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

  隨著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開展,教學反思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奇數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認識到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活潑的、主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空間。教學後感覺自己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有:一是成功的課堂引入。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二是緊密地聯絡學生的生活。本節課我充分利用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生日、電話號碼等,使學生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即是數學。在學生認識奇數和偶數後,我安排了“請生日是奇數的同學起立”、“請生日是偶數的同學起立”的練習,以及判斷自己的生日“是不是2或5的倍數”的練習,這些練習內容使枯燥的數字練習變得生動了。真正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源於生活,生活即數學”。

  不足之處是:在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探索規律時,我認為猜想可以鍛鍊孩子們的創新思維,但猜想必須具有一定的基礎,需要因勢利導。在開展探索規律時,我先組織讓學生猜想祕訣是什麼?由於學生缺乏猜想的依據,因此,他們的思維不夠活躍,甚至有的學生在“亂猜”。這說明學生缺乏猜想的方向和思維的空間,也是教師在組織教學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因數和倍數

  整個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中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整節課中,我始終為學生創造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探索並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中自主獲取知識。

  本節練習課除了指導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外,還揹負著另一大重要使命,就是對上一課時中學生知識的薄弱點及時進行查缺補漏。

  填空第1小題不僅體現了數學符號化的思想,同時也快速反饋了學生對“因數和倍數”概念的理解情況。第2小題主要是針對學生練習第1題出現的問題而設計的,主要是複習找因數的方法。第3小題主要是複習找倍數的方法。

  判斷第1小題其實是為後續質數與合數的學習作鋪墊,許多學生在舉反例的過程中,不約而同的運用到7、11、13等質數與其它較小合數的因數個數相比較。有了這樣的體驗,相信學習質數與合數時學生一定會輕車熟路。第2小題主要是綜合考查學生對一個數的最大因數與最小倍數的掌握情況,同時也為猜數遊戲做準備。第3小題則是針對昨天學生錯誤較多習題的再次鞏固練習。

  :分數的意義

  本課教學的重點就是分數的意義。考慮到如果讓我自己概括分數的意義,概念中“一份”我也會把它納入到“幾份”中去,讓學生自主、完整地概括出這一概念幾乎不可能。因此我主要是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各個分數的產生,使學生在回顧的過程中感受、理解、提煉出分數意義的模型,結合教師的板書補充,逐步形成分數的意義。而對於分數單位的教學,我是在分數的意義教學之後,讓學生通過看書,再通過嘗試回答,去理解。

  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它裡面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之後,學生勢必會有一些發現,再請學生概括出分數單位、分數單位的個數與分數分子、分母的關係,使學生在數學技能方面得到發展。在設計練習時,我著重圍繞本課重點既分數意義的理解進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書本上的習題,也設計了一道綜合性、生活化、滲透數學思想的習題。前兩道練習分別是書中的“做一做”和“練習十一第1題”,第三道“劃分圖形”問題的設計考慮有三:一是適度綜合了書中練習十一第2、3、4三題。

  首先是讓學生在具體的實際生活問題中理解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其次是使學生感受到同一個分數,“單位1”的量變化,所對應的數量也隨之變化。並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感受到“單位1”的量的變化是如何影響分數所對應的數量的變化的。二是發展學生數感,培養學生的估計能力,其實也滲透深化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三是滲透數學思想,極限的思想。引導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景中,通過想象,體會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四是滲透數學文化,通過最後出示莊子書中的一段話,讓學生初步接觸這個數學故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深厚的底蘊。學生數感的發展需要專項的訓練,但更需要教師課堂教學進行長期的、適時地滲透進行,數學思想、數學文化更是如此。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

  回顧整課的教學,還是存有一些遺憾。比如一些細節上處理還是不夠好。在新授部分將許多物品作為整體呈現時還是需要用一些符號使學生深入感受到將它們看作一個整體,在學生看書過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導和指導。還有就是練習的量還是較少,學生在技能層面發展不夠。