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為什麼不參加閱兵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第六場專題新聞釋出會。但是安倍首相因為“國會事務”不能出席9·3紀念活動。?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安倍不參加閱兵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安倍不參加閱兵的原因

  日本政府24日宣佈,首相安倍晉三將不出席中國9·3抗戰勝利閱兵活動,放棄9月上旬訪華的計劃,原因是“基於國會的狀況”。日政府的這種解釋顯然讓外界不太滿意,日本媒體24日紛紛對安倍不訪華的原因進行解讀,有的披露稱和中國沒談妥訪問日程,有的則稱不希望給國際社會造成日本默許中國軍備擴張的誤會。中國日本問題專家2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安倍此次不訪問中國對其損失很大,放棄了讓日本卸下歷史包袱、與周邊國家化干戈為玉帛的歷史性機會。

  安倍晉三人物介紹

  1954年9月21日生於日本山口縣。其祖父安倍寬外號“昭和的吉田松陰”,因反對東條英機的軍閥主義,被政界視為有骨氣的,戰後組建“日本進步黨”震動日本政壇。外祖父岸信介,外號“昭和妖怪”,1957-1960年任內閣大臣。安倍晉三是大學本科學歷。父親安倍晉太郎立志做和平主義政治家,是前首相福田赳夫的得意門生,曾任中曾根康弘內閣外務大臣,執掌福田派後該派改名安倍派***現森派***,是日本自民黨繼三角大福中時代後”安竹宮“時代三人之一,後因病逝未能登上首相的寶座。岳父鬆崎昭雄是森永糖果公司社長,日本財界的重量級。

  安倍晉三母洋子是岸信介的長女,被日本政界稱為“日本政治活證人”。她20歲就開始跟隨父親在日本國內進行競選演說,在幾百上千人面前發言也從無懼色,22歲時嫁給了當時還是日本《每日新聞報》政治部記者的安倍晉太郎,正式改名為安倍洋子。她深信自己能使丈夫出任大臣,丈夫去世後,“培養自己兒子成為日本首相”便成了洋子生活中的唯一目標。她為兒子物色了一個完美的媳婦安倍昭惠,並把她培養成得力助手,洋子對政治非常敏感,加上安倍晉三非常孝順,日本政界稱她為“影子實力者”。中國三國時期的袁紹,家中四世三公,安倍晉三與其相比,也不遑多讓。也正是因為這種家庭背景,使安倍晉三被日本媒體稱為“純種政治家”。

  父親為其取名“晉三”。“晉”是為了讓兒子和自己一樣繼承發揚家鄉偉人高杉晉作捨身為國的精神,“三”是取其字型,因為安倍排行老二,本應取“二”

  字。安倍晉三一直以有岸家血脈為榮。安倍容貌憨厚,說話簡單明瞭、平和泰然。他既繼承了其父相對溫和的風格,很少樹敵,在政府官廳雲集的永田町幾乎找不到說他壞話的人;同時,安倍又有外祖父的鷹派特色,外交態度強硬,最關心安全問題。安倍的童年是在岸信介身邊度過的。5歲時就目睹了國民反對《日美安全條約》,遊行隊伍圍困岸信介家的情景,但岸仍強行修改了《日美安全條約》。對此,安倍對其“膽識”讚不絕口。安倍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強硬姿態,無不折射出其外祖父的影子。

  安倍成長於氛圍寬鬆的家庭環境,就讀於重視個性、注重實踐的16年一貫制的成蹊學園。他思維敏捷,好奇心強,興趣廣泛,但學習不刻苦,偏愛社會科學,喜愛漫畫和校外活動,大學期間,多數男生選擇參加足球、籃球等競爭激烈的運動隊,然而安倍卻選擇了注重培養注意力和平常心的射箭隊,表露出不願參與激烈競爭的個性。

  安倍在大學時代,便立下從政志向,但從未張揚。20世紀80年代中期,安倍有兩次競選議員的機會,均因父親顧全大局出面干涉而未能如願。安倍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出任父親的祕書,學會了為政之道。父親去世後,安倍便繼承父業,步入政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