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護理類畢業論文範文

  護理學的發展需要護理科研的支援和推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癔症的急診護理探微論文 》

  癔症也稱歇斯底里***hysteria***,是神經症的一種。起病與精神應激或心理社會因素有關。其症狀可具有做作、誇大或富有感情色彩的特點。隨著社會科學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使發病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我科從2004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了86名癔症患者,已構成很大的醫療及社會問題。B~quet認為,心因性作用是癔症的病因,因此幫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礙,使之保持良好的心理衛生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結合臨床實踐,淺談急診護理體會。

  1.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本組男25例,女61例,年齡16—40歲。

  癔症診斷標準按照《實用內科學》第10版2156頁的診斷標準:

  ①發病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

  ②症狀有誇張、做作、易受暗示影響的特點,精神症狀為發作性,發作間期無後遺症;

  ③軀體檢查不能發現相應器質病變性格偏向內向。

  2.結果:

  發病情況發病的患者直接或間接有精神刺激史,其中同事問爭吵56例,父母訓斥10例,領導批評18例,看到同事暈倒,由於驚嚇而發作2例。

  症狀86例患者中,暈倒40例,頭暈15例,抽搐15例,頭痛10例,抬肩樣呼吸6例;住院10例,留院觀察76例,其中2例先後住院2次。

  檢查86例患者中,CT檢查45例,腦電圖檢查25例,腦脊液檢查2例;同時作心電圖、B超、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等檢查,均未發現異常現象。

  治療及結局留觀患者給予能量合劑及對症處理,其中有2例住院治療,也給予極化液,對症治療。均留觀一二天,其中僅有2例住院7d,此外,通過醫生、護士的心理疏導及護理,以及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全部治癒出院。

  3.護理:

  分診護理當病人就診時,分診護士應熱情接待病人,主動介紹自己,使患者有溫暖感,信賴感,這是收到良好心理護理效果的前提。在分診中,我們一方面將病人安置在內科診室交給主治醫生,禁止他人圍觀;另一方面穩定家屬情緒,儘可能向家屬解釋疾病的成因,危害和治療的關鍵所在,一一去除神經刺激。使之認識到過激的情緒可間接影響病人的恢復,只有良好的配合才能獲得更好的治病效果。從而把緊張不安的情緒轉移到積極配合護理治療中去。

  心理護理癔症是以心理治療為主,以藥物治療為輔的一種特殊疾病。在進行心理護理中,護士主要通過語言交談,瞭解發現病人的心裡問題和需要。患者在訴說自身病痛時,有時會離題太遠。這時護士不要打斷和阻止對方敘述,要讓患者把一肚子的病痛體驗全部徹底地傾吐出來,護士一方面對病人的經歷深表同情,另一方面根據患者的主訴分析其心理、社會問題、個人性格特徵,以幫助患者認清自己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原因及後果,告訴患者患此病不必著急,要有信心,樹立我的病是能夠治好的信念。動員自身的潛在能量,就能產生精神變物質的神奇力量,增強自信是藥物不可替代的良好醫方。同時在與病人交談中,經不起實踐檢驗的意見不要亂髮表,要避免摸稜兩可、含糊不清的詞彙,以免給患者造成沒有把握的錯覺醫|學教育網整理。對病人的異常行為不能譏笑、嘲弄,有關病人的私生活應予以保密。在實施心理護理過程中,還應鼓勵患者多參加社會活動,生活要規律化,勞逸結合,培養興趣,使生活內容更充實、豐富,多樣化。

  4.討論:

  隨著時代的發展,工作學習壓力較大,加上家庭、社會的壓力,人們可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和思想負擔。如不能及時排解,部分人就產生心身疾病,其中心身調節不良者,則出現了心理障礙,產生了各種形式的疾病。減輕負擔,使其心身輕鬆,是治療這些心身疾病的最好辦法。

  5.體會

  真誠服務急診護理服務中要真誠,越是在病人痛苦和無助的時候,越要與病人有情感上的溝通。護士要學會分析和消化煩惱與不快,保持工作中精神振奮的面貌和真誠熱情的心態。

  良言服務護士的語言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對病痛的發生、發展和治療效果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急診護士的語言要做到“有的放矢”,針對病人的病情、不同的心理特點採用合理的安慰性語言,消除緊張疑惑的心理,使護士和病人“相互尊重與信賴”,從而有利於診治工作的進行。

