪帝位的骨肉相爭當中,所以表現失常。事實上,唐代早期最著名的軍事將領李靖和李績,對於李世民與太子建成的帝位之爭都採取了嚴守中立的態度,不做任何政治投機。這使得李世民對他們更為敬重。而秦瓊本身是秦王府的將領,在這場你死我活的帝位之爭中,他不可能像二位李那樣可以置身事外,保持中立。他只能站在秦王一邊。可是他一定知道,這場帝位之戰一旦打響,那麼長安城內,必定是血流成河,這樣的殺戮和在戰場之上百萬軍中取首級,完全不同。在這樣的一場不是為了大唐,而是為了秦王帝王野心的血戰中,志節完備的秦瓊所能做的恐怕只能是消極避戰。
秦瓊怎麼死的
秦瓊一生功名赫赫,與程咬金等人一起輔佐著李世民打下了大唐的盛世江山。而李世民此人心胸寬廣,知人善用;對待自己的開國功臣也是寬容有加,極為善待。
所以秦瓊倒是沒有因為是開國功臣,皇帝擔心功高蓋主而疏遠了他變得下場悽慘。年輕時的秦瓊英勇無比,可在萬人軍中取其敵軍首級;雖然說得似乎有些誇張,可倒也可以從側面表現出來秦瓊的驍勇善戰,打仗時的拼命。對於一個將領來說,驍勇善戰乃是好事,敢於拼命才是一個值得人敬佩的。可年輕時的不在意身體,到老了之後卻都會還回來的。
秦瓊正是因為年輕時上陣殺敵時實在太過拼命,導致元氣大傷,身上時常受傷,而這些傷口,在秦瓊年老時漸漸地露出了弊處。而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說,晚年的秦瓊賭氣與尉遲恭賭氣爭帥印而不顧自己體弱舉金獅,結果加劇了身體的衰弱。不過這種說法並不是特別的可信,但是不管中間如何的眾說紛紜,最終的結果仍舊是秦瓊最後久病纏身,病死床前。
終於,在唐朝統一後,秦瓊疾病纏身,身體日漸衰弱,最終病死床前。一個戎馬半生的將領,最終於貞觀十二年因病而死,不得不叫人唏噓。秦瓊死後,李世民悲傷無比,隨後又追封為徐州都督、胡國公。將其畫像置於唐朝專門懸掛唐朝有功之臣的凌煙閣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