  錯位服務是指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全,形成特色。急診服務是24h全天候服務,護士應時時精神飽滿地面對病人,工作忙而不亂,使護患之問的互動關係更加貼切。

  提示服務即護士在護理過程中,要主動將自己所提供的服務目的、服務內容、服務工具及服務要求等告知病人,通過健康教育和知識宣教,將護理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情感化、個性化的病人需求中,多角度、多側面地向病人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急診科的護理是一項很複雜的工作,因此,作為一名急診科護理人員應主動地開展工作,不斷豐富專業知識,注意技能的提高,樹立為病人服務的意識,調整處理好醫患關係,使病人達到最佳的身心狀態,以配合急診診治,取得最好的療效。

  篇二

  《 護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影響 》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強調生物一心理一社會的新興的醫學模式,而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是醫學心理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把護理物件的心理狀況與護理學相結合起來,發展成護理心理學。

  1.乳腺癌手術治療:

  乳腺癌手術根治“經典根治術到今天,已經有109多年的歷史,經歷了四個過程:第十九世紀末,Halsted根治術,二十個世紀50年代,擴大根治術,改良根治術的60年代,80年代的保乳手術,乳腺外科一直是最好的爭論和研究的焦點。隨著基礎醫學研究,前瞻性的臨床試驗報告的行為和結果,繼續對乳腺手術的影響及相關學科的發展;新理論,新觀念,新技術,使乳腺癌的外科治療更科學,更合理的方向。

  乳腺癌手術方式的選擇在不同的地區,由於不同的醫療條件有衛生條件的差異,一些發達城市在經濟發達地區,及時與術後綜合治療,“擴大超根治術”已被完全拋棄,也不使用經典根治術。簡單的切除加腋窩淋巴結清掃術***奧金克洛斯手術***是最常見的手術,保留胸大胸小肌Patey手術更常用。從美和減少心理創傷的要求,很多人行奧金克洛斯Patey手術或手術,一個乳房重建保持外觀。

  2.個性化心理護理:

  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是指護理的全過程,對多種積極影響病人的心理狀態的方法和手段和個性心理特徵的護士,以幫助自己的條件的患者得到最佳的身體和精神狀態。乳腺癌患者的手術治療,因為與疾病相關知識缺乏,手術會產生恐懼。對外傷性手術,心理和生理疾病的焦慮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的現代模式,心理保健作用的關注。心理護理作為學科的一個很實際的應用,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廣泛應用於臨床護理實踐。心理護理是現代護理模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開展臨床護理過程中,護理實踐的每一個角落。良好的心理護理,掌握,提高溝通技巧,良好的心理輔導。個性化的主要目的的心理護理:病人的疾病的壓力,焦慮,抑鬱和其他情緒悲觀的升降,和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正確、及時的健康教育對患者儘快適應新的角色和醫院環境;幫助患者建立新的關係,尤其是醫患關係,為了適應新的社會環境。

  其實施心理護理的原則有交往原則、啟迪原則、針對性原則、自我護理原則。對於手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常用的心理護理方法有如下:心理護理:

  ①心理分析:首先術前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了解,多數患者術前會出現情緒緊張、擔憂、恐懼、焦慮、思前想後、顧慮重重等情緒障礙,導致睡眠的質量下降、食慾不振,甚至心率、血壓波動大等問題。其次,大多患者對本身疾病的治療及預後不瞭解,面對陌生手術,會對醫生技術水平,手術的安全問題及手術預後等問題存有疑問,有著不信任、不放心,甚至把問題想到壞處等不良的情緒。這些不良的情緒,嚴重影響了手術的順利進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康復。

  ②語言開導:對於手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護理人員應熱情耐心對待,主動跟患者交談,語言中應同情關心及體諒患者,在患者出現悲觀失望焦慮的情緒時,應及時主動熱情地開導鼓勵患者,幫助他們增強能戰勝疾病的信心。護理人員通過語言的威力,誘導鼓勵患者,以增強機體對情感刺激耐受性,促使協調臟腑的功能,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③交談心思:通過交心談心方式,常多接近患者,以患者進行閒談,拉家常,以詳細瞭解患者患病的影響因素和根本原因,及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患者患病後的情緒急劇變化,進一步瞭解患者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性格特徵,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和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看法,評價,希冀及擔憂。同時瞭解患者家庭或經濟存在的實際性困難。積極有效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以幫助患者建立良好心態,為治療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④移情:通過語言或行動及開展小活動等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調動患者的積極性,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通暢情志,促動精氣,變利營和氣血,從而調動人體自身的祛邪能力,以提高患者的治癒率。

  ⑤情志相制:即用一種情志去抵制另一種情志,以淡化或消除其中不良的情志,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即中醫中獨特的“喜勝憂”情志治療療法。如日常的護理工作中可有意識地向患者說些笑話或愉快的事,或者讓其看看喜劇等,以抑制其憂傷情志,讓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3.總結:

  在乳腺癌治療的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乳腺癌的幾種手術並存,治療個體化綜合治療模式的生活質量。保乳手術和前哨淋巴結活檢已成為歐洲和美國的首選治療早期乳腺癌手術,在我們的裝置和技術,放射治療是不受歡迎的,只有少數幾家醫院,但它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在我國仍占主導地位,但它最終將取代保乳手術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即刻乳房重建已完全建立,不影響患者預後的乳腺癌患者和住院條件的需求情況的患者隨訪,其發展空間。乳腺癌的手術治療可以提高區域性控制和降低複發率。新輔助化療,放療,鞏固化療,內分泌治療和生物治療,可以進一步減少復發和死亡率和提高生存率。並檢測腫瘤標誌物的預後指標,以幫助確定輔助治療的強度。乳腺癌手術綜合治療將繼續尋求自身的地位和時代價值。

  一個人生病,它在社會中的角色也將發生變化。患者在生活環境的突然變化,角色關係,患者往往難以適應突然的,會有一些心理問題,這需要心理護理,幫助創造條件,有利於患者精神狀態最佳的治療和康復的情況。心理護理不僅將有助於患者的康復,而且在病人的整體護理的實施與改善健康結局。也有助於提高臨床療效,病人早日康復。從心身疾病和心理社會因素和結果更密切的治療,病人的心理狀態和心理的變化直接影響的疾病,治療和康復的程度,因此,心身疾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

  篇三

  《 卡託普利致溼疹護師論文 》

  論文導讀:卡託普利致溼疹1例報告,護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卡託普利致溼疹1例報告

  1998年5月查出患原發性高血壓病,開始服卡託普利,25mg,tid,控制血壓。患者連續服藥近1年時肛周及肛管內出現細密小丘疹,奇癢護理論文,破潰後滲液,繼而外耳道、鼻孔內、咽部也出現上述情況,曾在面板科、耳鼻喉科、肛腸醫院等多次就診,診斷為“溼疹”,未明確引起溼疹原因,口服、外用多種藥物治療,均不能好轉論文開題報告範文。患者服用卡託普利兩年後遵醫囑,換其他降壓藥控制血壓,停服卡託普利,約2個月後,溼疹漸減輕,約半年溼疹完全消退。2006年6月患者第二次服卡託普利25mg護理論文,tid,控制高血壓,大約服用一個半月後又出現肛門、外耳道、鼻腔、咽部溼疹,用多種藥物治療,均不能見效。服卡託普利約一年,因血壓控制不理想,停服,兩個月後患者溼疹漸減輕,約半年溼疹完全消退。2008年11月,患者第三次服卡託普利降壓,用法同前,服藥約一個月護理論文,又出現肛門、外耳道、鼻腔、咽部溼疹,症狀同前,患者意識到溼疹可能與口服卡託普利有關,遂到面板科就診,確診患者溼疹是服卡託普利引起,停藥近半年患者溼疹完全消退。患者至今再未出現溼疹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討論:

  卡託普利是近年來非常受重視的ACEI降壓藥,這類藥物在穩定血壓的同時還能逆轉左室肥厚,增加冠脈儲備,使外周血管阻力減輕,是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常用藥物,且價格低廉,在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其最常見的副作用是乾咳護理論文,其他的副作用有皮疹、瘙癢、關節痛、味覺障礙,個別有蛋白尿、中性粒細胞減少及SGOT、SGPT升高、低血壓、血鉀升高等醫|學教育網整理。皮疹發生機制可能是卡託普利所含巰基引起的過敏反應,發生率為4%-6%.皮疹一般發生在服卡託普利4周摘要想到卡託普利有引起溼疹的可能,詳細詢問病史,儘早明確診斷,及早停藥,避免溼疹給病人帶來更多的痛苦。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